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从黑白到彩色,光影之间记录了时代前行脚步

作者:YNTV2-都市条形码 来源:YNTV2-都市条形码 公众号
分享到:

02-10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他出生于1955年的昆明,

如今已经到了耳顺之年。

他经历了1983年昆明

连续三天的大雪,

目睹了曾经的武成路

演变成现在的人民路。

他虽然见证了许多年来

昆明翻天覆地的变化,

却依然用镜头

记录下了这些曾经的模样。

他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老昆明"

——刘建华。

彻夜通明的灯火驱逐了漫天星光,千楼一面的广厦挤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老字号的饭馆和市井百姓休闲的茶铺已被豪华的宾馆酒楼和竞相时尚的歌厅酒吧所取代。

昔日少年怀抱的吉他变成了斜跨肩上的手提电脑,弹棉花的“嘣嘣”声,炒板栗的“嚓嚓”声,撒梅少女卖小白杞,卖千针万线草的吆喝声仿佛已成了耳边回荡的余音……

作家老楷曾为刘建华的影集《记忆消失的昆明老街》撰写过序言,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本影集里的画面如今已经踪迹难寻,可是正是这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记录了时代的前行。

刘建华真正真喜欢上摄影、学习摄影是从1982年开始,那时的他还在工厂里工作。从那以后,摄影便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2015年从云南日报退休后,刘建华依旧没有放下手里的相机。

摄影师 刘建华:“1982年开始摄影是有一个过程的,最早一门心思还是想拍艺术照片,最早也是因为大陆改革开放受到港澳沙龙摄影的影响,都是讲究光影,讲究形式美。到了一定的年头以后,才逐渐意识到,其实摄影最本质的东西还是记录,记录历史的变迁,记录社会生活的变化。”

下面这张照片大概是1986年的青年路,那时的青年路还是一条被个体摊位占满的街道,以服装、百货为主体,个体户集中,而现在,这样的青年路早已不复存在,曾今的模样只留在了刘建华泛黄的照片中。

刘建华:“美术作品通过写生的方式,是一种再现。摄影,就是直接对当时现状的记录。我觉得老的民居、老的街区作为一种载体,它就是能够呈现一种状态。”

进入90年代后,昆明开始旧城改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的进程,昆明的老街老巷逐渐消失。在这段时间里,刘建华花了大量的时间用相机去记录当时的昆明。他说,尽管昆明变成了一个新城,没有了老城的特点,但他觉得这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

时代变迁,物换星移,唯有不变的是刘建华手中的那台相机。

刘建华:“摄影肯定是我的终身爱好了,至于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也没有什么预期。只是说不断地去拍摄,不断地去记录,也力求能有所提高。”


影像是时间的化石,

好的影像,

会在历史深处发出自己的声音,

记录着时代前行的脚步和节奏,

在相机"咔嚓"声响起时

定格了拍摄者的思绪和

被拍者的情感。

从黑白到彩色,

传达着摄影师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刘建华说,

不管城市怎样变化,

老百姓生活状态怎样变化。

他依旧还是会

继续关注生活的这个城市,

用照相机也罢,用手机也罢……


记者:舒珊、秦琨杰

编辑:许婕羽(实习)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


给条码君一个好看再走好吗?


阅读7988
黑白 记录 
举报0
关注YNTV2-都市条形码微信号:gh_0c53e6c9762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YNTV2-都市条形码”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YNTV2-都市条形码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