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你需要学会一个必要的本领:“复盘”

作者:化工707 来源:化工707 公众号
分享到:

04-05


作者 | 良大师   

来源 | 公众号  良大师(ID:liang_da_shi)


“复盘”最早来源于棋类术语,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对弈者的优劣与得失关键。


每天“打谱”,按照棋谱排演,有效地加深对这盘对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双方攻守的漏洞。


柳传志把“复盘”一词引入到了管理中,因此也把这个概念带火了。


“复盘”被赋予了实际意义:


把当时“走”的过程重复多遍,并且主动思考为什么这么“走”;下一步应该如何设计;接下来的几步该怎么走。


这也一度在管理培训中,是一个很热门的课程。


其实,针对个体,懂得复盘才能让你更快地成长。



01


古代圣人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并不是圣人才应该有的习惯。如果你想提升认知能力,天天都应该这么做。



每天花上十分钟左右,反思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思考结果,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逻辑谬误?


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从何而来?又为何走那个思路?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思考结果?


琢磨一下自己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琢磨一下那些影响因素究竟有没有根基,有没有道理?


我知道,你会面临的问题,就是想着想着就跑偏了,最后什么都没琢磨出来。


即使这样,我也希望你坚持。


我就是坚持了很久,才形成了这种复盘的习惯。


后来,强化了这种习惯:写出来


有些读者埋怨我的头条写作频率太低了,其实如果你知道我的习惯就会懂的。


我几乎每天都要写三样东西:复盘心得、每日小随、头条长文


只是,各位读者你能看到的只有后面两样。


复盘心得只是给我自己看的,长短不一,形式各异。


当然,有些适合给大家看的,我会转换成小随或长文。


你看,我每天的写作任务还是蛮重的,但是,“复盘心得”我一定会始终坚持,那对我就是一种财富。



02


请允许我再重复一遍:


复盘最好的办法就是记录。


当然,“记录”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记下”,还要记下你的感受,以及你的思考结果,而且日后也要去翻看(这也是一种复盘)。



03


首先是记下。


如果你是个复盘的初学者,那不用太复杂,只需要记下,就像日记一样。


也就是把一天当中有意思的事,单纯地记下来,你不用把细节写的太清楚,但是要确保日后看到纪录,就能回忆起具体是哪件事。


如果一天没有太有意思的事呢?那就记下你看过的信息,或者听说的故事,都可以。


不要小看这种单纯的记下,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奇迹,其实我一直没有搞清楚一个原理:



为何写一件事时,会激发一个人如此多而又有效的思考?


只是“想”,只是“说”,都不行,唯独“写”。


可能写的时间更长,让你更投入,或者写作会动用外脑思考,让自己更理性思考。


总之,写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奇妙的想法蹦出来,这就是记录最重要的一个意义。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你回忆。


人虽比一般动物更具备长时记忆,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了记录,日后再调取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04


其次,记录感受。


感受不是思考,而是情绪,你只需要如实地把情绪记录下来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抽离地看待自己,并能察觉自己的问题在哪儿。


是的,记录感受可以锻炼你的情商。


我们说,控制情绪是情商的表现,可是为什么控制情绪那么难呢?


观察和研究一致表明:控制情绪,和控制时间一样,几乎是徒劳的。


冷静常常并不是控制情绪的结果,而是“认清情绪来源,并找到解决方案的结果”。



“我很生气”和“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这两者之间是有巨大差异的。


你失控往往是没有察觉,而复盘式记录,却给了你一次向后者转换的机会。


这时,你会理性寻找生气的原因,并找到“启动点”,这也为你避免下次再犯有一个基础。



05


最后,记录思考结果。


这是复盘能力的终极体现,你一定要对记录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写下你的思考结果。


如果有可能,可以发表出来,这样才能检验你的思考能力。


因为一旦发表,你就会想是不是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他们不同意哪些?你要怎样说服他们?


......


好了,发现了吗?此时,你已经虚拟出一个辩论者,你需要用观点打败他,所以你必须学会思辨。


还记得吗?我们之前小随说过“思辨的重要性”,有读者问我如何练习“思辨”,你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06


今天,我们说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的精进方法:复盘


说简单是因为无论你层次如何,都可以进行。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手段,手机、电脑、笔和纸都可以。


说难,因为你偶尔做一两次,毛用没有,长期进行才能有效。


一说长期,估计已经击败70%的人了,你看就是这样,难和易也是一种辩证关系,这就是我这篇复盘文章的思考结果。


▶ 良大师(ID:liang_da_shi)知名培训顾问 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 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 简书签约作者




阅读38819
举报0
关注化工707微信号:gh_430d84f19d4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化工707”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化工707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