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老南宁·三街两巷:What are you弄啥嘞?

作者:广西新闻网 来源:广西新闻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3-18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安利一个地方,

这里已经成为南宁网红打卡地,

那就是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

辣么,你们知道

过去的三街两巷是什么样子的吗?

↓↓↓

△解放前的兴宁路和现在的兴宁路对比。


△改造前的金狮巷。


△改造后的金狮巷。



△上世纪90年代的兴宁路


△现在的兴宁路


△解放初期的三街两巷


△现在的三街两巷


如果百年以前的人“穿越”到今天,他们一定会对现在南宁的锦绣繁华大吃一惊吧。


就是在这里!

2019年“网友看南宁”活动启动啦!

也是今年活动的首站哦。



3月16日上午,

通过各大网络平台报名参加活动的网友们

从这里出发,

去探寻这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

2万多平方公里的南国都市。



在启动仪式前,手语老师通过视频教现场网友、嘉宾学习手语——“南宁是我家,我爱南宁”,大家都玩得好嗨哟~



启动仪式上,南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冯力宣布2019年“网友看南宁”活动正式启动。



仪式上发布了“网友看南宁”活动LOGO,LOGO以壮锦纹路为底,内外环设计的“圆”寓意构建同心圆;中间“e” 是“眼睛”英文“eye”首字母,也代表了互联网的元素;包围“e”的圆弧远看就像一只眼睛,突出网友用眼睛“看”的意思,同时该圆弧又像抽象的“南宁”的拼音首字母“n”。


LOGO采用红黄色调为主,红色代表激情与活力;黄色代表热情与温暖,红黄渐变色色彩亮丽寓意该活动充满活力、传播正能量。LOGO构架清晰、简洁大方、辨识度高,凸显了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凝聚共识、传播正能量的主题。




启动仪式结束后,媒体记者与网友一行深入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参观,在新房老宅间感悟南宁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南宁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初年,是邕城人民为纪念苏缄而修建的庙宇,内有城隍爷苏缄的画像和碑文。



现城隍庙占地面积约3750平方米,坐北朝南,采用明代府制营造手法,三进院落,沿中轴线建筑依次为山门、城隍殿、寝殿等。建筑为明清岭南传统建筑风格,立足地域特色,辅以“三雕两塑”建筑装饰,蕴含香火相传的传统文化意义。



作为2019年“网友看南宁”活动的首发站,三街两巷承载着南宁人最质朴的情怀,亦成为网红的打卡地。



南宁建制博物馆前身为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建制博物馆以“邕城吏治一南宁古代职官陈列”为主题,全面展示南宁历代建制、行政机构的变迁。



邓颖超纪念馆坐落于岭南传统院落式民居中,馆内展出邓颖超同志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近200张,实物20余件,文献、手稿70多件,全面展示了邓颖超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


改造后的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下最原汁原味的城市历史。



2019年“网友看南宁”活动背景介绍


自2015年以来,南宁市委网信办始终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全市网信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按照“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工程、重大活动和网上舆论热点、焦点,持续开展了“网友看南宁”系列活动,带领网友走进脱贫攻坚一线、邕江综合整治工程、民族大道修复整治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工程,回应了网友关切,纾解了网络民意,成功架起了一座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共举办活动23期,参加活动网民达1000多人。


2017年,“网友看南宁”活动入选2016—2017年度(第一批)全国网络社会组织网上正能量传播类品牌项目。2018年,“网友看南宁”活动被评为全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优秀创新工作案例。


2019年,南宁市委网信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践行网上群众路线,将持续开展“网友看南宁”活动,创新方式方法,把“网友看南宁”活动打造成一个接地气、解民意、聚民心的双向多赢活动品牌,吸引更多的网友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更多的网友对南宁因知而爱,因爱而行,因行而果。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推动南宁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网络正能量,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大家都爱看

✪ 

✪ 

✪ 

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徐世杰

责任编辑:陈思羽

值班主任:覃雄

值班总编:刘化良

点亮小花花,

告诉更多的人↓↓↓

阅读41070
南宁 
举报0
关注广西新闻网微信号:gh_cc382843f58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广西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广西新闻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