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连续4年110%的复合增长率,还有很大空间!海上风电:中国广袤海域上的巨大风口

作者:新财富杂志 来源:新财富杂志 公众号
分享到:

01-28



我国很早就开始了海上风电的尝试,但为什么经历了8年,直到现在这个时点才真正到了风口呢?主要原因是海上风电建设有相当的困难,不仅开发成本高、风险大,中国海洋水文测量、海底地质勘查工作也较薄弱,海上风电的工程经验较少,最重要的是早期海上风电的电价政策无法刺激投资热情,极大地阻碍了海上风电的发展。


然而目前,所有的这些障碍都一扫而清,海上风电正以高达110%的复合增速迅速前行,这一细分行业蕴藏着极大的历史机遇。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

作者:联讯证券 韩晨



近期,江苏省发改委一次性核准24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规模达6.7GW,总投资达1222.8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规模接近30GW,目前,开工在建项目达到7GW。近几年,国内海上风电投 资如火如荼,无疑将成为一个高速增长的细分行业,将会涌现诸多行业机会。


2014年以来,国内海上风电市场逐渐启动,新增装机增速高速增长,从2013年的0.06GW新增低值,到2017年的新增1.16GW,4年复合增速达到110%。


截至2017年底,国内海上风电装机总容量已达到2.79GW,占国内风电装机1.5%。但相比海上风电发展较早的英、德,新增风电装机中有超过2成为海上风电项目,且比例持续上升,国内占比仍然较小。如果国内比例也达到2成,则每年就需新增约5GW左右的海上风电。


《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GW,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GW以上(并网容量:建成投产并接入电网,参与上网发电的机组容量)。保守计算,今后5年,海上风机并网容量年均投产规模将达到约2.5GW,装机量将保持快速增长。


截至目前,中国11个沿海省市中有9个省市拥有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根据各省海上风电规划,全国海上风电规划总量已经达到75GW,重点布局分布在江苏、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市,行业开发前景广阔。



01

海上风电相比陆上风电,优势巨大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发展海上风电。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有其巨大的优势。


海上的风资源更充足。风机动力来源是风,由于海上没有地面起伏,海上的风相比陆上要大,平均风速高,而且风切变也比较小,再加上海上的风向改变频率也较陆上低,因而海上的风能可利用率更高。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可利用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海上风能资源丰富。



海上风机利用小时更高。风机的发电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海上的风速比陆上高20%左右,我国大部分近海90米高度海域平均风速6.5~8.5m/s,具备较好的风能资源条件。因而同等发电容量下海上风机的年发电量比陆上高70%。如果陆上风机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是2000小时,海上风机就能达到3000多小时。


海上可以装更大的风机。风机的单机发电容量越大,同一块地方的扫风面积和利用风的能量越多,发电机就越大,叶片也就越长。陆上的运输问题限制了陆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而在海上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目前海上风机已经有6MW和8MW机型的批量运用案例,更大机组的研发也在持续推进中,这将会有力降低海上风电的建设成本。


海上风电距离用电负荷近。沿海地区往往是电力负荷中心,例如中国沿海的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都是经济和电力消耗大省,并且电网结构坚强。目前海上风机一般都在沿海50公里范围内,离用电负荷中心很近,加上海上常年都有风,风力资源丰富,所以很适合供给用电负荷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11个沿海省份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了53%,且保持了较好复合增长,风电消纳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资源,不受地形地貌影响。陆上风电受耕地、林地等方面的限制较大,有发展空间的限制,而海上建设风场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并且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有足够空间发展风电。根据中国气象局近期对我国风能资源的详查和评价结果,我国近海100米高度层5~25米水深区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为2亿千瓦,5~50米水深区约为5亿千瓦。


对我国而言,我国当前风资源较为丰富的三北地区由于自身消纳能力有限,外送通道容量有限等原因,导致弃风限电,无法大规模开发,并且在后续特高压输送通道项目投运之前,整体新增装机规模将受到一定限制。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电发展则面临风资源相对较差、环保、大型机组运输和施工难等问题。海上风电则完全没有三北地区和中东南部地区发展风电的这些障碍,因而极具潜力。


02


海上风电利润可观,成本趋降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首次规定海上风电标杆电价。2017年以前投运的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85元,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


此后,一批项目陆续启动建设,全国首个“双十”海上风电场,中广核如东海上风场,也成为了国内第一个探索近海风场的项目,项目在2017年完全达产。2018年全年,中广核如东海上风电项目年度累计发电量达到53240万千瓦时,年发电小时数为3549h。相比设计时的约2600h的利用小时,可以说是大超预期。因为利用小时数的增加,相比设计之初,每年可以增加约1亿元的利润。可观的利润激发了国内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国家能源局规定,从2019年起,新增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应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但从目前几个海上风电大省出的竞价细则分析,各个省份都有意避免出现恶性竞价的情况,基本保证了海上风电电价降幅在5分/kWh以内。


并且由于海上风电开发投资大,技术壁垒高,投资商一般为国内几家新能源国企,目前海上风电运营商主要是五大集团及其下属能源公司,例如龙源、华能、大唐、国家电投、申能、三峡、中广核等,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未来海上风电电价降价幅度不会太大。所以,在风电项目施行竞价配置之后,海上风电的盈利能力将会保持。


目前,海上风电的发电成本相比陆上风电仍然高出不少,影响风电成本因素主要有风能资源条件、风电场所在地区的建设条件、风电机组技术和成本、风电场运行管理技术和成本等。


海上风电的单位投资成本相比陆上风电高出约一倍,投资成本仍然过高,是导致海上风电发电成本高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技术进步、工艺改进、规模化应用和市场竞争,海上风电的投资成本将持续下降。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当一个市场累计装机达到3GW和4GW,可实现从新兴市场到成熟市场的切换。中国目前海上风电装机已达到2.79GW,在2018年将走向成熟市场,海上风电单位造价将实现逐步快速下降,从而进一步刺激海上风电装机的增长。


目前国内的海上风电单位投资和欧洲基本相当,都在1.5-2万元/kW左右,参考可再生能源技术成本比欧洲低大约40%,海上风电单位投资应能够下降至少6000元/kW。


未来通过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海上风电的发电成本可以快速下降。按单位投资14000元/kW,满足IRR为10%计算,电价可以达到0.745元/kWh。假设风机选型优化后,利用小时数能够达到3000小时,电价则能进一步下降到0.64元/kWh,达到用户侧平价。



03

 海上风电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海上风电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很早就开始了海上风电的尝试,从最早的试验风机,到2010年的示范风场,及后续特许权招标,但为什么经历了8年,直到现在这个时点才真正到了风口呢?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GW,截至2015年底,但最终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103万千瓦,实际完成率仅为20%。


海上风电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十二五”期间海上风电开发的电价政策尚未明确。海上风电开发成本高、风险大,由于未形成合理的海上风电电价政策,海上风电项目投资积极性不高,这是导致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初期未规定海上风电标杆电价,造成项目招标电价因为竞争过于激烈而过低,项目盈利能力较差,导致中标的4个项目在获批4年后都未完工。


海上风电开发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由于海上风电开发涉及多个领域,各部门对发展海上风电的认识不一,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实际执行管理标准不一,从而使得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周期被拉长。“十二五”期间,海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获得许可、通过海洋环评、通航安全论证的周期一般需要2年以上。


海上风电建设的基础工作薄弱。中国海上风能资源评价工作还未系统开展,海洋水文测量、海底地质勘查工作也较薄弱,且这些工作条件艰苦、周期长,影响了海上风电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海上风电的工程经验较少,尚处于摸索阶段。大型海上风电工程不同于陆上风电,海上施工及机组的后期运维难度都大大增加,对于经验积累阶段的国内海上风电企业,工程前期的技术论证,设备选型,工程施工器械的研制等都将耗费较长时间,过程往往还会经历反复,所以工程的周期较长,也一定程度地制约我国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发展。


此后,为了推进国内海上风电的发展,2014年首次规定了海上风电标杆电价。同时,国家国家能源局对外公布44个海上风电项目列入开发建设方案,合计容量1053万千瓦。


在政策推动下,2014年以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4-2017年,4年复合增速达到110%,国内海上风电正式步入发展的正轨。


2017年1月,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公布进一步完善海上风电管理体系,国家能源局不再统一编制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而由各地区按照规划核准项目。


这意味着国家能源局将对海上风电项目管理简政放权,由过去中央统一编制全国海上风电建设方案改由各省市根据地方建设规划核准项目,海上风电将拥有更加灵活的审批流程,提升企业开发利用海上风电速度和效率。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将在海上风电开发的管理上具有高度自主权,有利于进一步调动沿海省份发展海上风电的积极性。


至此使“十二五”海上风电未达到预期装机目标的几点主要障碍已经得到解决,随着国内企业海上风电项目的工程经验的积累,技术路线的成熟,施工机械的完善,“十三五”的500万千瓦装机只是国内海上风电行业的一个小目标,国内海上风电占比还很小,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经历了学习曲线后的成本下降,国内海上风电行业将会发展得更为迅速。


04

海上风电产业链分析


风电行业大致可以分成上游的主机制造、零部件制造企业,中游的风电场运营商,及下游的购电客户。上游主要以主机制造商为主,由主机厂商负责机型的设计,零部件采购及组装后交付给风电运营企业,运营企业通过售电给下游客户(电网公司)获得收益,电价由煤电标杆电价加可再生能源补贴两部分组成。海上风电作为风电行业的一个分支,产业链基本相同,只是在部分环节需要涉及更专业的海洋工程技术,诸如海底电缆,海上风机基础施工,海上风机吊装等。



    运营商:资金和技术能力决定未来市场份额


国内海上风电运营商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我们统计了62个海上风电项目,投资方为国有企业为主的有60个项目,占比97%。其中国电投、龙源、三峡、中广核、华能都有多个项目,集中度较高。



海上风电尚处于成熟市场前期,且开发投资一个风场的投资金额较大,所以,目前基本以国有企业为主。海上风电相比陆上风电,其前期、设计、施工等复杂程度更高,先入投资商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将会为他们后续项目的获得,投资成本控制带来优势,行业将会有较高的先入壁垒。投资商的资金实力及技术实力将成为海上风电场发电成本的主要决定因素,2019年之后的竞价环境下,那些先入的大型国有企业将成为海上风电投资的主角。


   整机制造商:海上风电更需要效率和可靠性


2017年,国内海上风机新增装机共319台,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16万千瓦,同比增长97%。共有8家制造企业有新增装机,其中,上海电气新增装机容量最多,共吊装147台,容量为58.8万千瓦,占比达到50.5%。



截至2017年底,有业绩的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制造商共11家,其中,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5万千瓦的有上海电气、远景能源、金风科技、华锐风电,这4家企业海上风电机组累计装机量占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的88%,上海电气以55%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上海电气采用的是西门子技术,西门子海上风电起步较早,风机在海上风电的市占率排名第一,可见海上风电投资商在选择风机供货商时,对于可靠性较为看重,因为主机的可靠性是决定后续维护费用的关键因素。



从项目的投资回报出发,海上风电投资商对于机组的可靠性和效率将更加注重,所以未来能够生产更大机型,并且质量有保证的整机制造商将获得更有利的地位,相比陆上风机,海上风机的参与厂家较少,且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将有利于保证制造商的毛利率水平。


海底电缆:需求量稳定增长,市场空间巨大,格局稳定


海上风机所发电力需要有海底电缆输送到陆地,电力一般先由中低压海缆输送到海上升压站平台,经过升压后,再由高压海缆输送到陆地。海缆是海上风电的关键部件,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增长,势必带动海缆需求量的增长。


我们按单个风场300MW考虑,平均海缆订单金额5.5亿元,则2018至2020年三年的海上风电海缆市场容量有近150亿元,平均每年约50亿元。我们保守预计在2020至2030年,国内的海上风电海缆市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5%,十年市场容量1500亿元。考虑到海洋钻井平台,海岛开发等其他海缆下游市场的带动,国内海缆市场的增长将更为迅速。


目前,国内海底电缆企业主要有东方、中天、亨通、汉缆四家。海缆企业因为运输的需要,必须临近港口,企业的地理位置成了是否能够进入海缆市场的先决条件。


另外由于海缆的绝缘要求很高,特别是高压海缆,加之海底情况相比陆地更为复杂多变,所以220kV及以上海缆技术复杂、生产难度大,研发生产周期一般需要2-3年,研发完成后,需要实际工程业绩验证,所以,新入企业短期难以实现批量供货。


海缆的生产需要专业生产设备,不能用陆缆生产设备生产,生产场地也需要重新规划。海缆企业新增产能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所以原有海缆企业也难以在短期内提升产能。


目前各家海缆企业的订单比较饱满,尤其在2017年,订单有明显的增长。由于前几年产能利用率不足,海缆企业基本没有大规模扩产,所以产能在未来2年相对稳定。随着后续更多海上风电项目的招标启动,海缆供需将会处于紧平衡。

   

   关键零部件厂商:技术和地理优势决定未来市场份额


风机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一般可以分为风轮、机舱和塔架三大部分。机舱包含了风电机组的关键设备,包括传动机构、发电机等;风轮在机舱前端,由轮毂和叶片组成,它的作用是将风能传递给机舱内的传动机构;塔架则起到支撑风机机舱和风轮的作用,通常塔架越高,风速越大。


海上风电的大型化需要有更大的叶片,更高更粗的塔架,再加上海上的腐蚀性环境,对于零部件质量的要求将会更高。此外由于零部件大型化后,陆上运输能力受限的原因,部分大型零部件厂商需要临近港口,企业的工厂布局对于公司订单的获得影响较大。


海上风电行业对零部件质量要求的提升,对于行业内有稳定的质量体系保证,优良业绩及品牌知名度的公司,长期来看,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并且海上风电对于部分大型零部件的供应商有地域限制,应更看好有临近港口布局的零部件供应企业。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不具备投资建议


阅读9081
空间 中国 
举报0
关注新财富杂志微信号:newfortun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财富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新财富杂志

微信号:newfortune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