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小破球”背后,还有一款你没注意到的“小破游”

作者:清华南都 来源:清华南都 公众号
分享到:

03-02

小破球的八卦说不完。

四刷《流浪地球》的时候,我坐到了全员散场。

这一坐,就碰巧捕捉到了一个之前没发现的细节:比起片头那些声名显赫的联合出品方,片尾居然出现了一款游戏,还高居“商务合作伙伴”之首。Title很响亮——“战略游戏合作伙伴”,可惜名字让人陌生,《诺亚传说》,对不起,即便身为游戏从业者,我也没听说过。

真心奇怪,世界上有那么多大厂,大厂里有那么多爆款,“小破球”怎么偏偏选中了这一款?

抱着这样的好奇心,我研究了一下这款游戏。没想到,顿时心领神会。

《诺亚传说》的确跟“小破球”臭味相投,因为,它当真是一款“小破游”——没什么名气,没什么资本,就胆敢挑战“科幻”主题。但正因如此,这款“小破游”,又自然而然透着点挺与众不同的气质,概括来说,就是:憨、萌、倔。

说它憨,是因为它跟“小破球”,居然是“秋裤之交”。熟悉《流浪地球》的人一定明白这个“秋裤梗”,电影没上映之前,一则小小的宣传片道出了剧组的苦楚——制片人龚格尔表示,钱都砸到特效上了,大家甚至连秋裤都穿不起!

妹想到,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诺亚传说》还真的憨乎乎地带着一打秋裤送了过去……

伟大的秋裤革命友情,自此如磐石般坚定不移。1月28号,两者专门成立了个“秋裤基金”——你没看错,电影还没上映,小破球和小破游就打得如火如荼。甚至情人节当天,《流浪地球》官博再度基情转发《诺亚传说》,又㕛旧事重提。

而说它萌,则是因为作为一款MMO游戏,它真的推出了一个“流浪地球”版本,“小破球”元素在其中融入得恰到好处,甚至还有点萌——

比如你看,游戏开机画面,以辽阔宇宙为背景的壮丽画卷上,《流浪地球》四名主角与《诺亚传说》四大职业庄重凝望,和谐之外,还隐含着点“自古红蓝出CP”的两大官方撒糖feel。

游戏的新资料片CG,剧情更是跟《流浪地球》无缝衔接,不得不说,这个经典的开场白,实实在在让人再一次回想起了观影时的那种澎湃心情。

当然了,游戏的贴心彩蛋可不仅仅限于开头。在游戏主城,甚至出现了以刘培强为原型的领航员NPC。这款小破游,还特别为玩家准备了流浪地球专属机甲——红色五角星和背后流浪地球的logo,跟萌萌的机甲结合得相当地道。

满级之后的“流浪”,则变得更为真实起来,这幕地下城的场景是不是非常眼熟?

甚至电影中最著名的电梯场景,小破游也要尽职尽责地给你还原粗来——

当然更少不了还原运送火石的“拯救计划”,玩法就像电影中的拯救小分队,需要五人组队,各司其职。为了更还原电影中的情节,地图还选在了地势险峻的沃灵冻土,同时还增加了雪崩的元素,让运送过程难度提升。

但倘若你觉得它仅仅是个“蹭热度”的游戏,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就要说到游戏的第三个特点:倔。——这是一款没什么宣传、没什么IP加成、也没什么大厂参与运作的国产游戏,但你可能想不到,它已经默默地运营了8年,并且在去年推出了手游版,而从端游到手游,《诺亚传说》不厌其烦地向所有人强调:

我们是一款科幻游戏。

八年时间,它艰难又努力地证明着这一点。从颇为恢弘、融合了史前传说和外星移民的世界观,到力求展现未来感的宣传CG和游戏美术,见惯了游戏行业对IP、二次元和仙侠风的追捧,我很难想象这样一款“小破游”,走到今天这一步,需要撞破多少道南墙。

如此的倔强,甚至一度让人恍惚——这样死咬“科幻”这块国产小众处女地,值得吗?

也许有必要聊一聊,科幻对我们而言,到底有什么意义。

鲁迅在《月界旅行·辨言》里写道:“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

19世纪初,在玛丽·雪莱写下《弗兰肯斯坦》的那一刻,科幻作品就作为工业社会的智慧之花,闪耀出了夺目的光芒。它验证着文明的成长,也推动着文明的跃迁。

1902年,在世界工业化大潮中风雨飘摇的晚清中国,迎来了首部科幻小说——梁启超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1904年,一篇题为《月球殖民地小说》开始连载,国人首次开始以科学的目光放诸宇宙。

科幻电影尤是。同样在1902年,《月球旅行记》在法国诞生。人类对于星空的渴望,借助科技,被进一步具象化,并在随后的一个世纪以来,一步步推动了重工业电影体系的成型。

而现代游戏的诞生,也与科幻息息相关。1962年,几名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集体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电子双人射击游戏《SpaceWar》——从名字也可以看出来,这正是一款太空游戏。1978年,日本公司Taito发行了著名街机游戏《太空入侵者》,而被众多中国80后所耳熟能详的红白机游戏《小蜜蜂》,即是这款作品的改装版。

随后,《星际迷航》、《星球大战》催生了大量太空歌剧类游戏,克苏鲁则影响到了包括《魔兽世界》在内的一系列主流游戏作品。时至今日,从蒸汽朋克到赛博朋克,科技感和想象力共同集聚成了许多3A游戏大作中无与伦比的视效之美——美国哲学家伯尔纳德·舒兹预言说:“游戏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线索。”而科幻游戏,当是其中的挑大梁者。

但令人遗憾的是,国产科幻游戏,至今仍是个成绩极差的后进生。在《流浪地球》结尾,喊着“还我太阳”的游行队伍一闪而过。跳出剧情,电影里平民的抗议,像是个关于国产科幻的寓言。而倘若把这一幕嫁接到国产科幻游戏上,或许更加耐人寻味——

它们甚至从未见过天日。

你可能已经知道了,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量正式突破600亿。而另一个数据,你大概会有些陌生:同样在2018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收入2144亿,是前者的3.5倍。在这个庞大的收入数据当中,你能想得出属于国产科幻游戏的贡献吗?

有人在知乎提问,“为什么中国很少科幻题材的游戏?”回答者“土狼”一针见血:“很简单,在发行和渠道的角度来说,科幻游戏的转化率低。”

“低到什么样呢?如果一个有IP的仙侠游戏的话,大概能有A这个数的转化。那么一个有IP的科幻游戏的转化是A 的三分之一。如果没IP的话,不可估量的低。”

他之后的话,更是刺痛了每一个科幻爱好者:“抱歉,我们是做游戏的,不是做慈善的。资本家给我们钱,我们要做出商业价值来给予人家回报。没有商业能力的东西我们不能碰。”

是的,这就是国产科幻游戏的现状。当古风、玄幻类游戏大行其道,哪怕与“科幻”有一点点擦边,游戏研发者都必须承担巨大的风险。

没有大厂背书,没有资本撑腰,“小破游”《诺亚传说》,却愣头青一样扎了进去。或许,为自己取名叫“诺亚”的它,正如流浪出太阳系的地球一样,从未熄灭胸中的希望。

2010年,大红的国产端游,是仙风道骨、衣袂飘飘,而此时,《诺亚传说》在夹缝中,点亮了“国产科幻游戏”的微弱之光;2018年,爆红的国产手游,依然逃不开三国刘关张的挟裹,但《诺亚传说》却在手机端,延续着一条道走到黑的科幻冒险。

“小破球”也曾孤注一掷过。现如今,国产科幻电影到底迎来了“科幻元年”的曙光,那么国产科幻游戏呢?

在电影里,上万座行星发动机才能推动地球向前移动。而我们还无从得知,《诺亚传说》究竟是会像《流浪地球》一样,成为撬动“科幻”二字的支点,亦或是终于能够等到其它盟友的到来,并且融入其中,成为茫茫发动机中的一座。

但我们如此需要科幻,正如刘慈欣在获得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时演讲所说——“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暗淡的。”

《诺亚传说》这枚势单力薄的“小破游”,将这些事情铭记于心。八年的光阴,你看得到,它努力过,努力着——这又何尝不值得一点微薄的敬意和支持呢?

阅读38041
举报0
关注清华南都微信号:qinghuanandu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清华南都”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清华南都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清华南都

微信号:qinghuanandu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