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毕生努力,只为了一次奢侈

作者:央视新闻 来源:央视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04-10

4月8日,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新中国首位女空降兵马旭和老伴,向家乡黑龙江木兰县转账总计700万元。至此,马旭向家乡承诺的捐献千万积蓄的心愿,终于圆满达成。一辈子穿军装、重大节日才舍得穿15元一双的鞋子、一分一毛地攒钱……她毕生节俭,只为了这一次奢侈。





少小离家

乡音无改

曾经勇冠巾帼

如今再让世人惊叹

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

灌溉一世的乡愁

你毕生节俭

只为一次奢侈

耐得清贫

守得心灵的高贵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马旭颁奖词




捐出毕生积蓄1000万 


若不是去年发生在武汉的一场“误会”,

鲜有人知道她的事迹。

2018年9月13日,

工商银行武汉机场河支行,

来了一对打扮很普通的老夫妻,

还有随同的两个人。

进门就说要转钱,

转到遥远的一个账户。

当问起老人要转多少钱时,

她的回答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

300万。

巨大的金额让工作人员

立刻心生警惕——

该不会是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吧?

于是在稳住四人的同时,

工作人员偷偷报了警。

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

警察的到来,

揭开的并非一起诈骗案,

而是一个女子

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

这两位身着老旧迷彩服的夫妻,

就是马旭和老伴颜学庸

两人并非上当受骗,

而是要将毕生积蓄

1000万元分两次捐给

马旭的家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

随行的两位男子

便是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

2019年4月8日下午14时许,

马旭再一次来到武汉市工商银行,

700万元汇往自己的家乡,

完成了捐款1000万元的心愿,

兑现了铮铮诺言。




传奇的一生 


少小离家从军


1933年,马旭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父亲早年过世,姐弟俩与母亲相依为命,但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贫穷的困扰:

“那是日伪统治下的东北,我们都是亡国奴。”马旭回忆说,“没有国就没有家,更别说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家园被侵占,尊严被践踏,就连活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样饱受煎熬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46年木兰县解放,马旭在母亲和家乡亲戚的支持下参军入伍。那一年,她15岁,从此再没见过母亲,再未回到家乡。

△ 年轻的马旭

入伍后,马旭被送到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培训半年后就参加了辽沈战役,成为随军卫生员。

她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与黄继光同属第45师。一次次从死亡边缘走过,目睹太多的离开,更懂得活着的可贵。

△ 抗美援朝战争资料图

抗美援朝期间,她被授予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三等功勋章,并结识了她的人生伴侣、同为军医的颜学庸。


立志成为空降兵,勇冠巾帼。


战争结束后,马旭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学习,并以全优的成绩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又作为军医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军,负责医学支援。

然而,马旭却不甘心一直呆在后方,她渴望成为一名空降兵。她比谁都清楚跳伞的风险,但从战场炮火中走过的她,从未惧怕过。

“我是军医,如果我不跳伞,部队都从飞机跳伞跳下去了,那我还有啥用呢?我还在家呢,人家都上战场了。”


△ 空降兵跳伞训练

那时的新中国并没有女兵跳伞的先例,部队领导几经考虑,婉拒了她的请求。

“我身高只有1米53,体重不到75斤,达不到伞兵标准。师长张治银考虑到我新婚不久,没批准。我自己也知道,整个部队1万多人,还没有女兵跳伞的先例。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气馁,没能参加跳伞训练,我就在一旁偷偷学习。晚上等伞兵们训练完了,我就偷偷跑到训练场,趁着月光练习。”

“一天跳五六百次。”

“扭了也不吭声,自己揉一揉,贴点止痛膏。”

就这样,半年后,部队要对空降兵进行考核的时候,马旭再次出现在了训练场上。“部队有千把人围着看就鼓掌,主持伞训的副师长看他们都给我鼓掌,他说好,我批准你跳伞了。”

△ 马旭(左一)和男兵一起参加跳伞

1962年秋,马旭第一次正式登机跳伞,此后20多年间,她跳伞200多次,跳过长江、森林、戈壁、高原.....

她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

△ 参加跳伞的马旭

对于妻子跳伞的决定,颜学庸始终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他懂得妻子的理想,妻子的坚持和妻子的追求。

两人无儿无女,将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和科研。

△ 马旭和颜学庸

为减少空降训练伤病和风险,马旭发挥了自己军医的专业特长,与丈夫发明科研成果。

早期,她发现伞兵经常因落地不稳而脚踝受伤,造成战斗减员。1983年4月,她和丈夫颜学庸研制出了“充气护踝”,可使跳伞着陆时的冲击力减半,扭伤情况接近零,1989年获得国家专利,这也是中国空降兵获得的第一个专利。

同时,通晓英、日、俄三国语言的她,还和丈夫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当时相关领域空白,被称为中国军中的“居里夫人”。

文武双全,不外如是。


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上世纪80年代,马旭和老伴以大校军衔退休。两位老人作为师级离休干部,退休工资不低,加上专利收入,本该过上清闲享乐的生活,然而很难想象,两个人至今却仍蜗居在武汉郊区逼仄的小平房里。

他们放弃了部队安排的住房,搬到这个偏僻不起眼的小院。推开锈蚀的铁门,院子里是两间自己盖的低矮砖房,连墙皮都没有刷。院子一角辟出一片地,她和老伴种上了橘树和一些蔬菜。

房间内光线昏暗,墙面已经找不出一块完好的地方,屋内的陈设是几十年前的样子,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客厅吊灯年久失修,床是六七十年代的硬板床,被褥已经盖的又黄又薄,沙发露出破麻袋和棉絮。家里衣物更是少的可怜:两人身上常年穿着军队发的迷彩服,人造革鞋子穿了几十年,粘了破,破了再粘,二老共用着一部用了十多年的翻盖手机。

这两年马旭只买过一双鞋子,这也是她自认为最好、最贵的鞋子——价值15元

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小小的屋子里,到处堆放着书刊和报纸。

家里花费最贵的东西,是将近五六百块钱的书柜,里面放满了两人的科研资料。


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

灌溉一世的乡愁。

二老连在外面几块钱的面都舍不得吃,只因为——“我翻身不能忘本啊,我不能忘我家乡父老兄弟姐妹啊!”

不管走得多远,马旭的心中始终记得那个远方的家,和家乡的父老乡亲,当年若不是他们送她去参军,她根本不会有后来的故事。

在军队的时候,她就想着以后捐钱给家乡,只是那时积蓄比较少,便想攒一攒:“做一件事,就要实实在在,放在心眼里把它做好。”

而对于妻子的决定,丈夫颜学庸依然是无条件支持。

“我们的生活很好,我们的生活用不了多少钱。

“发的衣服都穿不烂,为啥不穿呢?”

就这样,马旭与老伴一辈子省吃俭用,工资加上著作版权收益和专利等,30余年攒下了千万积蓄。

2018年,马旭和丈夫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捐献给了木兰县。

她希望这笔钱可以用于家乡的教育和公益事业,帮助和她一样家庭不好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有一个更精彩和美好的未来。据了解,这是木兰县有史以来接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助。 

有人说,看到两老的生活环境觉得很心酸,马旭老人却淡然一笑:

“我和老伴的内心很富足。”

“和我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我能活着就是无比的幸福。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为祖国作贡献是无限的,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奋斗不止。 ”



▽ 点击视频,看央视新闻2018年10月对马老的催泪采访。

内容/央视新闻整合自人民前线、中青报等

图/部分来自视觉中国


点击「写留言」

分享对马旭老人的致敬与祝福

猜你喜欢



你点的每个在看 我都认真当成喜欢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王兴栋 编辑/关欣

阅读40657
举报0
关注央视新闻微信号:cctvnewscenter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央视新闻

微信号:cctvnewscenter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