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8首诗词,道尽人情世故,读懂将受益一生

作者:文学 来源:文学 公众号
分享到:

04-13


《红楼梦》里有一副很妙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意思并不难懂,说的是,人情世故处处都有学问。


在日常生活中,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爱人之间,子女之间等等各种关系,都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人情世故。


懂得更多人情世故,日子才会过得风生水起。下面八首诗词,全是人情世故,读懂将受益一生。 



《古艳歌》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一只孤苦的白兔,往东走去却又往西回顾,虽然离开了却还是思念着故人。


这世界上每个人的相遇都太不容易,而能遇到如今陪伴着我们身边的人,都是因为有着至深的缘分。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故人在身边,不如多聚聚。



《怨歌行》

班婕妤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扇子精致无比,在炎热的夏日十分受用,可到了秋天,凉意袭来,扇子没有用了,便被收了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这样。当对一个事物没有了新鲜感,便会闲置着一边。但这世上有一种很美的感情叫“久处不厌”,它不会应该时间的冲刷而褪色半分。


对人对事,愿我们都能初见欢喜,再见依然。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中国历史上,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纵然才华无限,也不被人看重。


而在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事莫过于以前没人理解你,以后也不会有人理解你。所以难怪陈子昂会有如此感叹。


所以,有一爱人,三两知己,闲暇时一起谈谈心,品品茶,该是一件多么趣味悠然的事呀!



《妾薄命》

李白


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昔日汉武帝宠妃阿娇如芙蓉花一样娇美,如今也跟断根草一样可怜。以色事人,又能得几时好?


有人说:时间对我们唯一公平的地方,就是我们都会衰老,都会死去。


但时间能衰老一个人的容颜,却永远败不了一个人的气质。”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所以,与其以色事人,不如以气质悦己。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人生总是如此,人前的光鲜显而易见,人后的苦楚无人理解。有句古话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虽然十年寒窗,但终有一朝成名的一天,所以在此之前,不妨先沉淀自己。



《题长安壁主人》

张谓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诗人在这首诗中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深有感悟。


但我们必须明白,无法改变别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守护自己的心。人间薄凉,但自己内心温暖。转变看世事的角度,我们依旧可以过得很好。



《酌酒与裴迪》

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王维一生沉浮宦海,对人情冷暖有深刻的体会。这首诗中说人情反复无常就像波澜。相交到老还要按剑提防,先贵者却笑我突然弹冠。


对于这样的人情世故,最后王维选择逃离,他放逐山水田园之间,自得其乐。


世事总不尽如人意,但心情需要自我调节。平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西江月》

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


有一片刻的欢乐,就享受片刻的欢乐。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多么美好的日子,又何苦陷于愁云。



南怀瑾先生说:“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圆滑处世,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单纯地屈服于现实,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安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愿我们走过半生,懂得人情,通晓世故;


愿我们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心若赤子,不改初心,诗意欢喜过一生。

阅读39961
诗词 人情世故 
举报0
关注文学微信号:wenxue36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文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文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文学

微信号:wenxue365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