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小龙女”与生母又双叒叕闹矛盾,别让你的爱成了孩子对你的怨!

作者:育儿网 来源:育儿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4-13


“小龙女”吴卓林和吴绮莉的母女矛盾简直可以拍连续剧了,这不前几天,母女俩又双叒叕闹翻了。

吴绮莉报警称自己被女儿反锁在屋里,担心她有危险,消防人员连夜出动,结果却是虚惊一场。原来,母女俩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联系了,吴绮莉于是想出了借警方联络女儿的办法。对此吴卓林回应道,“我都不知道她想干嘛,我觉得妈妈需要看医生。

这一闹剧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并不算陌生,只是有点心疼警方屡屡“被参与”到母女矛盾中。抛开这次,吴绮莉曾经报警称家里被盗要求“抓”女儿,而吴卓林也曾报警“抓”过母亲,后来更是闹到吴卓林搬离妈妈家,和自己妈妈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

其实回顾“小龙女”的成长经历,我们也不难理解这对母女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在吴卓林9岁之前,吴绮莉都是早上抱她去厕所的,甚至在15岁之前,吴绮莉都坚持在女儿还没醒的时候就帮她换上校服,她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很称职的妈妈,但在外人看来,多多少少有点过于偏执。

这种偏执不仅表现在对女儿的照顾上,也表现在对女儿的惩罚上。举个例子,如果吴卓林晚上过了11点还未睡觉,吴绮莉就会拿一叠很厚的纸,让女儿通宵开灯在纸上罚写“我不睡”,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五点多,停下来就打。吴卓林六七岁的时候,有次惹妈妈生气了,吴绮莉打完女儿后,还让女儿顶着厚厚的《辞海》罚站两小时。

难以想象年幼的吴卓林是怎样熬过本该幸福无忧的童年时光的,在她进入青春期后,终于有能力反抗了。可是这时,吴绮莉选择了完全忽视。

吴卓林喝酒,吴绮莉不管;吴卓林抽烟,吴绮莉不管;甚至吴卓林十六岁时割腕,吴绮莉也仍旧不管,还理直气壮地辩解:体验过了她就会放弃了。

这样扭曲的童年和青春期,吴卓林成为现在的样子我们一点也不意外,这对母女的关系如此之僵我们也毫不意外。不止吴绮莉吴卓林,天底下有多少父母和孩子都从最亲密的家人,变成了怒目相向的仇人?

我在等他们的一句“对不起”

提起家庭矛盾,我总会想起一位远房表姐。虽然她成绩优异,但从来得不到一句夸奖,只有从小到大的打骂,因为父母总是有更高的要求。

逢年过节的时候,每当有亲戚赞扬表姐成绩好,她爸妈都会立即摆手,然后数落起表姐的一堆缺点,数学没有考满分啦,钢琴十级居然还没过啦之类的。即便表姐成绩稳定在重点高中的前五名,但还是经常被打骂,隔着老远都能经常听到她被训斥的声音。

不过她真的是学霸,考上了一所北京的非常好的大学,高三暑假就开始勤工俭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除了每年会定时打钱回家以外,和家里几乎是没有其他联系了。听说在她爸重症入院的时候,她和朋友一起去了欧洲旅游,自始至终没有过问过一句,没有回来看过一眼。

其实这位远房表姐对其他人都很好,和我们关系也并不差,唯独对父母只字不愿提,只是在她爸去世后,有次喝多了恨恨的问道,他们为什么自始至终都不觉得欠我一句对不起?

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对孩子有生养之恩,孩子应该一辈子都对自己怀有感激之心。殊不知在一次次的打骂中,孩子的逆反之心和仇恨也越堆越高,等到他有能力独自飞翔的时候,就会狠狠挣脱你的控制,头也不回。对孩子的伤害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动消失,如果曾经伤害过孩子,请及时对他说一句“对不起”。

请给我空间

曾经在豆瓣上有一个12万成员的小组,活跃时期的发帖数达到了上千页,这个小组叫做“父母皆祸害”。里面曾有人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一位女孩在社交平台上抱怨自己住在家里就跟软禁一样,觉得没有父母的话自己会生活得更好。

其实女孩的父母并没有家暴她,也没剥夺她上学的权利,只是对她控制得特别严。重压之下,她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空间,为了不让父母做出极端举动,她甚至伪造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即便如此,她的父母仍然没有放松对她的监管:不准化妆,不准和朋友出去参加派对,不准谈恋爱……

纸包不住火,在“录取通知书”的真相被揭穿后,震惊的父母一怒之下切断了她与外界的全部交流。手机、电脑被没收,与男友断绝关系,一切行动都要处于监管下。看不到希望的女孩最后被逼无奈,竟然选择了雇凶杀害自己的父母。本该是亲人的父女、母女,最终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父母的本意可能是好的,希望孩子在自己设计好的道路上走下去,一直走花路,收获美好人生。但是他们从不去和孩子沟通,从来未曾问过孩子这是不是他想要的人生。他们以爱为名,构造了一座“家”的监牢,将孩子紧紧禁锢在其中,最终酿成了互相憎恨、互相伤害的悲剧。

我逼你了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赵薇演的一部电视剧《虎妈猫爸》,里面有个镜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里也很常见,不少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的口头禅就是:“我都为了你XXXX了,你怎么还不XXXX”,比如:

“我都为了照顾你辞职了。你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我都起早贪黑送你上学了,你怎么还考不到第一?

在亲子关系中,太过强调付出感并不好,不仅会让孩子因为习惯父母付出而变得麻木不仁、不知感恩,还会给他们造成一种“绑架感”。生活在这种“绑架感”中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父母会认为“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可以没出息,怎么可以达不到我的要求”。但是对孩子来说,那些并不是他想要的,是被强加给他的,他们也很想对父母反问一句:“我逼你了吗?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他们不是父母提线的木偶,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生。多给孩子一些尊重,给他们自己的空间,把他们当作平等的个体来对待,不要试图去操控、监管甚至绑架孩子的人生,别让你的爱成了孩子对你的怨。

最后想送大家一首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关注后点击下方菜单中的【育儿自助-孕育周刊】,可以查看高级育婴师编写的宝宝每个月的育儿指南哦~




阅读39820
矛盾 
举报0
关注育儿网微信号:ci1906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育儿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育儿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育儿网

微信号:ci1906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