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89岁遵义老人10年抄了50本“新闻”

作者:遵义晚报 来源:遵义晚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3-22

      从79岁起,遵义老人唐宗发一直有着用纸和笔记录生活的习惯,大到国家政策的实施,小到《遵义晚报》社区版里哪个社区修了路灯,哪条道路实施改造,十来年国际国内,遵义发生的点点滴滴,他都会记在本子上。



      这样的记录,已经持续10年,摘抄本根据新闻类型分门别类归纳,共计50本。泛黄的纸页,淡退的字迹,都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前不久唐宗发老人去世后,家人根据老人遗愿,将这些记录捐赠给了老人故乡余庆的档案馆保管,让更多的人能够从老人的字迹中找寻时代的印记。



《遵义晚报》忠实粉丝


      唐宗发老人在抄录一条条新闻报道时,还加入自己的感言,让“冰冷”的资料,有了自己的温度。让后人翻开每个本子,拼读每段文字时,时代感扑面而来。



      唐宗发老人的外孙女薛瑞告诉记者,1930年出生的唐宗发老人,从2009年开始抄录新闻。


    “可能由于外公以前一直在政府工作,对于新闻一直都保持关注,退休后每天在家《新闻联播》、《遵义晚报》必不可少。”薛瑞说,看新闻是外公最大的爱好。



      唐宗发老人年轻时因为工作需要,常收集、整理档案,逐渐意识到工作调查、档案一类的文献对国家、对城市的贡献很重要,慢慢养成了时刻了解国家大事,做报纸摘抄的习惯。


50本档案记录10年大事


      从2009年到2018年,唐宗发老人将有意义的新闻按照类型分别归纳,一共记录了50册,每一册都有日期和编号。“这些本子是外公最珍贵的宝贝。”薛瑞说。

十年来到底国家与城市发生了多少事情,在互联网上不一定能寻到,但是翻开唐宗发老人的笔记本,可以清楚地找到十年来发生的很多事,大到国家政策的执行,小到城市的各个社区每年的新变化。


      “哪一年政府修了哪条高铁,《遵义晚报》社区版刊登的社区新闻,遵义的高铁又能通到哪里了,这些他都在本子上记得清清楚楚。”薛瑞告诉记者,唐宗发老人在看报纸时,还会用笔在上面勾写,做读书笔记。


      2018年12月后,唐宗发老人的视力因白内障开始变得模糊,逐渐看不清记录本上的格子,便停止了记录新闻。“他还是会在听新闻后,写一些自己的感言和诗词。”薛瑞介绍。


遗愿:将档案捐赠


      今年3月中旬,年近九十的唐宗发老人去世。去世前,他告诉自己的家人,要将所有的记录本捐赠到自己的故乡。根据老人遗愿,外孙女薛瑞和家人一起将50本精编档案以及勾画记录过的报纸捐赠到了余庆县档案馆。



      记者从余庆县档案馆了解到,这是该馆首次接收到类似的捐赠。“唐宗发老人捐赠的材料,是一笔相当珍贵的财富。”余庆县档案馆馆长李维方介绍,这些档案对于地方上编写史书,地方志,亦或是查询重大历史事件,都显得无比珍贵。“不仅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在编撰相关资料时,还能成为历史的佐证。”


      李维方表示,余庆县档案馆目前正计划将唐宗发老人捐赠的档案专门陈列在一个展厅内,公开展示。


多精彩新闻:

1、

2、

3、

4、


编辑:宋胜海丨审核:周钰姣丨签发:熊 俊

热线电话:19908522221


爱我请给我在看!


阅读39358
举报0
关注遵义晚报微信号:zywb190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遵义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遵义晚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遵义晚报

微信号:zywb1900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