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紧急提醒!有人把电动车停在楼道充电,结果触目惊心...

作者:央视财经 来源:央视财经 公众号
分享到:

03-09


电动车相较于机动车成本低廉且使用便利,尤其是近年来快递与外卖行业的发展,电动车成为许多人交通出行时的选择。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一些人会将电动车搬至楼道内给其充电。但网上有传言说,这一行为其实十分危险,称楼道是日常使用与紧急逃生的生命通道,目前部分业主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内进行充电,有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引发事故,将可能危及住户的生命安全。


这一说法是真的吗?电动车放在楼道内充电到底会有多危险?为了寻求答案,央视财经《是真的吗》记者来到了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


△央视财经《是真的吗》栏目视频


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防火部火灾科学实验室的郑主任同意带着我们通过现场验证的方式求证传言真假。


随后郑主任带着我们来到位于四川省遂宁市的一处废弃的七层居民楼,并在四川省遂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的配合下完成本次验证。


在居民楼前,我们提前准备好了一辆功能正常的电动车,那么电动车放在楼道充电真的容易引发致命危险吗?为了进一步解开疑惑,郑主任拆开了电动车的外壳,展露出了其中的构造。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防火部火灾科学实验室主任 郑效桥:电动车里边主要是一个电瓶,电瓶通过很多电线连接到后面的电机以及各种电子元件。电线比较密集的区域因为绝缘老化,或者是电线互搭,造成短路产生电火花,从而易引发电瓶车的起火燃烧。



为了更为直观地展现电动车在楼道充电可能带来的危害,随后我们在现场进行实景模拟,看看一旦电动车着火可能引发怎样的后果。为了安全起见,以及避免周围市民出现不必要的恐慌,我们在场地外围加设了警戒线,并提前配置了消防车辆以及救援人员。


随后我们在一楼楼道中安装了温度检测装置与有害气体检测仪,以监测在电动车燃烧过程中,楼道中气体的温度以及燃烧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接着我们将经过特殊处理的电动车接通电源,对其进行充电。那么电动车失火后究竟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不到10分钟,电动车尾部便开始冒出黑烟,在1分钟的时间内黑烟越来越多,并伴有火焰滴落,冒烟40秒后火势迅速扩大,一楼狭小的空间内已布满了黑色的浓烟,而60秒后,车辆已被火势完全吞没,面目全非,而此时这座高为7层的居民楼早已是浓烟滚滚。



在电动车燃烧的过程中,我们不时还能听见从电动车里传来的爆炸声,场面十分恐怖。而从监测数据显示,4分30秒,一层楼道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已飙升至264ppm,按照国家规定,一氧化碳浓度的安全上限为24ppm,而楼道内空气的温度也迅速上升,5分钟后,环境温度已到达198摄氏度。



看着眼前的熊熊烈火与整栋楼中的浓烟,我们不禁惊讶于一辆小小电动车居然能造成如此大的危害,若这一场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后果不堪设想。而眼前的这一场景,也给附近围观的居民带来了不小的视觉冲击。



看来电动车放楼道充电易引发致命危险的说法的确是真的,并且在消防安全宣传中,甚至提到电动车不仅不能放在楼道充电,也不允许停放在楼道内,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川省消防救援总队防火部火灾科学实验室主任 郑效桥电动车在楼道内充电会成为一个引火源,停放在楼道内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可燃物,而楼道内是不允许存放可燃物的,因此电动车不仅不能在楼道内充电,也不应该停放在楼道内。



那么,电动车究竟应该在哪里充电才是安全的呢?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 防火部 火灾科学实验室主任 郑效桥:对于有条件的小区,我们正在推广普及智能充电桩,统一为电动车充电;尚不具备条件的小区,也应该将电动车停放在指定的区域集中充电,千万不能放在家里或楼道里充电



同时专家提醒,在给电动车充电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安全事项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防火部火灾科学实验室主任 郑效桥:第一,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合格的电瓶与充电器;第二,不能给电动车超长时间的过度充电,一般电动自行车6-8小时就已经充电完成了;第三,不能私拉乱接线板为电动车充电


火患猛于虎!

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转给身边的亲人朋友们!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你会喜欢














:央视财经《是真的吗》

本文编辑:吕亭洁

觉得好看,点这里

阅读40661
电动车 
举报0
关注央视财经微信号:cctvysc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财经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央视财经

微信号:cctvyscj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