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谁说科学家不用“靠脸吃饭”?真香!

作者:清华南都 来源:清华南都 公众号
分享到:

01-28

科学家,一个神秘的群体。

你心中的科学家们啥样?是《生活大爆炸》里的资深宅男谢耳朵,还是《阿童木》里超级神经质的茶水博士,或者是《Doctor Who》里智商高得离谱的The Doctor?

不管是谁,大部分人眼中的科学家就是一群“仙里仙气”的人,每天只会在实验室里捣鼓各种让人看不懂的研究,活得毫不接地气,还自带冷冰冰拒人千里的属性。

好吧,是时候为他们平反,改变你们对科学家的定义了。

其实真实的他们,居然个个都是超级大暖男!


“靠脸吃饭”的男人



科学家可以很酷,也可以很接地气。比如支付宝各种“暖科技”背后的男人——漆远,就是一个酷酷的、不按套路出牌的“另类”科学家。

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直都是学霸,本科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在国外多个高等研究院校镀金……这种人生配置,一看就是样板级的科学家成长之路。

然而,漆远可没给自己设限,就当大家都以为他会安静地当个科学家时,他却来了个“出人意料”:选择回国,加入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

要说意外,其实也并不意外。毕竟漆远一直都有一个梦想:把学术成果转化成产品,产生更大的影响力。看到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这个男人觉得,时机来到,是时候动手开干了!

科学家并不木讷,也可以很会表达。漆远就说过,“人生的高峰不在硅谷,不在华尔街,而在杭州!”他喜欢这里庞大而复杂的数据和崭新的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都会影响全球数以亿计的用户,这是他成就感的来源之一。

这个敢想敢干的“另类”科学家带着他的团队,让“暖科技”之一——支付宝刷脸技术距离我们又更近了一步。

支付宝的刷脸技术采取全球领先的生物识别方法,准确率达到99.99%,并且可以抵御打印照片、数字照片、软件模拟的3D脸等伪造攻击,让你的脸几乎不可能被盗刷!这意味着,“靠脸吃饭”这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般的话,即将变现!


“科学传播”的代言人



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个特征:早慧。比如吴国盛,15岁进入北京大学求学,33岁成为中国社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完美诠释了少年成才、青年成名八个大字。

吴国盛的研究领域是很多人听都没听过的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做个科学家也就罢了,居然还是个哲学家,这个配置听起来简直是顶配级的“闲人勿近”!

非也非也,如今已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的吴国盛,却是衣冠楚楚、仪表堂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每个人见到他都有如沐春风之感。

而这个谦谦君子最爱做的事儿也非常接地气:在各个场合身体力行地进行“科学传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普”。

要知道,大众的错误科学观念的杀伤力,并不亚于思想上的沉疴旧疾。吴国盛之所以放下安逸的纯学术生活去做这个事情,是因为他坚信,科学能够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内生动力”,是时候改变大家对科学的认知了!

这些年,吴国盛辟过的“科学谣言”数不胜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我们都觉得“科学即真理”时,吴国盛说,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绝对正确的,科学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比如牛顿力学曾经是标准的科学理论,但是有了相对论以后,就变成了局部正确的理论。

辟谣是个苦力活,科学传播是场硬战,但吴国盛干得很开心。

在他的努力下,科学有了更多的温度和脾气,而他所向往的“自由的科学精神”,或许正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壤里,悄悄地生了根、发了芽。


科技家之所以能成“家”


其实,科学家们哪有什么仙里仙气,他们中的更多人,都低调地“潜伏”在人们的生活中。

比如骨科生物力学专家戴尅戎,这位老爷子圆圆脸,笑容亲切可掬,跟小区里刚退休的大爷没什么不同。

谁能想到,他今年已经84岁,至今还奋斗在一线为病人诊疗,精力旺盛得不像话!前1分钟看病人,后1分钟跟研究生谈话,再过1分钟又开始写科研文章,就是这位八旬老者的日常。

科学家的高强度的坚韧、自律、自我奉献和信念感,都在戴尅戎传奇的一生中得到了体现。

50年代,戴尅戎大学毕业,不愿被分配到北京,却坚决要去条件最艰苦的边疆,最终去了成铁路中间段的工地医院;50岁之前的大部分时光,他经常独自做科研或写论文,通宵达旦是常态;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立即赶赴灾区,3天跑十几个地方救治危重病人……

在戴尅戎治疗过的病人中,有一个当年19岁的姑娘子墨,因多发性脂肪瘤,整个左腿发育畸形,拧得像麻花。她从会走路起,就只能靠右腿单腿跳立。

子墨的妈妈带着她从小辗转于各个医院,却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得到的结果都是要么继续单腿行走,要么截肢。

可是子墨母女不甘心,她们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戴尅戎身上!戴尅戎最终决定,用医学3D打印技术试一下。可是术前他也告诉子墨,如果手术失败,自己只能帮她截肢。

这个勇敢的女孩同意了。随后,团队打印出女孩畸形的下肢骨骼和关节,通过一次次模拟手术,最终成功为她置入“制约式的人工膝关节”。

万幸的是,手术很成功,女孩避免了截肢的命运,如今已经能像普通人一样正常行走。9年过去,女孩出落得漂亮大方,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并且找到了真爱,嫁为人妻。

如果没有戴尅戎,也许子墨的人生将会截然不同。在她的婚礼上,她也请来了戴尅戎见证自己的幸福。她说,“是戴伯伯给我的生命注入了一股很不一样的灵魂。”

科学家的人生没有“退休”一说,始终与最先进的科研领域保持共振,是他们的本能。

年过七旬的邬贺铨就是一个在时下最潮最新的大数据研究领域,还有着十足话语权的资深专家。

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年代,作为中国最早从事数字通信技术研究骨干之一的邬贺铨宝刀不老,从大数据促进产业发展、构建数据安全新秩序到人工智能,他对大数据领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严谨深入的研究和精准的洞察。

看邬老的眼神,锐利如鹰,哪有70岁老人的迟暮之气?这种永恒的少年气,大概也是科学送给为它奋斗不止的人们的礼物吧!

科学家也是一个相当多元化的群体,很多普世格言用在他们个体身上往往失效。比如有人说“人生前30年靠天赋,后30年靠勤奋”,估计杨培东看到这句话,就只能笑而不语了。

杨培东的确是个极富天赋的材料科学家,但却不是后30年才开始勤奋的。2001年,在他30岁这一年,他的研究小组已经在只及人类头发丝千分之一的纳米导线上,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激光器——纳米激光器了!此后,杨培东便一路开挂,几乎把科研领域内能获得的荣誉拿了个遍。

也靠勤奋,但绝不是半路出家的普通级勤奋。即使功成名就,杨培东依然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加工作,如今,杨培东花很大的精力在中国推进纳米材料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他说:“我来,就是为了发展国内的科研人才!”

科学可以很远,也可以很近;看起来冷,其实亲身感受才知道很暖。

这些科学家也许是很多人小时候梦想的化身,也许是很多人一直欣赏的对象,感觉他们离我们很远,感觉又在我们身边。最近他们一起走进了电视荧屏,身体力行的跟大家分享科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帕金森患者、左腿畸形的少女都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救治。

遇到困难不要畏惧,遇到伤痛不要害怕,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相信美好的一天终会来临!

科技拥有改变生活、成就梦想的强大力量,正因如此,科技才能让弱者变强,让强者更有爱的力量。

阅读8894
科学家 
举报0
关注清华南都微信号:qinghuanandu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清华南都”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清华南都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清华南都

微信号:qinghuanandu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