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3-18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第一部著作,它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经典,可以说《诗经》包括文学的内容,也包括很多文化的内涵。《诗经》产生的时代,最早的诗篇应该是在西周开始时期,结束于春秋中期较早这一段。这段时间正是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形成的关键时期。


中国文化,所以不同于其它民族、其它文化,它的一些基本原则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下来的。所以我们可以称这个时代是中国文化的奠基时代。作为文化它是生存方式的一种规范。比如说吃饭有筷子,使用筷子的可以叫“筷子文化”,使用刀叉叫“刀叉文化”。吃饭是人类的普遍现象,但是怎么去吃饭,去完成这件事情却有不同的方式。这就是文化关注的一些问题。


在《诗经》这个时代,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如古希腊罗马,古印度等民族的,我们自身的特点,开始形成,或者开始变得很明显。因此通过解读《诗经》,可以破译我们文化的密码,了解我们文化人群的一些根源处的东西。


一棵大树,无论长多高,都是根部发达的结果。一个经典著作,它的要点也正在于此。


图片来源 | 摄图网


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是如何在3000年前形成的




我们讲《诗经》准备分七大主题。首先是婚恋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很多教科书、很多选本都把它解释成一个爱情诗。但是我个人的看法,它应该是一个婚礼上,祝愿结婚的人,夫妻情深的乐章。简单的说,就是婚姻典礼上的乐歌。古人把一首婚礼上的乐章放在了诗篇的开头,是偶然的吗?这又意味着什么?


这就涉及到婚姻家庭在中国文化当中的重要地位。大家打开《论语》头一章是“学而时习之”,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我们把它捏一捏,把这水分去掉,就会看到一种逻辑架构:一个人在家是个好孝子,好兄弟,他到社会上就是一个好的社会份子。再简单的说就是好家庭,培养好的社会分子,社会成员。这里就是一个中国逻辑:一个人教育的完成,首先要放在家庭之中,往回追,就是一个好父母,才能教育出好孝子。


这种逻辑是中国逻辑,我们在古希腊,比如说像柏拉图写的苏格拉底对话录里面,看到的则是,家不能够培养希腊公民,为什么?因为家里长期待着的是女人和奴隶,女人只有半个人格,奴隶全无人格,那么半个人格的女人怎么培养出一个完整人格的希腊公民呢?不能,那么在哪去培养,要到阿格拉去。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与中国这种设定相异的文化逻辑。


当然在今天从全世界角度来讲,教育家们都承认,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学校。一个人的很多气质、性格都是在父母和家庭成员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形成的,往往教师是起不到作用的。当然有些好的教师可以对人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这样的教师一是少,再者也晚,一个人上学总要到七八岁以后。


解读《诗经》中的篇章,就好像照相机调焦距一样,把它调准以后,文化的含义就出来了。当我们理解了文化含义后,再来看这首诗,就能感觉到那种庄重和典雅。


图片引自《诗经手账》 三联生活书店出版

一部《诗经》展开一张中国文化地图




《诗经》中还有一个题材,和我们的文化发展有密切关系,那就是《诗经》的农事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重视农业的传统。那么这个传统怎么形成的?


农事诗里这种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如何表现的?


一个文化人群,如何去设想,如何去认定,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很大的文化差异。比如像古希腊人,荷西俄德的诗里就谈到了,说:大自然可以给我们提供财富,于是我们就要征服大自然。但是中国的诗歌里,他就会描写:上天有意识的把云召集起来,然后下一点儿雪,觉得雪不够,再下一点儿雨,于是泥土里饱含着水分,“既沾既足,生我百谷”,让百谷——各种作物产生。这就是一个文化人群对天地自然的认定,饱含情感的认定,而这种东西它是有起源的。


我们通过解读农事诗篇,可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内容,在《诗经》中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题材,就是筵宴——吃饭。中国文化到今天,吃饭,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大家有事没事,高兴不高兴都要去吃一顿。甚至有些腐败现象也与此相关。但是吃饭、宴饮,在《诗经》里寄予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图片引自《诗经手账》 三联生活书店出版


任何一个文化人群,他都会面临着我这个人群和敌对人群或者周边人群的关系。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率先诞生了,可是它周边地区,尤其是北腹,北方草原地区,实际上是游牧人群,这两个人群会经常发生战争。而中国文化有个特征,中国历史有个特征,什么特征?就是若干年总会发生北方草原人群入主中原的情况。实际上在西周时期就开始了,西周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敌人就是猃狁。有人说猃狁是匈奴的前身,现代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有不同说法,又叫西戎(犬戎),猃狁这个词跟戎,戎狄的戎读音是相近的。


中国人信什么?




我们知道中国人,是一个祖先崇拜的国家。我们的宗教不是信上帝,也不是信其他的至高至上的神。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宗是念兹在兹的。古人说,颂者,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就是给我们一个“告神明”的《周颂》诗,可是你仔细看,《周颂》31首诗并不全都是祭神的,其中有迎客的,有送客的,当然这些客人跟祭祖有关,是间接的一种关系。


比如这中国人的“送客之礼”。我们今天送客和西方人的送客就有明显的分别。以我个人的经历,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位外教是澳大利亚人,你到他那去聊天,不超过一个小时,走的时候就是拜拜,把门一关就走了。他不会送你。但是中国人,如果是这样就不礼貌了。中国人要送客,像《论语》就记载,孔子替君主去送客,一定向君主回报说,“宾不顾矣”——宾已经不回头了。这就是中国人送客的习惯,送你走一定是说:“慢点走”,回头说:“你请回”,“慢点走”,“你请回”,……有这么两三次来复。当然客人要迅速就离开了,什么事不回头,打招呼了你才能回来。若你把人送到门口,一扭脸就走了,人家再回头没人了不礼貌。这种送客之礼,我们在《诗经》里就能找到它的源头。


图片引自《诗经手账》 三联生活书店出版


另外在《诗经》里还有一些内容,是西周王朝崩溃时期的。那是个乱世,也是个危险的时代。于是人生就要小心谨慎,有一个学者曾说读《论语》,读来读去,不外俩字,做人要“小心”而已。这种小心戒惕在《诗经》里就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那么乱世的处世之道是怎样的?在乱纷纷的时代,我们如何应付这种复杂的现世?


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




有一位名人说过:“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那是因为我们时常感觉自己肤浅”,读经典确实有益于心智的深厚。《诗经》作为一部经典,它的诗篇就这样一篇篇的深化,像万花筒式似的展现了非常广阔的、丰富的、而且是深入的对社会生活的表现。我们大体就从这几个方面跟大家来来讲读《诗经》。希望我们能够领略《诗经》的美,《诗经》的境界。中国诗歌最长的不是讲长篇故事,而是一个景致,把人带到一片如仙如影的境界中去,让你的灵魂得到浸润,所以是扣人心扉的。


图片引自《诗经手账》 三联生活书店出版


同时我们也讲这部经典作品,它和唐诗宋词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个民族创生时期集体的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它是我们这个文化人群心理内在秩序的一个奠基之作。通过解读《诗经》可以了解我们文化的特征,也了解我们文学的特质。

 


阅读39041
举报0
关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lifeweek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