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体检不做这个检查,得了癌症都不知道

作者:丁香医生 来源:丁香医生 公众号
分享到:

01-21


结直肠癌,是中国五大癌症之一,通常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


数据显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只有 12%。但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它,治疗后的 5 年生存率能达到 90%。


90% 和 12%,关键就在于:早发现。


而早发现,做个检查就知道了。




结直肠癌

是可以很早就发现的癌症


几乎所有的结直肠癌,都是由结直肠腺瘤发育而来,整个癌变的过程往往需要长达十年以上的时间。


它的发展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 肿瘤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腺瘤;

  • 经过数年的发展,腺瘤发生癌变,并不断生长;

  • 继续生长的同时,最终出现转移。


结直肠癌发展进程示意


幸运的是,一些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在癌症早期,甚至在还没癌变的时候发现它。


只要发现并切除异常组织,就能有效阻止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早发现不仅花钱少,生存率也更高。如果等到晚期才发现,不仅更凶险,治疗所需的费用也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早期结直肠癌治疗后 5 年生存率高达 90%,而晚期,只有 12%。


90% 和 12% 的背后,是成千上万个拥有不同结局的真实家庭。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肠镜检查

发现结直肠癌的有力武器


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然而在美国,结直肠癌整体的发病率已经连续多年呈现下降趋势,从 1998 年的 56.0(每十万人)降到了 2015 年的 36.5(每十万人)。更厉害的是,美国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也一直都在下降。


对此,结直肠癌筛查功不可没。


作为美国第三大癌症的结直肠癌

发病率持续在降低

图片来源:cancer statistics, 2017


常见的筛查方法有 7 个:结肠镜、免疫法粪便隐血、粪便愈创木酯试验、乙状结肠镜加免疫法粪便隐血、结肠 CT 成像(仿真结肠镜)、多靶点粪便 DNA 检测、单独的乙状结肠镜。


其中,肠镜检查能够帮助医生直接观察到结直肠内部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和漏诊。


跟美国结直肠癌筛查进行得越来越广泛相比,国内的结直肠癌筛查还是起步阶段,尤其是结肠镜检查,比例还很低。而癌症筛查,就是说还没有任何症状的时候,符合筛查标准的人都应该接受检查。


如果不提前筛查,而是等到有症状才去看医生,那可能已经晚了。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为了自己和家人,去做一次肠镜检查吧。



45 岁,都应该做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更要提前做


年龄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会逐渐升高,40~50 岁以后显著上升。


因此,一般建议超过 45 岁的人,都应该进行肠镜检查。


如果是高危人群,则应该尽早去做,例如:


  • 家里有人得结直肠癌;

  • 有 Lynch 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

  • 有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


具体的筛查开始时间,可以和医生沟通确认。


也许这一个检查,能让你及早发现身体的异常,远离可怕的结直肠癌。


一位医生遇到的真实病例

图片来源:微博



不要因为害怕

错过了发现癌症的机会


有的人不做肠镜检查,是因为不知道;有的人不做,则是因为怕检查太难受。


其实,大家不用害怕。


➊ 肠镜检查有不适感,但能忍受


每个人对于疼痛的感受和忍耐度是不同的,肠镜检查确实会有胀痛或牵拉等不适感,但大多数人可以忍受,顺利完成检查。


➋ 肠镜检查不需要每年都做


一般来说,如果第一次肠镜检查没有发现异常,那 10 年之后再复查肠镜;如果发现腺瘤等异常情况,每 3~5 年检查一次即可。具体检查频率遵医嘱,但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每年都做。


几年做一次,虽然会有点难受,但能让自己和家人安心,挺划算的。


➌ 可以选择无痛肠镜


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可以通过麻醉技术,降低检查带来的痛苦。如果你真的很怕痛,不妨和医生商量商量,预约一个无痛肠镜检查。


在中国,每年有 38 万人被诊断出结直肠癌,19 万人因它死亡。


如果能及早去做筛查,也许,会是不一样的结局。


那么,癌症高危人群有哪些?癌症筛查应该做哪些、怎么做?


我们专门准备了一份「癌症筛查清单」,一张图让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关注

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 

主页对话框回复  癌症  即可获得


本文经由香港大学博士、健康科普作者 叶森 审核


—  参考文献  —


1. Miller K D, Siegel R L, Lin C C, et al. Cancer treatment and survivorship statistics, 2016[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4): 271-289.

2. Siegel R L, Miller K D, Fedewa S A, et al. Colorectal cancer statistics, 2017.[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7, 67(3):177.

3. Chen W, Zheng R, Baade P 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2):115.

4. Edwards B K, Ward E, Kohler B A, et al. Annual report to the nation on the status of cancer, 1975-2006, featuring colorectal cancer trends and impact of interventions (risk factors, screening, and treatment) to reduce future rates.[J]. Cancer, 2010, 116(3):544.

5. Heitman S J, Ronksley P E, Hilsden R J, et al. Prevalence of adenomas and colorectal cancer in average risk individua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09, 7(12):1272.

6. 李鹏, 王拥军, 陈光勇,等.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 50(3):14-30.

7. Collins J F, Lieberman DADurbin T E, Weiss D G. Accuracy of screening for fecal occult blood on a single stool sample obtained by 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 a comparison with recommended sampling practice.[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5, 142(2):81.

8. Citarda F. Colonoscopy versus 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ing in Colorectal-Cancer Screening[J]. Revista Clinica Espanola, 2012, 366(8):697-706.

9. Souverijn J H. Multitarget stool DNA testing for colorectal-cancer screening[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1(2):187-8.

10. Jin J.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J].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6, 315(19):39–40.

11. Lieberman D A, Rex D K, Winawer S J, et al. Guidelines for colonoscopy surveillance after screening and polypectomy: a consensus update by the US Multi-Society Task Force on Colorectal Cancer.[J]. Gastroenterology, 2012, 143(3):844-57.

12. Rex D K, Cutler C S, Lemmel G T, et al. Colonoscopic miss rates of adenomas determined by back-to-back colonoscopies.[J]. Gastroenterology, 1997, 112(1):24-8.

13. Barclay R L, Vicari J J, Doughty A S, et al. Colonoscopic withdrawal times and adenoma detection during screening colonoscopy[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 355(24):2533-41.

14. 杜奕奇, 汪鹏, 王邦茂,等.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草案)[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 33(9):354-356.


封面图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责编:左娃

好看你就点这里  

阅读8928
举报0
关注丁香医生微信号:DingXiangYiShe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丁香医生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丁香医生

微信号:DingXiangYiSheng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