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骨髓捐献者忽然反悔,6岁地贫女童瞬间大哭

作者:南方都市报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4-03


出生仅70天,江西女孩欣欣被确诊为重型地中海贫血。6年来,这个农村家庭靠着每15天一次的输血维持着她的健康。今年3月,她终于等来了一次彻底治愈的机会,在中华骨髓库中,有人和她配型成功,且答应捐献。然而,在欣欣住进广州市儿童医院“移植仓”,为这次手术接受了6天化疗之后,供髓者中途“悔捐”。


负责的医生表示,遇到这种极为少见的情况,他们毫无办法,为了欣欣的安全,只能先回输她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回到原始状态,等待下一个合适的供体。


有“地贫之父”之称的公益人黄明贵告诉南都记者,捐献骨髓属于自愿献爱心,不能进行道德绑架。但他呼吁,人们在伸出援手之前应当谨慎思考,否则宁愿不要达成约定。


【南都N视频】采写/制作:侯婧婧 编辑:张亚莉


“万事俱备”之际捐献者反悔


4月1日中午,叶先生花17元在医院附近买了一份烧味,盛在饭盒里,托人带给骨髓“移植仓”内的女儿叶语欣和妻子徐女士。隔着双层玻璃窗,他发现剃了头发的欣欣又瘦了,有块皮肤像是脱水似的皱起来,禁不住说:“我小孩一路走来,受的罪太多了。”


叶语欣在“移植仓”内。


2013年1月,出生仅70天的叶语欣也是在这家医院确诊了重型地贫。这是一种遗传性慢性血液病,必须靠规律性的输血和去铁治疗维持发育,或者找到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提供者,进行同种异基因移植,从而摆脱对于输血的依赖。


叶先生家在农村,全家只有他一个人在外务工,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从确诊那天起,他和妻子就下了决心,“只要医学上有治疗方案,再苦再累也要给她治下去。”


叶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叶语欣小时候在老家输血,每15天输100cc,报销后每个月要负担几百元。但随着输血量的上升,当地的血液也开始紧缺。近几年,由于叶先生在深圳,妻子徐女士在家替人做小工,每次都是由老人带着孩子来深圳的医院。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6年。


与此同时,叶先生和妻子一直希望找到合适的供体,做骨髓移植手术,所以早早替女儿在中华骨髓库建档。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在出生时同样背负了“拯救姐姐”的使命,可惜的是,这两个孩子的骨髓并没有配上。


2017年10月,当中华骨髓库方面终于传来“配型成功”的消息时,这个家庭看到了希望。医院通知他们准备40万元做手术,叶先生和妻子借遍了身边亲友,发起“轻松筹”,还贷了款,终于凑了30多万元,交给院方做押金。此外,他们还承担了供髓者的高分辨配型、体检、采集干细胞等一系列费用,约为5万元。


经过为时一年半的等待,骨髓移植的日期终于被敲定为今年4月2日。叶先生和妻子丢下了所有工作,带女儿来到广州,住进了广州市儿童医院“移植仓”。3月23日,叶语欣正式开始接受化疗,这是手术之前的必要准备。


“她很懂事,”叶先生对南都记者说,“仓里的医生护士都说,没遇到这么乖的小孩子,做化疗不哭不闹,很配合。”


3月29日晚,一条讯息发到了徐女士的手机上,告知情况有变。次日上午,夫妻两人从医生口中得知,“供者悔捐”,建议输回孩子的造血干细胞,继续采取保守治疗。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付出巨大代价,最后的结果却是回到原点。


3月31日晚,敏感的欣欣接收到这个消息,瞬间哭了。她说:“我想健康……”母亲懂得她的意思,“她知道没有合适的骨髓,我们又没钱医她,她就想活着。”


业内称供髓者无责,呼吁慎重捐献


南都记者了解到,基于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及现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骨髓捐献志愿者在任何时候可以完全自愿地选择是否捐献骨髓,其身份资料不得被泄露。这也是全世界正规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对组织的通行规定。欣欣本人和家人并不知道原先的供髓者,也并不准确地了解对方中途悔捐的原因。


广州市儿童医院相关负责医生告诉南都记者,志愿者悔捐的情况,迄今为止在血液科室发生过两次,而患者开始化疗后才悔捐的,欣欣是第一例。“这是全世界的难题,我们毫无办法。”


由于地中海贫血生存率高,医院最终选择以“最安全的方式”对待,让欣欣恢复到进移植仓之前的状态,等待下一个合适的供体。


“1743”广州救助中心队长、被患者家属称为“地贫之父”的黄明贵也称,供者在入院之前反悔属于正常现象,他人不应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逼捐”、进行道德绑架。此外,在骨髓捐献者必须签署的《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中,也并没有关于临时反悔的约束性条款,不可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在中华骨髓库网站“申请入库”说明页看到,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的公民,一般在献血点献血的同时即可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降低流失率和反悔率的有效办法是,每一位志愿捐献者在登记时,要认真了解血液科学知识和相关常识,熟悉捐献流程,做好配偶和直系亲属的思想工作,以保证与患者配型相合时能够做到义无反顾。


黄明贵补充说,人们在伸出援手的之前应当谨慎思考、有足够的定力去帮助他人,否则宁愿不要达成约定。若是中途悔捐,自身虽不承担责任,却是对患者家庭的重大打击。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南都记者 侯婧婧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星+置顶南方都市报

一秒找到南都君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者家属撤诉!此前索赔1.3亿


吓一跳!25岁女子突然发现卧室插座发光,细思恐极


演员赵立新凌晨道歉


校花来了 华师不服,校花海量美照来battle!糟了,是心动的感觉!


校花来了 只有广工校花才是真的花?评论狂刷!实拍亮了




点个“在看” ↓↓

阅读40406
举报0
关注南方都市报微信号:nddai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南方都市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南方都市报

微信号:nddai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