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今天满屏都在刷它,我只好把这片安利给你

作者:独立鱼电影 来源:独立鱼电影 公众号
分享到:

04-16

谁也没料到,巴黎圣母院会突然被大火吞噬。



顷刻间,享誉全球的旅游打卡胜地变成一片残骸


还没来得及亲眼观赏的风景,就这样被封存。


原来平静的一天,流淌进了历史。


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法国。


我们的微博热搜榜也被巴黎圣母院牢牢占据。



只是在一片痛心的感慨中,还出现了另一种声音:烧的好」。



瞬间就收到了 4310 个赞


这些为火烧圣母院拍手称快的人,真应该看看这部纪录片。


看看我们错失的,是怎样的美丽——


《解密巴黎》

Paris Revealed



据说,重修巴黎圣母院至少需要八到十年。


那么这部纪录片,也许是我们未来十年,了解它的最好机会


作为世界名胜,巴黎圣母院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游客。


但大多数人也只是走马观花地游览,并未真正领略其魅力。


《解密巴黎》,把镜头对准了巴黎圣母院内部的工作人员,从他们的视角,感受这个地标景点的动人之处。


跟随他们的脚步,即使我们身在大洋彼岸,也能进入那些游客无缘的「禁区」,不错过每一处精彩。



本杰明·莫顿,负责维护巴黎圣母院已经十年多。


在他眼里,这栋建筑本身,就是一堂建筑学课



精妙的设计,让建筑与光影产生了美妙的融合。



形态各异的生动雕塑,宛如一出「石头的交响乐」。


 

不止外观独特,建筑内部也别有洞天。


精心搭建的支撑结构,有一种别致的美感。



没有一处地方是可以被忽略的。


可以说,整个建筑,从内而外都埋藏着宝藏。


想要打造出这堂珍贵的建筑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 1163 年(当时我们正处于南宋)


整个工程持续了 200 年,耗费了几代人的心血,才最终完工。

 


但这还不是巴黎圣母院的完全体。


19 世纪,因雨果的著作而声名大噪,由此经历了一次大修缮。


首席建筑师维奥莱特,赋予了巴黎圣母院灵魂所在。


重新整修了其标志性建筑——塔尖



并在塔尖周围创造出十六座令人赞叹的雕像。


鲜有人知的是,其中一座正是他本人。

 


与周围那十五座俯视芸芸众生的传道者雕像不同,维奥莱特的这一尊,保持着向上看的仰视姿态,昼夜无歇地凝望着塔尖


关于这个细节,身为建筑师的本杰明·莫顿给出了解释:


维奥莱特塑像的目光,恰好投向了塔尖。


也许是出于某种担忧,维奥莱特通过这个设计,让自己日夜凝视着、守护着这件作品

 


没想到本杰明一语成谶,维奥莱特的担忧成真。


如今巴黎圣母院这场大火,烧毁最严重的部分就是塔尖,他的心血之作燃烧殆尽。

 


巧合的是,就在着火的前几天,修缮工作组刚刚撤下塔尖周围的雕像,包括维奥莱特的那一座。

 

没有让维奥莱特的雕像亲眼见证塔尖被毁,大概也是冥冥之中的一点仁慈

 

也许多年之后,塔尖会被重新修复。到那时,他就可以再一次回到原来的位置,注视这浴火重生的作品。

 


这次和塔尖一样损毁严重的,还有巴黎圣母院的玫瑰花窗


被毁之前,它是这里最受游客欢迎的景观之一。

 


花窗是教堂的常规配置,但巴黎圣母院设计的花窗别具一格:

 

华丽优雅的配色、玫瑰花的造型,赋予其独特的美感。


每天,阳光透过花窗洒进教堂,为庄严肃穆的教堂内部,披上一层朦胧柔美的光晕。


 

但精美的花窗也需要维护,每天巨大的客流量,很容易就让它蒙上灰尘。



为了保护这块精美的作品,还有教堂内历史悠久的器物,教堂经理人多米尼克·艾拉·多克,每天都要巡查圣母院的维护工作。

 


在她眼中,清理易碎的花窗还不是最棘手的工作。

 

最需要小心呵护的地方,在屋顶。


大多数人都不曾见过巴黎圣母院的屋顶,其实这里的景观,非常震撼。


整根整根的橡木,搭成了精密的受力结构;交错层叠的木材,像极了一片小森林,这让它拥有了一个优雅的名字——「圣母院森林」。



虽然看起来异常稳固,但其实是整座建筑中最脆弱的地方

 


因为木材,最怕火


为了预防火灾,这里没有架设任何电路,工作人员检修全靠手电筒。


这还不够,在纪录片中,工作人员还计划为屋顶安装火警探测系统,防患于未然


 

可惜繁琐的保护措施,并没能阻止这次的大火。

 

镜头中展示的木质结构屋顶,成了火势蔓延的加速器


脆弱的木料,也很难承受住空中洒水灭火的重压

 

种种因素,导致灭火工作困难重重,巴黎圣母院也在火灾中损失惨重。

 


不过好在,消防员还是冒险抢救出不少珍贵的文物。

 

通过纪录片鱼叔知道,原来巴黎圣母院的内部,收藏着 200 多件极具历史、宗教价值的圣物。


 

其中最珍贵的,是这顶华美的荆棘冠


据说是基督受难时佩戴过的圣物。



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展览里,不少游客曾被它所震撼。


肃穆的仪式中,神职人员按照古老的礼仪,守卫在圣物周围。

 

 

信众们,可以近距离瞻仰圣物的光采。

 


在这场大火中,荆棘冠被成功抢救。

 

但像它这样幸运的文物,只是少数


因为有太多珍贵的宝物,不能移动。


譬如那座重建于 19 世纪的管风琴

 


这个庞然大物,拥有 8000 只风管,和 115 个音栓,5 个手键盘和一个脚键盘。

 

 

纪录片里,经验丰富的管风琴师奏响了这架奇妙的乐器。

 

经过音栓调节,它可以奏出庄严浑厚的乐音,也可以百变弹出具有电子乐感的声音。

 

不论是轻柔还是高亢,管风琴奏出的音符可以响彻宽广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只是,这很可能是我们听到的绝响


在这场熊熊燃烧的大火中,位于室内的巨大管风琴难以移动,至今状况不明,其锡铅合金的音管,可能早已在高温中损坏。

 

大火过后的教堂内部 


通过纪录片,巴黎圣母院的绝美,宛若眼前。


但一个又一个热搜,又不断提醒我们,这些已经不复存在


每一次影片与现实的强烈对比,都让鱼叔的心里五味杂陈。



鲁迅说过,悲剧是把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凝聚了几代人心血智慧,承载着历史文学价值的巴黎圣母院在大火中溃散,何尝不是一场悲剧。


试问在这样的悲剧面前,要如何拍手称快?


有趣的是,这些额首称庆的键盘侠,还给那些心疼的人披上了圣母的美名。


殊不知,这种世界名胜的消失,是全人类的损失


雨果百年前就写过:

 

最伟大的建筑大半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产物。

 

与其说它们是天才的创作,不如说它们是劳苦大众的艺术结晶。

 

它们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是人类社会才华不断升华所留下的残渣。


总之,它们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击土,每一代人都在这座纪念性建筑上铺上他们自己的一层土,人类也是这样做的。

 

——《巴黎圣母院》

 

在风风雨雨中屹立 800 年的巴黎圣母院,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和记忆。


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还能看到她的美丽,再一次在塞纳河边闪耀



助理编辑:史迪西

阅读39610
举报0
关注独立鱼电影微信号:duliyumovi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独立鱼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独立鱼电影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独立鱼电影

微信号:duliyumovie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