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在大理,这群家长想建立一个教育“乌托邦”

作者:Vista看天下 来源:Vista看天下 公众号
分享到:

03-15

大理蔬菜教育社区,天晴时,菜妈带着孩子在草地上做瑜伽(受访者供图)


二月底的大理总是飘着阵雨,天青色的云在苍山上游荡,沿着一条小径,穿过花田、小池塘,尽头是一所小学。早上9点,孩子们甩着雨伞在刚泛青绿的草坡上奔跑,落山风从耳边穿过。


10分钟后,开始上课。五年级第一堂是语文课,短发年轻的老师让孩子们拿出卷子,评讲《我们为什么会放屁》的课后习题。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用传统评卷方式上课,之前的语文课上,老师会用《王者荣耀》的游戏来解释历史人物。


孩子们觉得无聊,不少人干脆趴在桌子上。下课前,老师征求孩子们意见,这个学期的语文课喜欢用什么形式上。


“《王者荣耀》可以吗?”老师问。


“我们早就不玩了。”


老师仍然耐心地跟孩子们沟通,提醒他们,“这学期会有学分制,大家还是要注意”。


“学分制是什么呀?”对这些孩子来说,这还是个新名词。这是学校和家长们不断碰撞、协商、妥协之后的结果。学校不希望用分数去评判一个孩子,可是家长又需要反馈,而且也要考虑到这些孩子毕业后,需要适应其他中学的教学环境和模式,双方协商后,最终推出了“学分制”这个新尝试。


这不是一所通常意义上的学校,而是大理一所实验性的学堂。这个叫“猫猫果儿“的教学试验田并非大理的唯一,在这座云南小城,几乎可以找到由当下各种教育理念衍生而来的教学项目:灵性教育、蒙台梭利、国学堂、华德福、自然教育、在家上学……


只是,实验的另一面意味着风险和巨大的不确定性。相比而言,“学分制”背后的家长焦虑,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几天前,“猫猫果儿“就曾经遭遇过一场停课危机。另一位在大理进行在家教育实验的音乐家龚琳娜,一年多以后,也把孩子送上了飞往德国的班机。


“猫猫果儿”里的造型实验室(图片来自@大理的小院子)


“(我爸)搞教育去了”


“猫猫果儿”位于大理洱海边上,看上去更像个隐士居住的山庄而非学校。在这里看不到教学楼,入眼是几个呈阶梯状的白房子,屋顶上茅草萋萋,周围树木环绕,树枝上已经冒出了嫩芽。房子前面是缓坡草坪、圆形运动尝篮球抄…站在缓坡上,可以看见不远处云墨般勾勒的苍山,绿黄相间的农田,空气中带有泥土的味道。


离着此地大概三四公里,是另一所叫蔬菜教育社区的学校。与“猫猫果儿”相似,蔬菜教育社区的菜地活动环境也是和自然结合得非常好。


一直以来,这也是大理吸引很多理想主义者、文人的地方。很多人逃离城市喧嚣,选择到大理落户,或开客栈,或寻找其他生活方式。“很多人过来后,势必就面临我的小孩怎么办的问题”,“猫猫果儿”的教师林冬接受本刊采访时说。这些人原本就是逃离既有的、传统的、体制化生活的人,势必不会寻求传统的教育方式,于是从“在家教育”开始,各种先锋的、实验性的教育理念,在大理遍地开花。


做纪录片的陈钢和朋友们,来到大理,创办了“猫猫果儿”幼儿园,之后又开始招收小学生;2010年开始,曾在新华社做教育记者的陈阵创办了苍山学堂;推崇灵性教育的萧望野创办了那美学校。2017年音乐家龚琳娜也和德国老公,带着孩子来到大理,尝试“在家教育”。


菜妈最初是被萧望野的学校吸引来的。她发现女儿在原来的学校里,变得越来越不开心,应试教育之下,体育课变成了语文数学课,每天带回很多抄写作业。纠结很久后,她带着女儿来到大理。


很快,这些学校逐渐形成了集群效应。过去十几年间,教育实验悄无声息地成了大理的另一张名片。这些教育理念各有不同,但共通之处是:告别应试教育。


“(这些实验)在中国还没有取得合法性”,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说,“但据我所知,很多地方也是采取一个比较宽容的状态,不是非要取消禁止,所以它能存活下来。”


菜妈会带着孩子在厨房做菜,在木工房做木工;“猫猫果儿”四年级的升级考试是考验学生能否一个人从大理到昆明,沿路会收到各种任务,有一位观察员记录他的行为。龚琳娜在大理,6个孩子集中起来在家教育,有功夫课、说文解字、音乐课、毛笔字、户外生存课、做菜课。龚琳娜兼任音乐课老师,教孩子们唱二十四节气歌。


在大理,这种实验性教育反而成为一种主流。“大理当年有很多幼儿园今天起来,明天死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实验。家长有了孩子以后就临时抱佛脚,看书。所有流派就开始实验。”“猫猫果儿”创始人陈钢说,有一天,他从臭水沟里拎出一个小孩,问:“你爸呢?”


“搞教育去了。”


猫猫果儿幼儿园中的家长和孩子(图片来自@大理的小院子)


“万恶的肥肉”


洛洛是个敏感的孩子,遇到过于困难的问题,会情绪崩溃得哭。


一次,洛洛与几个同学相约到东面的山上郊游,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收拾好书包、穿好衣服、背上零食水果等同伴的电话。从早上等到下午,电话一直没有响。后来,洛洛才知道,同学们已经走了。其中一位同学的妈妈认为,洛洛成绩不够好,没资格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


洛洛的父亲林放在家长会上见过那个家长,“非常积极上进,开家长会都得坐第一排,一直盯着老师和老师对话”,林放说,“优等生家长也是优等家长”。


这样的情况不断发生,林放对洛洛接受的教育越来越失望。他开始关注其他的可能性,大理随之进入视线。


决定到离开老家山东到大理之前,林放犹豫了很久。“人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鼓足勇气从(熟悉的环境)里面走出来的。”林放说,他自己很清楚,洛洛学习一般,但她也肯定有自己专长的地方,只要给她信心,她一定能有更好地发展。“而在当时环境里,她一直在疲于奔命,感觉会越来越差。“


林放只是怀着试一试的想法,带着孩子来到大理。没想到,女儿到蔬菜教育社区的第一天,就希望留下来住校。她完全没感到陌生,“周边孩子显得比她原来在体制内的热情,拉着她玩给她介绍学校”。


洛洛很喜欢蔬菜教育,林放收藏着洛洛一张在社区学校的照片,扎着马尾辫的她略显瘦弱,研究着手里的天平,非常专注。


天晴时,菜妈会带着孩子们到草地上练普拉提、晒太阳,去地里干活。她的理念是亲近自然,把孩子当一个人来教育而不是学习机器。今年的新学期一开始,她买了一百株的小树苗带孩子去种树。


“猫猫果儿”是另一种教育方式。2月28日,猫猫果儿五年级综合课上,班主任林冬带领9个孩子做假期作业的幻灯片设计。假期作业是设计一个项目,一位孩子的项目是“假期是怎么减肥的”,题目就叫“万恶的肥肉”。林冬引导他,在幻灯片写下他的目的、过程以及收获。


林冬还曾带过孩子到昆明去拆过一辆车,车部件散满整个操常“你会觉得(这种教育方法)很不平常,但在‘猫猫果儿’来说,这是日常,这是常识。”林冬说,“它不应该是特别的。教育没有创新教育,它就是生活,就是所有都回到常识部分。”


龚琳娜的孩子们还会去爬苍山,学习如何钻木取火、如何过河。一次,龚琳娜看了他们如何爬峭壁的课,好几个孩子一开始爬不上去,紧张得哭,老师耐心教他们手脚如何用力,如何克服恐惧向上攀爬。“到最后,孩子们一遍一遍上去下来,爬了好多遍”,龚琳娜说,这种野外拓展,让他们克服恐惧,面对大自然,跟大自然亲近,尊重大自然,“才会从大自然里获取你的能量”。


“猫猫果儿”的“柴米多原始人基地”(图片来自@大理的小院子)


动荡


2月26日,“猫猫果儿”被迫停课了。


图书室和礼堂空空如也,只剩下外墙框架。原本供孩子们活动的圆形空地被红布围起来,绿色的篮球场空无一人。孩子们的声音,从林间消失了。


……



以上为内容节选,阅读全文请长按二维码,获得2019年第6期《Vista看天下》完整杂志





阅读38756
大理 乌托邦 
举报0
关注Vista看天下微信号:gh_52a264d064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Vista看天下”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Vista看天下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