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读懂清明,才知人这一生,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作者:洞见 来源:洞见 公众号
分享到:

04-04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Buliu

人生看得几清明?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楚翘朗读音频

2019年4月5日,农历三月初一,又是一年清明。

1300年前的今天,大诗人白居易趁着大好春光南下探亲,看望时任溧水县令的伯父白季康。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桃红梨白的春色里,入眼却尽是连年征战而留下的垒垒古墓,四下都是祭祀飞扬的纸钱,和未亡人此起彼伏的啼哭。

目睹这片和煦却又肃穆的别样春光,白居易感慨万分,留下了那首著名的《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千年后的今天再读此诗,不免有几重疑惑:

清明、寒食,究竟有何分别?祭祖、踏青,为何于此合一?


01

公元前104年,由司马迁领衔编制的《太初历》,经汉武帝朱批后推向全国。

正是在这部历法当中,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的二十四节气。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彼时的清明,还不是一个节日,只是作为指导农事耕作的一个节气。

汉代农学家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

意思是说,清明时节养蚕农户需要整备蚕室、修剪桑枝了。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大汉子民的清明,意味着春耕开始,寄托了对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仓廪充实的期待。

等到清明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法定节日,已经是唐代的事情了。

公元736年,唐玄宗颁布了一道敕令: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古代交通不便,四天的假期往往不足以官员返乡,常常出现因为行程而耽误职守的情况。

于是40年之后,唐代宗又追加了一条诏令: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寒食节原为春秋时期晋文公纪念介子推所设,时间恰好为清明前一天。至此,原来只是在日期上前后相邻的二节,逐步合流统一。

本为寒食风俗的祭祖扫墓,也在岁月流转中归结到清明节之内。

唐代诗人王表在《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中,就曾写过清明、寒食二节合一后,百姓过节休憩的场景:

春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不眼前。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

清明节的特别之处,不止于此。

作为传统文化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日子,清明节在成型过程中还吸收了另一个古老节日:上巳节。

《论语·先进》篇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说的正是上巳节这天,孔子带着一群弟子在沂水边郊游踏青的情景。

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草木抽芽、万象更新,古人习惯在这天出门踏青,告别蛰伏一冬的暮气,寻觅新春复苏的朝气。

同样是因为时间紧邻,上巳节踏青寻春的习俗,也在历史的演变中纳入到清明之下。

宋代民俗家吴自牧在《梦粱录》里写道:至清明,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

正是从宋代开始,清明节一跃成为与春节、中秋、端午并重的四大传统节日。

而寒食、上巳,则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家冯骥才说:“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传统,往往就是依靠代代相传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继承下来。”

梳理清明节的来龙去脉,也是我们面向传统文化的一次寻根问祖。


02

时间拉回到元末明初的战乱之际,这一年清明,诗人高启送别好友陈秀才回乡扫墓。

一将功成万骨枯,连年征战后的中原大地十室九空。多少家庭流离失所,祖宗的坟茔荒草丛生,就连清明都无人祭拜。

忧国忧民的诗人,哀恸地写下了吟咏清明的绝唱,《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寒食过后,正是清明。

哪怕战火纷飞的乱世,古人也要跋涉千里,赶在清明这天回乡祭祖。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懂得扫墓思亲的意义。

国学大师季羡林童年丧父,目不识丁的母亲靠着浆洗缝补一手把他送到济南上中学,再到北京上大学。

为了节省路费,季羡林外地求学的8年间,未曾回家看过母亲一次。等到再见时,却是老家传来母亲去世的消息。

一别竟八载,多少次倚闾怅望,

眼泪和血流,迢迢玉宇,高处寒否?

为母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

入梦浑难辨,茫茫苍天,此恨曷极!

2001年清明节,90高龄的季老回乡扫墓,跪在母亲坟前磕头不止,痛哭流涕:

“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

想起小时候过清明,爷爷带着我上坟扫墓时反反复复絮叨家族的陈年往事,祖先们是如何搬来这个山村,如何创业起家,又如何生下子嗣,离开人世。

“人这一辈子啊,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儿时不懂爷爷说这句话时的肃穆和苍凉,及至懂时早已是漂泊异乡的中年游子。

生命是一种轮回,我们的来处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子女。祖祖辈辈,根源相系。一个家族再枝繁叶茂,扎向大地的根,却只有一处。

生者寻根,逝者归根。清明祭祖,也是在提醒我们:

永远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自己的根在何处。


03

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曾谈及他与母亲的一段往事。

双腿刚瘫痪那阵子,史铁生变得喜怒无常,时常重重地捶打自己,独自对着天空发问: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每逢此时,母亲总会抓住他的手哭诉: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他无数次想过去死,觉得毫无意义的生活与死亡没有差别。

直到那一天,他看到邻居将大口大口吐着鲜血的母亲抬上车时,才发现自己的内心,其实是如此地害怕死亡,害怕失去。

那一眼,也是他与母亲最后的诀别。

母亲离世后,史铁生常常摇着轮椅去墓园静坐。对着那块隔断生死的墓碑,他终于领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像母亲生前叮嘱的那样好好儿活下去,才是对母亲最好的告慰。

从那以后,史铁生仿佛一夜长大的孩子,摒弃了所有的自暴自弃,奋力写作终成一代文学名家。在泥泞的生命里,开出了最倔强、最鲜艳的花。

学者于丹说:清明节时分,往往是洗心之时。

清明清明,清生命之理,明死亡之惑。

知死而后方悟新生,懂得生命的无常,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的一切。

几刀纸钱,捎去的是对先人的思念。我们带着他们的期待和庇佑,活出了最好的样子。

千年之前,苏东坡在徐州发出生死一问:人生看得几清明?

千年之后,愿我们都能明白:

清明回乡,扫墓祭祖,是回首人生的来处,提醒我们做人不可忘本;

也是告慰先人的仪式,获取内心的安宁,更好地出发。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阅读39195
举报0
关注洞见微信号:DJ0012398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洞见”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洞见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洞见

微信号:DJ00123987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