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请停止赞美我

作者:虎嗅网 来源:虎嗅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3-08


这几年,一到37日、8日,中国的女孩儿们就会突然被数量庞大的歌颂者包围,媒体、营销号、广告商、品牌纷纷出现,他们时而还为诸如妇女女神女王之类的称呼哪个更符合歌颂的语境而争论不休。


48小时的歌颂,在中国女性长久以来面临的现实问题面前,顶多只能算一次课间休息。


当去年10月,虎嗅首席评论员伯通在追溯中国女性问题根源时发出谁给她出的题那么难?一问,我们就知道,这道中国女性平权的题,由来已久,解之不易,课间休息不解决实际问题。


是的,女孩儿,你也许并不需要这些突如其来的歌颂者,不如看看那些长久以来追求自由独立的女性榜样是如何一路走来的;


是的,女孩儿,你也许并不需要字面润色带来的尊重,不如听听新女性真实犀利的思考,认识自己,冲破自己,也接纳自己。


因此,在去年推出新女性专题报道的基础上,我们在今年新女性2019”系列内容中又特意策划了一档音频节目——《女孩儿电台》。在女孩儿电台里,你将和鲁茜瑶、郭小寒两位女性主播一起,探访各个领域里优秀的女性嘉宾,听她们畅所欲言,挖掘和分享更多女性议题,故事、态度、和经验。


女孩儿注意!这些赞美都是骗人的!


今天我们就奉上女孩电台开篇第一期节目,本期节目由虎嗅与女性思想播客海马星球联合录制呈现。女孩儿电台的两位主播鲁茜瑶、郭小寒,与海马星球主播,著名新闻人、专栏作家覃里雯,腾讯研究院的研究员余潜倩一起犀利明确地辨别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性别刻板印象,也讨论了女性在成长阶段面临的社会和自身问题及应对方案。

S01 vol. 001 

女孩儿,请任何时候都不要模仿男性


嘉宾:覃里雯、余潜倩

主播:郭小寒、xiyao

剪辑、配乐:xiyao

文案:郭小寒

编辑:曾欢



#由于平台限制,微信只上传了近30分钟,原版全长93分钟,想听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独家音频合作平台蜻蜓FM收听#


注意!以下提到的这些对女孩的赞美都是骗人的!实则是性别刻板印象和社会固化思维对女性物化、偏见和不公。


(以下犀利的观点,来自本期《女孩儿电台》的嘉宾和主播对谈内容)


 “女神节


一直以来,许多商家选择在3.73.8两天推出女神节”“女王节来刺激消费,以打折促销为主,用爱自己的口号来鼓动买买买。在消费主义时代下,3.8妇女节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本的女权主义色彩。


覃里雯主认为:女神节是消费主义和父权社会结合的产物,把消费商品包装成好像抬高女性的东西,然后用来取悦男性。回溯妇女节的核心意义,对抗消费主义对妇女精神的消解。


覃里雯还提出了一个另辟蹊径的思维角度:如今人人都在讲女神,却很少讲女巫,因为女神是符合父权话语的,而女巫是站在父权话语对立面的,在别的领域里但凡你要站起来说我不认为男性和女性有区别,这样的话语讲出来时就已经是一个女巫了。所以女巫会被消灭,而女神会被追捧。


女神代表的是外表的、外貌的、取悦于男性的,温柔的、顺从不会挑战任何父权话语的一种存在。


现在在大众消费媒体里出现的女神或新女性形象:


第一,她不会高于35岁;

第二,她脸上没有毛孔的,都是抹了很多妆,或是嫩到像恋童癖最爱的那种类型;

第三,她的眼睛大大的、下巴尖尖的、腰身很苗条,她永远不会说出那种对抗性话语、挑战话语,或是真正显示内在智慧和穿透力的话语。


在这个前提之下她又能挣钱,对男人没有任何要求,又特别地照顾家庭所有这些全部搞定,这是所谓的独立女性。她还买很多很多奢侈品。这也是符合消费主义需求,消费社会要求你去买很多东西,什么东西都是名牌。


这样被树立起来的女神” 其实是一个傀儡,她是父权和消费主义双重物化,其实是让广大的女性感受到了这种压迫。


 “美女记者” 


二十多岁,覃里雯正当青春年华的时候,正在做新闻记者,采访对象都是国际政要和商界、思想界领袖,她会不断被恭维样貌,被说成是美女记者,但她很排斥这种赞美


很多女性媒体从业人员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贬低,这种居高临下的评判,对他人身体的评判,首先是不对的。我是来跟你进行大脑的交流的,我不是来跟你求偶的,当你去看我的外表时,意味着你已经没有把我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了。


覃里雯很早就意识到男性和女性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有的只是个体上的区别,我只是很早就意识到女性的价值被大大低估了,很多时候她们作出的贡献是被排斥的。


事实上,女性一直面临公共话语语境里的 “沉默的效应,当覃里雯后来作为一个资深外交政策分析员到国际会议上去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女性的发言往往得到的是沉默的回应。


男性不会去追随附和一个女性的意见的,但他们会彼此附和追随,可能你遭遇的是沉默,要么大家就转移话题,要么就是贬损或驳斥。但后来你又发现他们用的这些观念,就是你的观点被掠夺了,他不想承认你的观点是更有利、更有效的。”


剑桥大学有一位历史学教授叫玛丽.彼尔德(Mary  Beard),她曾经出版过一本叫《Women  &  Power》的书,这本书里很详细地追溯了从古希腊史诗开始到今天,西方文化传统中女性是如何被迫沉默、被闭嘴的。


比如,公共话语之中对女性的声音进行贬低,说更高的声音不足理性和权威。男性更低沉的声音却会被认为是深沉的、理性的、有智慧的,所以大家看到,后来希拉里在竞选的时候也被迫去接受声音的训练,让她的声音更低沉,显得更有权威。


在当下公共社会环境中,女性经常会面临被判断、被沉默的处境。你可以一起工作,但男性是不会去追随附和一个女性的意见的,他不想承认你的观点是更有利、更有效的,但后来你又发现他们用你的这些观念,你的观点被掠夺了。


在职场上,女性可以很好地聘用,但请闭嘴,你要屈从于一种形象,你屈从于这个话语体系,你还可以获得一席之地,但只要你现在开始挑战这个话语体系,那你就会遭到各种各样的敌意和漠视。


 “女强人


除了压低说话的声音,像希拉里、默克尔这样的女性国家领袖经常会选择穿长裤出现在公共场合。在有一些组织架构里,一个女性想要突出重围,她可能需要模仿男性的某些行为和特征,甚至模糊了一些女性自我能够发挥出来的东西,才能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然后外界会称之为——“女强人” 


面对工作上由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不公,由来以久,很多人会顺理成章的觉得有些工作是男性做的,有些工作是女性做的,女性特征变成了一个非常模糊的地带。


而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除了生理的差别和个体的差别,并没有任何不同。覃里雯说自己很早就认定自己想做一个外交官,而年轻的余潜倩从小就意识到自己想去拓展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进步,得以取得今天的自我价值感。


另外余潜倩提供了一个案例,来证明两性之间性格和能力的差异远不是性别可以解释的。她之前参与性别课题研究是非洲一个贪污特别严重国家,这是一个男性主导的政治环境,后来国家为了解决腐败问题,他们让更多女性从政,担任重要职务,但贪污问题并没有减缓。


这就是说,男生拥有的恶或不好的东西同样也会在女性身上发生,不会因为你是女性你就圣母,你就会更温柔美好,避免坏事情发生。


中性美


放眼当下的时尚趋势,中性美的YSLCeline等品牌推出的服装都是很中性化的,猎手装、吸烟装,都是比较抹平传统女性气质的。


于是余潜倩提出:性别平等是否毁掉了高端成衣定制?40年代迪奥先生他们做的束腰大裙子、爆乳,都是很强烈的女性气质。


但随着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的崛起,品牌在逐渐抹去女性化的标志,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高端女装正在逐渐走向没落?而舒适实用、比较中性化的服饰成为主流?


对于这个问题,覃里雯认为,人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多的意识,这一点上我们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而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发展自我意识、自觉意识和反观的过程,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我们的审美是由什么力量塑造的,服装也是一种符号和信息,我故意使用这个符号的时候,我是有权利的,我对它是有控制权的,但当我是无意识的时候,我就变成了它的奴隶,很多时候,所以审美从来都不是无辜的,审美背后有很多权力的话语。


时尚是在四五十年代更注重女性那种完美女郎的气质,但到现在女性走入职场了,我们更注重实穿、实用以及舒适感。永远不要把时间看成静止的,一切都在流变,一切都只是过去流变的结果,比如DIOR小姐的衣服,DIOR姐的衣服放在中世纪,也是离经叛道的。


时尚是每一个时代承载的都是那个时代权力话语的结果,没有完美的社会,只有更理想的社会,更理想的社会是不要把权力话语再附着在这些东西上,因为这样人会更僵化,每个人都有权利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想实现的审美。

 

 “女孩子要回归家庭


2017年智联招聘的一项数据显示,在中国,男性就业收入平均高于女性22%。主流社会不少人始终坚持女孩要回归家庭,要平衡好视野和家庭的关系等这样的论点,而在职场中的女性,也由于婚育可能性和生理特质,遭遇着不公和歧视。


而覃里雯认为女性在工作和家庭就是没有办法平衡也是一个伪命题,她提出,我们现在经常被迫做一些是和否的选择题, 其实你可以直接不做这个题。


一切社会的构筑都是敞开式的话题,家庭和事业为什么要女性来平衡?这个东西是父权社会造就的结果,为什么男性不来平衡一下? ”所谓的回归家庭,守家守业,维护既有的内在秩序,如果你认为光是女性的,那也是对男性的不了解。


还是那个事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具有不同的这些气质,只是在个体上有差异、有区别。

  

女儿要富养


中国人常说的说女儿要富养,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就是家长在把女儿当成弱者,当成一个不需要动脑、不需要去奋斗的社会角色。但很少有家长告诉女孩子奋斗之中的乐趣,征服的乐趣,拓展自我的乐趣。


余潜倩认为:这种征服、拓展、逻辑思维、理性,是需要慢慢去构建自我、寻找自我、自我表达的过程,但很多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这一套东西,我没办法完成自我的表达,导致最后我的自我走向了衰落,我只能模仿,学习别人灌输给我的东西。”


覃里雯则分享了一些她个人的育儿经验:以前她也会给女儿讲很多道理,但她逐渐发觉家长不能强制性地对孩子进行塑造,但你可以给她提供不同的视角,在这个过程之中让她主动去思考和选择。


因为孩子在还需要生活她的同辈、同班同学的氛围之中,她只要对人是友好的、是有善意的,去帮助他人、为他人考虑,其它的东西都是次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那么时时刻刻地紧张和对立,但是要把自己摆在高于当下这种流行偏见的位置上去俯视它,你才能有这么强大的内心。”


以上观点来自嘉宾和主播的对谈碰撞,作为《女孩儿》电台的开篇,本期内容希望启发女性在于公共话语和公共事务中,怎样挖掘自身的力量,用思想的工具客观理智地去争取女性的权力,维护自身的独立性?


除此之外,本期电台内容还深入地谈及了2016-2018“#MeToo”运动是从何缘起发展的?厌女症是怎么回事、目前互联网上的以明星事件为性别新闻事件的爆发原因是什么。


古希腊神话中奥德赛的妻子的故事、美国政治学家罗尔斯的《正义论》、清末女子平权运动、女性音乐人创作者的风潮演变、今日网络上女性话语的兴起,这些看似遥远的东西,本期内容也都有涉及,因为这些都和我们的命运密切相关。


另外,本期嘉宾推荐了女性主义的书、音乐、电影等心水清单,希望也祝愿所有《女孩儿电台》的朋友们,可以掌握思想的工具,以及享受自身独立自在探索世界和我自的乐趣。

 

是的,女孩儿,来听听吧!


Tips《女孩儿电台》本期推荐


覃里雯:


1、海马星球:女性力量的思想播客


2、电影:《The  Favourite》(宠儿),讲英国女王的故事,有很多现实主义,但又有对男权话语的嘲讽。


3、《亚历山大》三部曲玛丽.瑞瑙特(Mary  Renault),女性历史作家写的关于马其顿王国的历史小说。在人类文学史上充满了这样的女性历史作家,或是女性作家,她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并没有被任何性别身份束缚,也具有足够的知识和历史的眼光、格局,但她们一再地被湮没,一再地被忘却。


余潜倩:


美剧《使女的故事》(书),一个强女性主义的反乌托邦式的故事,它涵盖的内容非常之多,核心是女性主义。这是有想象张力的一部作品,预示着一种可能的未来。其次它告诉我们作为女性个体你怎样去看待自己、怎样去对抗你能感受到的不公平。


郭小寒:


《松绑》,华语著名创作人丁薇在2017年独立创作、制作发型的充满巫女气质的一张唱片,充满了女性创作者的特有的偏执美学、敏感和思考。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听《女孩儿电台》

长按扫码

收听电台

阅读39884
举报0
关注虎嗅网微信号:huxiu_co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虎嗅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虎嗅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虎嗅网

微信号:huxiu_com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