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偷看心上人,是课间操的全部意义

作者:壹读 来源:壹读 公众号
分享到:

04-08

来源 | 网易看客(ID:pic163)

作者 | 网易看客

已授权,谢绝二次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原作者

时代,再召唤我一次。

如果80后、90后、00后坐而论道,在最长可达30年的代沟中,“时代在召唤”可能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共同语言之一。 

确认过眼神,是要站上领操台的男人。 

某种意义上,广播体操是几代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即使编出各种借口,也没人躲得掉这个已经存在了68年的集体运动。

广播体操,了解一下

在遥远的建国初期,“时代在召唤”尚未响绝神州。彼时我国的人均寿命,只有可怜的35岁。

要想续命,就得锻炼。

1950年,中国体育总局前往苏联取经。访问团中唯一的女同志杨烈看到苏联人民每天热火朝天地做操,深受启发:

这么优秀的操,中国人民也必须有一套。

回国后,杨烈找同事刘以珍帮忙。两人按照当时日本“辣椒操”的基本动作,遵循“先四肢后胸腹、先轻松后剧烈,最后以整理运动结束”的原则,编出了一套“苏操为体,日操为用”的广播体操。

“现在开始做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

1951年12月1日,第一套广播体操的BGM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响起。中国人民的做操之旅,正式开始了。

每天上午10点,全国40个广播电台同时放送。人们纷纷放下手头上的事情,滋啦滋啦涌到附近的空地上。从田间地头到机关大院,但凡立锥之地,处处都是人们整齐划一的身影。

1952年来访的苏联诗人吉洪诺夫对这一盛况叹为观止:

当北京人出来做广播体操,

把最后一个梦魇赶出睡乡,

城里整齐的小巷大街,

一下子变成了运动场。

60年代,上海淮海路上的200多家商店,每天营业前职工都做“开门操”。

第一套广播体操简单易学,最复杂的动作也不过是在“头顶击掌”。虽然便于推广,但横平竖直缺少美感,很快就令人乏味。

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间,第二、三、四套广播体操相继推出。几乎每隔两三年,大家就有新操可做。

1961年,谢晋导演拍摄的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讲的是第三套广播体操颁布后,上海肉联厂的大李去新华书店买新出的动作挂图,热心的女营业员给他做起了辅导。

即使在火热的建设年代,广播体操也没有停止更新换代。“文革”期间,第五套广播体操“语录操“正式上线。BGM里,领操员的口号如雷贯耳: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现在开始做广播体操。”


为了保卫祖国,这套操还融入了中华武术元素。比如在“冲拳运动”这一节,“一拳打美帝,一拳打苏修”。 

左一拳,右一拳。

同一时期上线的还有“为革命保护视力”的眼保健操。

在广播体操的加持下,“东亚病夫”的形象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水的英武。据《人民日报》在《第三套广播体操公布了》中记载:

 “今年上学期中央党校220名学员中,有67人体重增加,少则一公斤,多则六公斤;13个胖子的体重则有所减轻;41人反映睡眠良好或好转。”

截止1980年,连人均寿命也延长到67岁。 

不光如此,它甚至能改写你的人生轨迹。比如1971年,北京厂桥小学一名小学生因做操姿态优美被选为全校的领操员,还被新影集团拍进了纪录片。这孩子因此被选入什刹海体校,专门练习武术,成了一代功夫巨星。

他就是李连杰。

可能是有史以来唯一靠广播操出道的明星。

及至80年代末,做广播体操依旧是非常潮的一件事,直到改革春风吹满地改变了这一切。

在迪斯科、交谊舞的夹击下,和计划经济相伴而生的广播体操再也吸引不了弄潮儿们的目光。

再加上1990年创编的“第七套”引入了健美操元素,大幅度的扭胯动作让它成了“史上最难广播体操”。

好家伙,学不会。

图源:《行走的广播体操》,CCTV纪录

中小学生鬼畜广播操大赏

为了挽回颓势,体育总局做了两件事。

一是在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创编中,把动作从复杂回归到简单。 

1997年第八套广播体操发布,这时它的头衔已经从“全国”变成了“大众”。

理论上,第八套应该是居家必备、老少咸宜的一套。

但市场经济终究是残酷的,广播体操已经失去了太多的群众基础,在人民的广场上回天乏术。

广播体操为中国广场舞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年的广播体操之母刘以珍还跑去编了一本《中老年迪斯科》。

唯一能收复的失地,是校园那块AC米兰大操场。

为了配合发育中的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从1998年起,教育部又在成人广播体操里,拆分出“中小学生”系列。

1998年3月,第一套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广播体操诞生,图为中学生版。

在阳光明媚的新千年,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中小学生(被迫)扛起了做操的大旗。

2002至2008年间,广播体操加快了文艺复兴的进程。第二、三套专属课间操,接踵而至。

第二、三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族谱,图源央视新闻。

五首真正跨时代的经典流行歌曲,从十多年前一直流传至今,深受广大中国青少年喜爱。

一时间,神州大地上群操争霸。

从高校附中到希望小学的义务教育市场中,渐渐形成了低龄垄断者“雏鹰起飞”、中学生人气王“舞动青春”,以及老牌选手“第八套”三足鼎立的局面。

身怀三、四套神功绝学,不过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人均实力。

更有甚者,靠转学融会贯通,挨个儿把“雏鹰起飞”“初升的太阳”“时代在召唤”“放飞理想”做了个遍。

刚会雏鹰起飞,时代就在召唤了。

做过的操一多,记忆也容易混乱。能让人分辨出个中差别的,是那个最羞耻的动作。

比如“第八套”中令人难以忘怀的“只识弯弓射大雕”。

比如“时代在召唤”里的“加油!加油!加油!”

更离奇的是“跑跳运动”里的千人僵尸跳,一半以上的人都是用走的。

做完这节鞋带没开你找我。

“体转运动”是整套操里唯一帅气的动作。 

同时也是用手指尖戳别人的绝佳机会。

以仿生学著称的“雏鹰起飞”更是黑历史诞生的重灾区。

“依稀记得第一节是蹲在地上要变身的动作。”

领操员做是雏鹰,你做就是沙雕。

除了仿生学,还有Jazz Hand。

“舞动青春”大概是唯一一套无论是编曲还是动作上都还算优美的操。

但做起来还是一言难尽。

令人头大的,还有憨度百分百的史前教学视频。

仿佛开了0.5倍速的分解动作,速度慢得能让人圆寂。

操界的武林大会:广播体操比赛,更是中小学时代除了二人三足联赛外的又一大噩梦。

拿奖的唯一依据是你和分解动作的相似程度。

有的学校甚至搭配诸如白手套一类的装饰品,以彰显队列之整齐,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确认过眼神,是做“时代在召唤”长大的人。

告别课间操的我们,成了无聊的大人

“体育课可以被语数英霸占,但广播体操不行。”

就这样,广播体操成了无从躲避的日常,伴随着少男少女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惨痛的课间操时光。

据观察,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做操巨认真的人,俗称“领操员”。

主席台上领操的姑娘通常是全校男生的暗恋对象。

每个班里,都有一个操帝。

只要他一发力,方圆十米内的每一个普通学子都得瑟瑟发抖。 

没有我三年二班第一舞王踩不了的点。

然而,纵观整个操场,不难发现,小学生借机打闹,中学生敷衍摆动,才是制霸广播体操的主旋律。 

毕竟,认真做操,太不酷了。

“由于动作实在太二,在好感对象面前做,脸都丢光了不是。”

再加上臃肿的校服、回力运动鞋以及还没长开的五官,三位一体的土夯造型加身,再桀骜不驯的崽也扑棱不出什么酷劲儿。

所以,一定要垮。谁不垮,就不酷。

每个班总有一两个垮掉派担当(左一),图源:次元文化

“雏鹰起飞第一节,我总是一蹲不起,等别人做完一节再站起来。”

“班主任走过来时跳得比谁都高,一过了就开始和旁边的人互踢。”

每到蜷身运动时,总有人颓废又不失克制地晃动身体;跳跃运动时,你总能听见稀稀拉拉的击掌声。

至于那个装病留在教室疯狂补作业的同学,听到遥远的操场传来的回音,竟有一丝丝想跟着一起做。

有谁还记得那个手脚甩起来像截肢了的男孩子。

无论编排者如何费尽心思,“重复”与“集体”的天性,注定了广播体操被长期嫌弃的命运。

而它唯一的生命力,是在体转运动之间。 

每个人的体转运动,都是一段朦胧青涩的故事。有多少次转体,就有多少束胆怯但欢喜的搜寻目光。

“我180°浮夸转身,就是为了看隔壁班班长一眼。”

朝阳给TA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怪好看的金边。目光交投那一瞬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他喵的心动。 

时间一泻千里。后来,课间操改成了跑操。 

而属于中小学生的广播体操,也像凝滞了的时间一样,之后再无推陈出新。

图为《匆匆那年》剧照。

少男少女们稀里糊涂地进了考场,又稀里糊涂地从无忧无虑的红颜少年,变成了奔波于都市的大龄青年。

每天上班,吃饭,加班,睡觉。

生活中重复与乏味,原来比广播体操,来得还要猛烈一些。

除了颈椎病和肩周炎变本加厉地袭来,不会有人会主动想起做操时一提一放的细枝末节。剩下的,似乎只是一些无来由的肌肉记忆。

但只要前奏一响,当年那个拒绝做操的少年又仿佛回到了昨日的操场:

“这玩意,非要当年那个破喇叭放才有感觉。”

后来他才发现,这操,认认真真做一遍,原来是会出汗的。也是这操,真真正正陪自己走完了整个青春。

参考资料

[1]《我国广播体操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刘俊一 徐莹 马睿

[2]《广播体操卷土重来》,中国青年报

[3]《那些年的广播体操,你还会做吗?》,新京报书评周刊

[4]《第九套广播体操在京发布 大学师生展示体操》,新华社

[5]《第三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将在全国推行》,人民日报

[6]《回顾广播体操发展史 第五套中明显加入武术元素》,中国周刊

[7]《史海探秘:文革中的语录操》,文史博览

[8]《中国》,Bruno Barbey

[9]《广播体操唤起青春记忆:李连杰姿态优美脱颖而》,文史参考

[10]《新闻简报1971年第28号:推广新广播体操》

[11]《大家一起来做广播体操》,上海故事

[12]《行走的广播体操》,CCTV纪录

本文转载自【网易看客

关注查看更多故事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咪蒙离婚,她老公做错了什么?

点击图片阅读 | 猫为啥要看人上厕所?

点击图片阅读 | 发微笑表情,跟骂人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

阅读38505
举报0
关注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壹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壹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壹读

微信号:yiduiread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