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打破每况愈下的季播魔咒,《见字如面3》以独有姿态延续现象级之路

作者:传媒圈 来源:传媒圈 公众号
分享到:

03-21


随着最后一封刘慈欣与中学女生马程田往来信的的演绎和点评完毕,在无数网友的不舍和相约下一季的期待声中,《见字如面》第三季(以下简称《见字如面3》)落下了帷幕,最后一期“超拔”主题探寻人类与未来的关系也给观众留下了更多展望空间。


《见字如面3》之前,“每况愈下”是季播综N代节目的魔咒,绝大多数季播网综更是明显到第二季就显出收视和口碑上的疲态,“首季即巅峰”成了一种行业常态。


《见字如面》播到第三季,整体节目模式和内容在变化中有坚守,口碑不仅没有下滑反而愈加坚挺。节目的豆瓣评分第一季8.9,第二季9.2,第三季则攀升并稳固在9.3的高分,且有73.3%的用户给予了五星好评,节目音频以及音频衍生节目在蜻蜓FM的播放量超过6500万……似乎这样的坚挺在这档节目的播出上完全不着痕迹,一切显得云淡风轻,水到渠成。



“红得这么低调,这档节目值得我们吹爆它”“一个针针见血的节目”“很朴实、很安静”等等网友评价甚至成了节目公认的品质和标签。


纵观一整季节目,作为一档老牌综艺,《见字如面》没有固步自封,第三季在外核舞美呈现上进行了调整,重回“围炉夜话”的沉浸式小剧场氛围,内容上引入国外信件,依然坚守节目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情怀,关注当下受众个体的成长利益,关注入选信件的话题属性。


如果关于综艺的评价标准是观众在节目内容价值上的获得,或者是内容价值凝结的快乐强度、情感密度所带来的获得感,那在综艺红海中,《见字如面3》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


建构沉浸式观看体验,多元认知激活独立思考


读信节目打造沉浸式观看体验?这在大多数从业者眼中可能是个假命题,但《见字如面》从节目模式本身到内容情感传递则充分且有效地完成了这一使命。


熟悉《见字如面》制作方实力文化的观众知道,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字风云会》再到《见字如面》与《一本好书》,实力文化一直有自己的取向——坚持内容价值类节目,并实现了行业引领。


从整季节目内容来看,《见字如面3》在选信层面的时间和空间跨度以及话题的覆盖广度和涉及深度可谓前所未有。历时一年多的选信在信件和人物主体上下足功夫。



12个不同主题的编排涵盖了12个不同的话题,有关于理想、信仰在当今社会的探讨,有战争文化的细腻呈现,有对人性的洞察与拷问,有对历史真实的还原,有对父子关系的和对于人类和未来世界的讨论和探索,有对于真理的思辨,有对于爱情的各种可能性的演绎,有对于有效和充满智慧的人际沟通、交流的展现,还有对于社会问题的洞察与思考……所有书信的呈现都以提供多元认知视角,激发人们独立思考为基础,以内容基础和话题的受众基础为核心,最终实现了内容层面的“走心”。


节目的载体是书信,书信的背后是不同的故事,而故事的背后则凝结着能激发大众共鸣的情感,关于理想、人性、爱情等话题的探讨和呈现则为观众提供了合适的代入视角,这也是节目走心的深层次原因。


模式上,节目“围炉夜话”的小剧场形式为沉浸式观看体验建构了基础。首先,这离不开读信嘉宾的精彩演绎。用节目总导演关正文的话说,“他们让观众好像看见了写信的人,看见了他的环境、神态,看见了他跟收信人正在交谈。”



被网友调侃“最具魔性”的赵立新,“小鲜肉中的戏精”牛骏峰,以及善用眼神、嘴角等微表情,且自身情感代入颇深的何冰、王自健、戚薇、董勇、归亚蕾、陈数、蔡康永等嘉宾已然不是在简单“读”信了,而是在“演绎”信,在他们的演绎式阅读中,观众也产生了很强的代入情绪和氛围。


再加上品信环节许子东、梁文道、史航等嘉宾围绕信件内容本身展开的关于人物的分享,关于历史、社会话题的讨论,在解答观众困惑,拓宽观众相关知识面的同时,也将观众拉到信件内容所延伸的视角和空间中,如此,“围炉夜话”的小剧场形式,读信嘉宾的演绎与品信嘉宾的解读所打造的沉浸式氛围,提供给观众独特的视听体验。


基于此,作为一档内容价值类综艺,《见字如面3》在内容层面给观众带来的获得感远远丰富于偏重娱乐的节目所形成的视听快感,它所输出的多元认知和价值观,以及所刺激的关于相关命题的独立思考是大众在娱乐获得之外的精神获得,而这一层面所带来的快乐强度要远胜于单纯的视听快感。


频繁引发大众热议,反哺社会的综艺殊为难得


“人类精神生活的主流,从来都是为了获得内容价值。而内容价值的核心,是提供多元认知,激活独立思考,获得个体生命成长的滋养,是任何时候人类进行精神生活、文化消费的最基本利益需求。”关正文总导演关于内容价值类综艺社会功用性的论述也成了《见字如面3》的价值索引。


《见字如面3》延续前两季的主题编排,不仅囊括了“错位”“轻重”“笑谈”“暖流”“超拔”等注重与当下现实社会融合的热门话题,也以“相思”“不舍”“守望”“离愁”等情感话题引领了受众基础庞大的舆论。



可以说,从信件话题的锋芒与锐度到其带给大众在认知和情感层面的触动和反思,《见字如面3》都做到了极致,而这也是节目频繁引发社会、社会热门话题,激发大众热议和思考的原因。


张丽卿后悔没能早点嫁给老公杨建东的信,与哈文写给李咏的信道出了生离死别的爱情,让无数网友潸然泪下;检察官付雷写给3岁亡童的信将虐童问题推到前台,在网络上掀起波澜引发关注,也使得对中国人来说仍然鲜见的“撤销监护权”问题有望得到推进;钱理群写给“理想大学”的书信,提出对高等教育现状的忧虑,提醒世故永远不是成功的标尺,警惕“精致的利己主义”;渐冻症人罗罔极征友信,让社会关注罕见病残疾患者们的感情生活;狄更斯写给《泰晤士报》的信件描绘的伦敦市民围观死亡获得病态的兴奋,与今天网络时代看客通过消费死亡病态地追逐流量关注并无二致,后者甚至有所“升级”,提示大众警醒……



自始至终,《见字如面3》的主题编排都有着节目自身关于社会、关于人性的思考,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和受众基础。在综艺节目普遍关注现实价值和对大众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输出的当下,《见字如面3》在内容价值层面反哺社会,成为观众借鉴他人与历史经验和审视自己的一面镜子,这在如今强调社会价值输出却屡屡不得其门而入的综艺市场显得尤为难得。


书信从不曲高和寡,以人情温度丰富节目气质


回顾书信的发展史即可发现,在中国,书信从来都不是曲高和寡的存在,对于何种人,出于何种目的,书信都有其功用性及价值。若上升到文学的高度,在偌大的文学殿堂,以书信为形式的文学内容从来不会显得捉襟见肘,《报任安书》《与朱元思书》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与妻书》不仅广为人知,且在文学上具备相当的价值。若回到大众日常生活层面,书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与广大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它也寄予了人们对日常生活一份颇具情怀的情思。


在话题和内容的选取及呈现上,《见字如面3》延续了前两季节目对山河岁月、家国历史等宏大命题的叙事,大岛中典写给“遗言收集者”袁苡程,王昭君写给汉元帝,马吉芬写给母亲等诸多书信都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打开历史的视角。



通过这些书信,节目题材和内容得到充实和丰富之外,观众对熟知的历史人物或事件有了更鲜活、更立体的认知。某种程度上,《见字如面3》成了观众揭开历史的切口,以一封信为发端增加了自我历史认知的同时,也体现了节目对观众更多元维度的影响。


打开历史、关照当下之外,本季节目更放眼未来,最后一期“超拔”主题以科幻、科技、人工智能的视角带领观众展望并思考人类未来。在柯洁对战AlphaGo后写给公众的信中,我们感受到作为人类新智慧的人工智能以独特的形式战胜了古老智慧,完成了人类的又一次自我超越;面对中学生马程田“宇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的疑问,刘慈欣直言它就像生活的意义需要每个人用一生去探求,而目前“人类正处于第二次大航海时代的前夜,需要重新唤醒深藏在血液中的开拓精神,勇敢地到星空中寻找地球文明的未来”……打开历史、关照当下,再思考未来,《见字如面3》在认知层面对受众的影响可谓深刻且独到。



除此之外,第三季通过大量平民信件的选取,强化了普通大众的人情冷暖,使得节目的姿态更加平易近人,增加节目人情温度的同时,也让看上去“阳春白雪”的内容价值类综艺具备了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属性和气质。


纵观12期节目内容,周宏翔写给地铁姑娘、奥数天才付云皓写给媒体、城管队长计林峰写给无证摊贩、大学辅导员老师写给自己的学生、王心仪写给北京大学、九零后保安王新龙写给小学生、赵同学写给中国农业大学领导、中学女生马程田写给刘慈欣等信件都以平民和大众日常生活为视角,放大了节目亲近大众的属性,而这也是节目受到更广泛人群追捧的原因之一。有了这样的人情温度,《见字如面3》的节目气质也更为丰富,收视基础进一步拓宽,如此,这档节目也将具备更长久的生命力。


从视听诉求到内容获得,《见字如面3》从丰富的维度满足了大众需求,并带来了广泛且深远的价值。可以说,在如今日趋红海状态的网综市场,这档节目以独树一帜的姿态及其别具一格的魅力反哺行业并释放着对观众、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聚焦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36万勤于思考人士的品质之选。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

阅读39491
举报0
关注传媒圈微信号:chuanmeiquanzi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传媒圈”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传媒圈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传媒圈

微信号:chuanmeiquanzi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