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万万没想到!在中国盛行的“二维码”竟然是日本人的发明!

作者:汽车之家 来源:汽车之家 公众号
分享到:

02-15


扫码关注、扫码支付、扫码加好友、扫码领红包、扫码……如今,我们生活中早已离不开二维码,相信大家对扫码这件事也都并不陌生,但是,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二维码当初是谁发明的呢?

如果你跟我一样也有这种好奇,你会发现发明二维码的公司是一家来自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它有着非常丰富的产品线,而且其销量常年处于全球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前五的位置。

它就是来自日本的株式会社デンソー,英文名DENSO,我们则一般称其为:电装。

提到博世、米其林等这些大品牌大家都不陌生,而当提到电装时,可能你想不到它有什么亮眼的产品,甚至都没怎么听过它的名字。可是,在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上,电装总是名列前茅,同时它也是日本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

“闷声发大财”的电装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除了运气,还靠什么硬实力?今天,咱们依然按“昨天、今天、明天”的故事形式,聊聊电装的那点儿事儿。

电装与欧洲那些家族企业不同,它并不是由某一个或几个创始人通过创业拼搏而来,而且与丰田汽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丰田汽车成立后生产的第一款车型:丰田AA】

早在1933年,那是还没有丰田汽车这一品牌,其汽车制造还只是丰田纺织株式会社的一小部分,到了1937年,丰田汽车正式成立时,造车所用的电气化零配件依然要采取进口的方式。这些进口零部件都是由一个被称为“电气部件”的部门进行采购,并且负责对其质量进行检测。

这个部门便是日后电装公司的前身。

没过两年,日本政府便要求汽车制造企业在日本国内采购零部件,这样的决定也使得丰田不得不采用本国品牌零部件。一开始时,丰田选择日本日立公司为其生产电气化零件,以替代进口零部件,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日立提供的产品并不能让当时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满意。为了能提供品质更好的丰田汽车,丰田决定再寻找其他能提供更好产品的供应商。

可是时间不等人,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市场上对汽车和卡车的需求也越发旺盛。此时也明白当初为什么政府鼓励采购本国汽车零配件这一限令,而一时又找不到好供应商的丰田决定由自己生产电气化零配件,这一重任便交给了之前的“电气部件”部门来负责,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精英人才。

二战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即便是来自侵略国日本的丰田汽车。战争时因军队对车辆的需求使得丰田汽车迅速发展壮大,也使得电气部件部门迅速发展。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对丰田自然也是致命的打击。当时时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的麦克阿瑟上将,在接受日本投降时,一并对日本工业进行了改造。其中便要求丰田剥离出电气部件部门,继续采用电器零部件采购的方案。

因为只是规定需要采购零部件,而并没有规定从哪里采购,所以那些被迫离开丰田的员工决定另起炉灶,继续为丰田提供优质的电气化配件。在1949年12月16日,原丰田汽车电气部件部门摇身一变,成立了电装公司。

作为一个独立的零配件公司,它依然生产起动机、点火线圈、分电盘、稳压器、散热器、油冷却器、滤油器、喇叭、发电机、雨刮器和汽车暖风装置等零配件,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分被老东家丰田汽车收购。还有一部分则卖给其他日本车企。

眼看着电装公司要大展宏图时,可50年代初的日本经济并不景气,衰退的经济让电装公司不得不通过裁员来维持生计。出于对公司的热爱,1760名员工自愿离退,为公司减轻负担,使当时还处于“婴儿期”的电装公司没有死在摇篮中。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经历过市场低谷的电装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崛起,凭借标准化生产及较高的质量控制,让它在在汽车电气化部件这一领域拥有了一席之地。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也为当时的电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仅靠质量好无法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还需要有过硬的技术储备。而在那个年代,汽车领域的先进技术都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手中,电装也看到了自身与德国巨头博世集团在各方面的差距。于是电装便于“拜师”博世集团,与其签署了一份为期3年的关于生产电子零件、燃油喷射泵和火花塞的技术协议,以便从中学到技术知识。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电装便意识到技术性人才的重要性。富有远见的电装领导层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投入资金开设了电装技术培训学校。而这也为电装公司后来的迅猛发展夯实了基础。

进入60年代,电装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得到了回报,不仅夺得了不少奖项,同时也得到了消费者们的认可,销量更是持续增长。野心勃勃的电装在那时也想进军海外市场,而第一站便选择了美国这一汽车工业大国。同时,电装开始丰富自己在汽车自动化方面的产品线,包括电动车窗的电机、自动门锁机构、机械定速巡航等产品。

时间来到70年代,因为大气污染问题,美国突然颁布了当时最严苛的环保法案“马斯基法案”,与此同时,1973年又爆发了石油危机。这一连串的事件让电装意识到燃油经济性在未来汽车领域的重要性。而相比于大排量的美式肌肉车文化,善于制造小排量发动机的日本车企在当时更受欢迎,奠定了日系车在美国地位,作为日系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电装公司自然也成为了赢家。

随着80年代日本经济的腾飞,电装的销售额也同样大幅增长,迅速扩张的电装依然成为全球化的零件部供应商。其中在马来西亚等热带海洋性气候国家,高温高湿环境会对电气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长时间高负荷的制冷也有可能使空调系统的工作产生问题。为了能赢得更多市场,电装也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与开发。

到了90年代,自二战后再次迎来了经济衰退期,这时日本车企减少了不顾成本的研发,并迫使电装降低其产品的售价,使得其利润连续多年程下滑趋势。这让电装管理层意识到不能一味追求高精尖科技产品,而是要多做一些可靠而亲民的产品。

1996年10月,电装公司名称从Nippondenso变为DENSO,去掉了前面“Nippon”日本一词,从侧面表达出了电装将自己打造成全球化企业的信心。在90年代末,电装公司进行了拆分与重组,砍去亏损或不太盈利的公司,同时也合并了一些像条形码扫描仪和工厂自动化业务部门,并成立了Denso Wave公司。

早在1994年,日本电装公司便发明出了我们现在常见的QR码版的二维码。起初只是因为在生产制造中,传统的条码不仅存储信息量较小,且条码的长度对空间也有一定要求。面对多品种大容量仓储管理时,需要一款能承载大容量信息的条码。

一向追求极致的日本人更是擅长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布局更多内容,在原昌宏的带领下,最终研究出了可以高速读取大容量信息的二维码,而且在研发之初也考虑到了这个二维码支持不同角度的扫码与读取,穿孔、小部分损毁后也仍可能被读取,容错率较高,极大方便了人们日常使用。

多说一句,电装虽然发明了二维码并申请了专利,但并没有靠这个专利进行牟利,而是开放了专利免费的使用权,并协助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如今我们可以只拿个手机出门,通过扫码二维码便可获取信息、移动支付、添加好友等,十分便捷,这其中日本电装公司的功劳功不可没。当然,电装的二维码及二维码扫描技术也被引入到了各大生产线中,电装从中也得到了不小的收入。

前几年,电装发布了名为ECO VISION 2025的发展战略,在电动化趋势的大环境下,电装依然希望通过技术层面的努力,让内燃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5年降至2012年水平的一半。依靠超稀薄燃烧提高燃效效能,改进的催化器提升尾气净化效率以及尾气热能再利用等方案,整体提升内燃机热效率。这其中要优化的不只是火花塞的点火系统、三元催化器的排气系统,还有各种相关配套零部件。

如今,电装依然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汽车零部件,包括在提升柴油发动机性能的高压共轨系统、夜间检测行人的夜视技术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而且电装遍布全球的技术中心(日本,美国,德国,巴西,印度,中国和泰国)让它有着更为丰富的研发与试验环境,可以更好的开发出满足当地需求的领先技术和产品。

随着汽车工业蓬勃发展,零部件供应商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在刚刚闭幕的CES展会上,电装公司也带来了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包括从网络应用安全到车辆云联网、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再到未来的汽车共享功能服务,电装给出了一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同时,仍在探索和推进各个技术领域的广度与深度。

自动驾驶是目前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电装在这一领域自然也不甘示弱。如今已经为丰田、雷克萨斯部分量产及开发车型提供包括摄像头、雷达在内的自动驾驶用传感器。低成本以及小型化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在软件开发方面,想要真正实现高阶自动驾驶还需不断完善软件算法。

电装公司最初只是一个从丰田剥离出来的研发部门,没想到竟成为全球知名的零部件供应商。从它的历史中你找不到夺目的产品发明,也没有具有英雄色彩的领导人力挽狂澜,甚至都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传奇故事。

可能你会说它的成功离不开它的老东家丰田汽车,这话没错,但反过来想,如果丰田没有电装提供的高品质低价格的优质零部件,兴许也不会有如此的成功。总的来看,电装其实是一个“明明可以靠关系,却非要靠实力”的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扎稳打风格,让它在经济低迷时也能较为从容的应对。

未来,是机遇也是挑战,充裕的技术储备让它有着足够强的实力,与其他零部件供应商们相匹敌;而在面对一些互联网新势力中,电装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也不可轻敌。

阅读8122
中国 
举报0
关注汽车之家微信号:autohomeweixi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汽车之家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汽车之家

微信号:autohomeweixin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