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信不信?《绿皮书》《阿甘正传》里的特效不输漫威!

作者:电影天堂 来源:电影天堂 公众号
分享到:

03-09

 电影天堂  2019 VOL.128 

 本文由电影天堂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不出意外地,《绿皮书》在国内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和票房。


豆瓣评分8.9,是近十年里评分最高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猫眼评分9.6,和《寻梦环游记》《速度与激情7》并列第一。


目前票房已超过2.6亿,是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的两倍多。


其实,《绿皮书》所聚焦的美国种族歧视的问题,是个让中国观众缺少代入感的题材。


但这部电影却用一种更容易被接受的温情喜剧的方式呈现,最后得以让中国观众也获得共鸣。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部现实题材电影,其实还是一部“特效大片”


其难度并不亚于全身火光带闪电的惊奇队长。



别不信,我们来看——


首先是“换头术”。


片中有很多主角唐雪利弹钢琴的段落,虽然演员阿里为此练习了3个月,但主要是学习“如何从指法、动作上看起来像钢琴演奏家”,而无法成为真正的钢琴演奏家。


所以,这些场景其实是由演员阿里,和一位黑人演奏家Bowers共同组成的。


分别拍摄两人的镜头,最后用特效手段合二为一。




最后呈现的效果天衣无缝,要不是看了特效工作室Pixel Magic的幕后特辑,我们还真不知道这里有特效的存在。


除了人物部分,《绿皮书》中更多的是场景的特效。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故事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电脑特效能够还原出影片所需要的时代环境,而无需搭建实景。


比如:桥梁、街景、室内装修等。



另外,雪天的场景也不用等到下雪才能拍摄,特效就能搞定。



事实上,为了节省时间或资金、降低拍摄难度、实现导演想要的最佳效果等目的,电脑特效在各种类型的电影中都有广泛使用,而不仅被用作奇幻、科幻电影的制作。


剧情片中大量使用特效的传统,在好莱坞电影中可以说是由来悠久。


其中不得不提的范本,是1994年的《阿甘正传》


它同时获得了第6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视觉效果奖,既是艺术层面的经典,也是技术层面的里程碑。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阿甘正传》中鲜为人知的特效镜头。


和《绿皮书》中不会弹钢琴的阿里一样,《阿甘正传》中的汤姆·汉克斯也并不会打乒乓球。


而故事中的阿甘,因为乒乓球打得好,被选中访问中国参与“乒乓外交”。



所以在拍摄时,汤姆·汉克斯只是按照一定的节奏挥舞球拍,后期再用电脑特效把乒乓球加上去。


就这样,“百发百中”的乒乓球高手诞生了。


比起汤姆·汉克斯到底会不会打乒乓球这个小问题,另一个疑惑则困扰了我很多年——


片中的丹中尉,在越战中双腿受重伤而被截肢


那么这些镜头是如何完成的?


从片中毫无遮拦的镜头来看,演员的腿是不可能像一些国产古装剧中的“断臂”那样藏在衣服里面的。



难道这个演员刚好有个失去双腿的双胞胎兄弟?(或者是万恶的资本主义,为了拍电影残忍地锯掉了演员的双腿?)


后来才知道,原来也是特效——


拍摄时,演员膝盖以下的部分缠上了蓝布,用于抠图;


床是特制的,中间有个洞,用来放垂下的小腿;


后期用特效把小腿以及小腿的影子去掉、再把床上的洞补上。



片中多处涉及丹中尉的镜头,都采用了类似的方法。



阿甘和多位历史人物的互动,当然也是由特效合成的。


比如,阿甘和肯尼迪握手的一幕,是由根据蓝幕前的标记拍摄的握手镜头,和肯尼迪的影像资料组合而成。



片中肯尼迪的声音,是由一位配音演员贡献的。


特效团队修改了肯尼迪的口型,使之与台词吻合。



这种修改口型的技术,在次年的一部电影中大放异彩——


获得了第68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小猪宝贝》


这部电影采用真实动物拍摄,由驯兽师引导动作,特效团队修改口型,以实现动物开口说话的奇妙景象。


而现在,特效技术高度成熟,已经完全不需要用真实动物进行拍摄了。


2016年的《奇幻森林》,凭借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这部除了小男孩以外,所有的鸟兽鱼虫、山河树木都是特效的电影,堪称电影特效史上的里程碑。



如今的电影技术,可以轻松做出任何想要的画面。


但在《阿甘正传》那个年代,很多场景的制作则需要一些“笨办法”。


比如,橄榄球比赛这场戏。


看台上有数万名观众,非常热闹。



但剧组不可能真的去招募几万名群演来拍,而是让一千多名群演在看台的不同位置拍摄,最后拼到一起。


每次拍摄,红白两色的群演都会调整位置,这就避免了直接“复制粘贴”后的露馅。



另外一场万人演讲的戏,也如法炮制。



不仅人群是特效,


鸟群也是——


童年的阿甘和珍妮在玉米地里许愿,希望能变成会飞的鸟。接着,旁边的田里有一群鸟飞出。


这里剧组本来打算用真鸟来拍,结果鸟儿们不好控制,要么乱飞,要么不飞,拍不出预想的效果。


于是,特效团队就用电脑做了一群绝对“听话的鸟”。



当然,片中最经典的特效运用,当属电影开头的那片随风飘扬的羽毛。


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长镜头,羽毛就像一位导游,带领着观众进入阿甘的故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象征信念的教堂,接着羽毛向下飘,我们看到了人来车往的街道,就在羽毛即将落在一个男人的肩上时,男人走开、汽车发动,带起来的风让羽毛继续飘舞,又一辆车驶过,改变了羽毛的轨迹,让它落在路边一个穿着运动鞋的男人脚边……



这个镜头长达2分钟,羽毛的运动轨迹也比较复杂,实拍是无法实现这样的效果了。


所以,就需要先在蓝幕前拍摄羽毛的镜头,用风扇和细线控制它的飘扬路线。



再按照设定好的轨迹,拍摄没有羽毛的运动镜头。



最后把两个镜头合成一体,呈现了非常完美的效果。


《阿甘正传》中的特效,完全是为剧情表达服务的,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


它也证明了:电影艺术,需要技术来做支撑。


今年春节档大热的科幻片《流浪地球》,让我们看到了国产特效的进步。


而如果未来有更多的特效手段,出现在国产剧情片、艺术片中时,也许会让国产电影的艺术表达更上一层楼。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个好看,明天的推荐更好看

阅读39887
举报0
关注电影天堂微信号:dianyingnew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电影天堂”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电影天堂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电影天堂

微信号:dianyingnews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