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专访上海政协主席:长三角要打破“一亩三分地”

作者:南方都市报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3-0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上海政协如何助力?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接受南都记者专访表示,去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政协已建立联动机制,在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将立足各自智力和组织优势,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搭建跨区域协商平台和团结协作、联合联动机制,用好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机制、政协秘书长工作会议机制、联合调研和联动监督机制,形成推动一体化发展强大合力。



谈对外开放:

在制度性、功能型开放方面进行差异化探索


南都:有观点认为,上海是中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探路者”,您认同吗?

董云虎:我认可这个观点。这是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应该承担的责任。上海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当然要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承担起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窗口和先锋的历史责任,为我国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作出应有的贡献。


南都:北京或广东地区在对外开放都有自己的方向,上海对外开放的方向是什么?

董云虎:开放是上海最鲜明的品格、最大的发展优势,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的品格、优势密切相关。十八大以后,国家最先交给上海的任务,就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给全国“探路”。这期间,上海先行先试,着力营造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全国提供了100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去年,国家决定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我认为,新片区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外延扩大,更重要的是内涵的深化,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制度性、功能型开放方面,与其他贸易试验区进行差异化探索,对标国际上最有竞争力、最有影响力、最先进的自由贸易区经验做法,谋划创新突破举措,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使其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上海要选择体现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的重点领域,深化差别化探索。这也是今后上海对外开放的一个方向,也体现了新时代我国更加重视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取向。


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召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打破“一亩三分地”


南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政协如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董云虎:去年初,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成立。此后,长三角三省一市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召开了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共同制定签署三年行动计划。与此同时,我们三省一市政协也联动起来,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三省一市政协主席就达成共识,并很快付诸行动,召开了第一次三省一市政协主席联席会议。


南都: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把这事定了?

董云虎:对,去年全国两会,我们三省一市政协主席就初步商定了。回去以后,6月中旬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长三角地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12月,第二次联席会议在南京召开。在三省一市党委坚强领导下,四地政协立足各自智力和组织优势,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构建跨区域协商平台,建立团结协作、联合联动机制,以四地政协组织机制化的相互交流,带动长三角区域内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交流交往,形成强大合力,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有效实施,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体现政协担当。


这个协同联动机制重点做两件事:


一是开展联合调研。去年,我们围绕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开展联合调研,聚焦长三角地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问题形成了调研报告,向三省一市党委政府积极建言献策。在这个基础上,今年全国两会我们带来了一份关于构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建议,作为提案提交大会。


二是联动民主监督。去年是围绕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开展联动民主监督。大家对在监督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比如,跨省(市)界行政区域协作机制全覆盖、区域环境信息常态化共享、深化太湖流域协作机制等建议。其中,关于强化进博会环境保障区域联合执法的建议,在促进上海做好首届进博会城市保障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南都:推进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海政协有哪些具体实践?

董云虎:去年,上海市政协专门安排了一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题是“发挥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作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会上,常委们提出了规划体系落实一张图、基础设施联通一张网、生态保护设置一根线、公共服务实现一卡通、文化融合营造一家亲,“五个一”的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


再比如,三省一市省际交通还存在着不少断头路,有的地方道路基础设施相互之间不连通。上海市政协对此开展提案专题重点协商办理,我带队和委员们一起到沪浙对接道路金山段的断头路现场察看,同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协商。去年底,连接上海金山区与嘉兴市的叶新公路新建工程已经开工。



谈老城厢改造:

历时5个月开展大规模高频次高质量调研


南都:老城厢旧区改造是上海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难题,特别是保护历史风貌遗存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该如何平衡?上海市政协为此做了哪些工作?

董云虎:老城厢是上海中心城内整体性最好、规模最大的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色的地区,但同时老城厢也是二级以下旧里集中分布的区域。当前,上海的城市更新理念已从之前的“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要破解老城厢难题,需要集聚各方面智慧与力量。


去年,市政协围绕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与旧区改造主题,开展了大规模、高频次、高质量的深入调研。历时5个月,超过800人次的常委、委员和专家参与,开展专题协商会、座谈会、走访调研等50余场次。我和赵雯副主席,同市政协委员一起多次实地探访老城厢地区,深入了解实情,聆听老城厢居民意愿诉求。


市政协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课题调研报告,对老城厢面临的历史风貌保护和民生改善两个难题,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6个方面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28条对策建议。


对于市政协的调研成果,市委市政府高度认可,认为建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不仅为老城厢问题寻找了思路,对上海推进旧区改造也有不少借鉴和启示。


谈智慧政协建设:

创建委员学习宣传一体化新媒体平台


南都:今年年初,上海政协推出了“上海政协通”和“政协头条”两个平台,委员参与度如何?

董云虎:去年以来,上海市政协在打造智慧政协方面做了很多创新。你说到的两个平台,一个是委员履职和服务管理一体化的移动网络平台“上海政协通”,这个平台主要针对政协委员,为委员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提供“一站式”“移动化”服务,委员履职仅在一个移动平台上就能解决。另一个是学习宣传一体化的新媒体平台“政协头条”,这个平台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立足政协、面向社会,统筹学习引导和舆论宣传。


互联网时代,人民政协要立足新时代、把握新方位、担当新使命,必须紧跟新时代步伐、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运用好移动互联网这个渠道。去年我们创立委员讲坛,请委员讲、委员听、委员议,这是一种方式,是线下的。有了学习宣传一体化的新媒体平台后,委员学习就可以常态化、在线化、移动化,时事政治、政协知识、理论文章等里面都有,随时可“在线”,相当于把委员知情明政的信息库建立起来了。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采写: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 潘珊菊 实习生 张婷

摄影: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 黎湛均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星+置顶南方都市报

一秒找到南都君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点个“好看” ↓↓

阅读40353
上海 
举报0
关注南方都市报微信号:nddai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南方都市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南方都市报

微信号:nddai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