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淀粉酶升高≠胰腺炎!解读引起淀粉酶升高的6大因素

作者:医学之声 来源:医学之声 公众号
分享到:

04-03

来源:检验医学网   来源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秦思   


解读引起淀粉酶升高的6大因素



近日,我院普外科一患者腹痛伴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一例,竟不是急性胰腺炎,而是胃穿孔,这让身为检验小白的我不得不感叹知识的缺乏,于是赶紧补习了急性胰腺炎和胃穿孔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病例资料:当日值班时遇到一份特殊标本Sysmex XT-1000i血常规结果WBC38.51×10^9/L,RBC1.28×10^12/L,HB55.4g/L,引起我的关注,因为触发复片规则,我连忙复片,同时看血常规直方图显示如图一,看到报警信息(冷凝集,浑浊/HB干扰),首先排除了冷凝集(原因是根据经验冷凝集是RBC与HB不成比例,MCH与MCHC异常偏高,管壁常有细沙状表现)[1],于是怀疑标本溶血或者脂血的情况,离心后如图二,很明显标本重度脂血,经验告诉我患者贫血。



工作中遇到脂血标本做常规检测时,关注较多的和影响较大的是HGB、MCH、MCHC。并且已有针对性的校正方法,如血浆置换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发明专利公式计算法:〔HGB校正值=HGB脂血-HGB血浆×(1-HCT校正前)〕。


按照科室复检要求,用公式计算法进行HGB、MCH、MCHC的校正。校准方法如下:将标本离心1500转,5分钟,上机检测血浆的HGB含量。使用公式:〔HGB校正值=HGB脂血-HGB血浆×(1-HCT校正前)〕。


校准HGB,同时校正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计算公式:



离心后检测血浆HB17×10^9/L。纠正后HB40.44g/L,MHC31.59pg,MHCH337g/L。


血片可以看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如图三),与结果相符。于是告知医生病人血常规情况,并及时报告危急值,同时建议临床补查淀粉酶脂肪酶。从LIS系已有信息得知,病人为62岁女性腹痛病人,当天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淀粉酶559U/L(参考范围0-220U/L),血脂肪酶451.9umol/L(参考范围0-60umol/L),我当时自作聪明认为应该是胰腺炎无疑了。万万没想到,几天后去翻看病例才发现,不是胰腺炎而是胃穿孔。患者因持续性上腹痛13小时入我院就诊,初步诊断:腹痛待查,急性胰腺炎?上腹部CT平扫示:腹腔积液。穿刺腹水检测为渗出液,临床剖腹探查为胃穿孔,行胃穿孔修补术,术后抗炎,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病例讨论


众所周知,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是检测胰腺功能的常用实验室指标。中国急性胰腺炎(AP)诊治指南也指出,符合以下3项特征中的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①与AP符合的腹痛(急性、突发、持续、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


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


③增强CT/MRI或腹部超声呈AP影像学改变。本病例中腹痛伴血淀粉酶,脂肪酶升高,并非胰源性,而是胃穿孔引起的。


据报道,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在临床上并不罕见,约8%高淀粉酶血症并非由胰腺疾病引起。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合并了腹痛的高淀粉酶血症也可能不是胰腺炎所致。事实上,目前临床上测得的血淀粉酶均为血总淀粉酶,它由两部分组成:唾液淀粉酶(S-淀粉酶)和胰淀粉酶(P-淀粉酶),前者主要由唾液腺生成,而后者主要在胰腺生成。其他器官和组织也含有少量淀粉酶,但因正常情况下含量极低,故对血清淀粉酶的影响很小。


血清淀粉酶主要来源于胰腺和唾液腺,大多由肾脏以外的途径代谢,但仍有25%~30%是由肾通过尿液排泄出去。此外,人体其他组织器官如胃、胆囊、肠道、卵巢及乳腺等或多或少也含有淀粉酶,这些器官出现损伤或炎症时,也能导致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血清脂肪酶主要来源于胰腺的分泌,其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回肠、结肠、心脏、肝脏也可以分泌脂肪酶。虽然胰腺中脂肪酶的含量远大于其他器官,但是在肠液中含有少量的脂肪酶可用于补充胰脂肪酶对脂肪消化的不足。因此,非胰源性脂肪酶被释放入血也可以引起血清脂肪酶升高。[3]


高淀粉酶血症/高脂肪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关系十分复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合并高淀粉酶血症/高脂肪酶血症不一定是急性胰腺炎。特别是对于入住ICU的患者,往往合并多器官功能、多系统的损害,容易导致两者同时升高。另一方面,血淀粉酶以及脂肪酶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急性胰腺炎可能。[4]


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的常见原因


1、胰腺疾病

急性胰腺炎是引起高淀粉酶血症的最常见原因,血清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重要的指标。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小时血清淀粉酶活性开始升高,一般高淀粉酶血症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升高幅度大于正常上限5倍以上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但仅见于80%~9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部分患者淀粉酶水平达不到此高度。


2、急腹症

急性腹痛伴有高淀粉酶血症除见于胰腺疾病外,多种急腹症均可出现,鉴别诊断尤为重要。如肠梗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系膜梗塞和异位妊娠破裂等均可导致血清淀粉酶升高,多数情况下这些疾病血清淀粉酶升高幅度不如急性胰腺炎明显,往往低于正常上限3倍,各自疾病都有相应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而均无胰腺形态学改变。根据这些特点不难与急性胰腺炎鉴别。


3、巨淀粉酶血症

是引起慢性高淀粉酶血症的重要原因,它是由于淀粉酶和血中免疫球蛋白或多糖结合形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而不能通过肾脏清除。但巨淀粉酶血症也可见于少数淀粉酶不升高的健康人。巨淀粉酶血症无特异临床表现,但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巨淀粉酶血症持续时间较长,为数周至数月,甚至一年,多可自行消失。


4、非胰源性消化系统疾病

胆囊炎和胆石症可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轻度升高,很少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ERCP术后常常发生高淀粉酶血症,部分患者可达到急性胰腺炎的水平,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多不伴有腹痛,持续时间较短,一般经过2~3天可自行恢复,影像学检查胰腺无形态学改变。少数ERCP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的同时伴有胰腺形态的影像学改变,应予重视并及时积极治疗。


胃肠炎也可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其升高机制不清楚,推测因胃肠炎的致病因素对胰腺造成了损伤,也可能是胃肠炎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所致。有文献报道,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也可导致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


5、恶性肿瘤

许多恶性肿瘤可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常见的是卵巢癌、肺癌及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组织异位合成是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经有效治疗后血淀粉酶可以明显下降,复发后又可以重新回升,这种现象不但为肿瘤组织异位分泌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而且说明部分肿瘤患者该值的变化可能有提示病情变化和预后的作用。除肺癌、卵巢癌和多发性骨髓瘤而外,高淀粉酶血症还见于胃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乳腺癌等。


6、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参考文献】

[1] 顾兵, 郑明华, 陈兴国编. 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案例分析200例.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348-349.

[2]Su-Gen Zeng,Ting- Ting Zeng,Hong Jiang,et al. A Simple,Fast Correction Method of Triglyceride Interference in Blood Hemoglobin Automated Measurement. J. Clin. Lab, 2013, Vol.27 (5) ,341-345.

[3]徐世平, 吴本俨. 关于高胰酶血症的现代认识[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 19(2):93-95.

[4]黄东亚, 苗毅, 李强. 卵巢癌相关性高淀粉酶血症误诊为急性胰腺炎一例[J]. 中华内科杂志, 2017;56(10):767-9.

[5]宋新苗, 杜奕奇, 李兆申. 急性胰腺炎诊断和分类[J].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 13(1):49-54.



- END -


/ 相关阅读 /

·42张X线片带你读懂不同部位骨折


/ 推荐阅读 

·



阅读40778
举报0
关注医学之声微信号:vom1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医学之声”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医学之声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医学之声

微信号:vom120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