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实现指数型增长的三大法则

作者:i黑马 来源:i黑马 公众号
分享到:

04-17

点击上方i黑马选择“置顶公众号”

黑马智库,创业必读


更多创业内容请访问www.iheima.com



如果你的公司一直处于线性增长的发展模式中,到最后你会发现,成本永远比你的收入增加得更快,风险系数也会水涨船高。而拥有指数型增长的公司意味着拥有未来,那么如何实现指数型增长呢?

 

我们惊叹于小米的迅速崛起和阿里帝国的快速扩张,也好奇是什么让谷歌在波诡云谲的竞争市场里始终走得稳健从容。其实,不管是小米、阿里还是谷歌,它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幂次法则的作用。


世界500 强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界的风向标。在1920 年,世界500 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67 岁;到了2019 年,世界500 强企业变得越来越年轻,平均寿命只有12 岁。这就意味着那些曾经的老牌大公司逐渐被新兴公司取代,其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的线性思维被幂次法则打得一败涂地。



从线性思维到幂次法则的转变


很多人对幂次法则并不陌生,却把幂次法则简单地理解为二八定律,实际上,幂次法则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下面这个例子应该能够让你对幂次法则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如果我把一张纸对折50 次,大家猜猜这张纸最后的厚度大概是多少?”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而他们的答案往往是:“不会高过10米吧”“有没有东方明珠电视塔那么高”……事实上,如果将一张纸对折50 次,它的厚度会远远超过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答案是不是挺让人震惊?其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我们不妨算一下,一张纸的厚度是0.08 毫米,对折就是厚度乘以2,再对折就是乘以22,对折50 次也就是乘以250。


一张纸对折50 次的厚度为90 021 万公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万公里。


大家对比一下这两个数字,一张纸对折50 次的厚度是不是远远超过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这就是幂次法则。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都是线性的,但由于技术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世界的变化不再是20%、40%、60% 这样的线性增长,而是平方、四次方、八次方这样的幂次上升。近年来,不断有行业巨头被取代、新兴互联网公司在崛起,这背后正体现了从线性思维到幂次法则的转变。


20 世纪80 年代早期,手机既笨重又昂贵,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曾做过这样的预测:2000 年之前,移动电话的使用量不会超过100 万部。基于这个预测,麦肯锡建议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 公司)不要进入移动电话行业。


后来出现的事情打了麦肯锡公司一个响亮的耳光:2000 年时,在世界上使用手机的人数达到了一亿,麦肯锡的预测出现了99% 的差错,这也导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错失了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发展机会。


无独有偶,3D 打印、生物技术等领域都发生过类似谬以千里的预测。归根结底,不过是这些领域的专家总是以线性思维进行推测,毫不顾及信息化产业幂次增长的现实。诺基亚公司和谷歌公司的命运正是对这一现象最好的诠释。


诺基亚公司在其如日中天的时候,就曾预测未来是智能手机的天下,并且认为手机行业的竞争焦点会发生在电子地图领域。为了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诺基亚公司提前布局,斥资81 亿美元收购了当时最好的地图公司—— NAVTEQ。NAVTEQ 耗费巨大财力在街道两边埋了大量传感器,以获取街道信息。


诺基亚公司的竞争对手谷歌公司对未来也有着同样的预测,它的做法是以11 亿美元买下了一家毫不起眼的地图界小公司Waze,Waze 的策略是利用其用户手机上的GPS 传感器来获取交通信息。由于手机用户数量的暴增,在短短两年内,Waze 的交通数据量就赶上了NAVTEQ,四年之后更是达到了NAVTEQ 的10 倍以上,但成本却基本为零。


诺基亚公司和谷歌公司的出发点大致相同,但付出的代价却很悬殊。不仅如此,诺基亚公司在收购了电子地图公司后,还需要生产和埋下更多的传感器,而谷歌公司收购Waze 后,几乎没有支付任何后续成本,就收集了全世界的地图信息,这才有了后来以精准著称的谷歌地图。


诺基亚公司和谷歌公司针锋相对的背后,其实就是线性思维和幂次法则的较量。诺基亚公司的线性思维是:先买下一项实际的“资产”,以此寻求企业步步为营的发展;而谷歌公司的幂次法则是:借助用户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跳过GPS 的升级需求,以此实现跳跃式发展。



第一次发展的结果,会成为下一次发展的基础


决定幂次法则出现的根本原理是什么?第一次发展的结果会成为下一次发展的基础。比如赫赫有名的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 至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句话说,同样的花费可享受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 至24 个月翻一倍,性能提升呈现明显的幂次增长态势。


为什么每融18 至24 个月,元器件的尺寸就会小一半、集成电路的容量就会大一倍?因为第一代元器件被用来研究第二代更小的元器件,第二代更小的元器件又被用来研究第三代再小一半的元器件,只要符合这个特征,就能够出现幂次法则。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沃伦·巴菲特的年化投资收益率只有23.5%,却能成为举世闻名的股神了吧?对,从1957 年开始,他的年化投资收益率确实只有23.5%,但这一数字迄今已保持了60 多年,每年增加的财富都能成为他下一次投资的基础。正因如此,巴菲特将幂次法则称为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当然,他说的是投资界的术语“复利”,其实和幂次法则是一个道理。


我之所以会花这么大的篇幅来诠释幂次法则,是因为没有它就没有本章的主题——创业组织的指数型增长。所谓指数型增长,就是幂次法则在创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指数型增长的三大底层理论


一家公司的线性增长公式是:Y(业绩)=N(内在变量)×X(外在变量)。如果想让这样的公司快速增长,你要做的是将变量的数值提升,要么投入更多外部资源,比如购买一条新的生产线,或者引进一批新员工;要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5(每周工作5 天)×8(一天工作8 小时)的工作时间变为6×12,乃至更多。2019 年春节前,我还听说杭州的有赞公司在员工中推行了“996 工作制(早上9点上班,晚上9 点下班,每周工作6 天,也就是此前提到的6×12)”,且不说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单说通过强制手段让员工超长时间工作,这一点我就不太赞同。好员工是长出来的,而不是逼出来的,强扭的瓜从来甜不了,你要学会让员工自发奔跑。


指数型增长的公司则完全不同, 它的增长公式是:Y(业绩)=NX(N、X 均为变量),也就是幂次法则的具体体现。创业者如果想让自己的公司出现指数型增长,就得花心思在变量上下功夫。我总结了以下三大理论,希望能切实地帮到创业者朋友们。


1)“偏好链接”理论


互联网具有无尺度网络化的特征,大部分节点只与少数超级节点相连。为什么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追求成为各行各业的头部公司?因为头部公司会带来“偏好链接”,进而产生越来越多的链接,最后形成“马太效应”a。


根据偏好链接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成为头部”是当下互联网创业的唯一选择。指数型增长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让你的企业出现指数型增长,你才能获取更多的偏好链接,进而形成正向循环。


2)“想法流”理论


什么叫想法流?它指的是人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一旦强大的信息素被释放出来,大多数人都会莫名其妙地认同同一件事情。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中,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潜意识”。


罗辑思维、喜马拉雅和樊登读书都是知识付费领域的佼佼者。因此,我经常在各种场合被问及这样的问题:“樊登读书和罗辑思维是不是竞争对手?”“你们跟喜马拉雅是不是打得热火朝天?”


每当遇上这样的问题,我都会笑着回答:“我和罗辑思维、喜马拉雅根本不是竞争对手。事实上,我们是在共同打造一股‘想法流’,让所有人都觉得通过手机来学习这件事儿很靠谱。我们所对抗的不是彼此,而是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绝地求生这些和我们抢占用户时间的产品,那才是我们共同的对手。”


如何形成自己的头部优势?就是要获得当前最强大的想法流的支持,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想法流,从而实现指数型增长。


3)“能力—触达—意愿”理论


如何才能影响他人的行为决策?这里涉及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论,叫“能力—触达—意愿”,三者缺一不可。打个比方,有人给你打了电话,但是你一直没有接。一般来说,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3 种原因。


从能力角度出发——虽然我听到手机在响,但就是找不到,忘记把它放在哪里了。


从触达角度出发——我把手机调成了静音模式,虽然有人打电话给我,但我并没有听见,也就是这个来电信息没有触达我。从意愿角度出发——一看来电提示,就知道对方是房产中介或诈骗电话,我不太想接。


如果你想为公司设计一条指数型的增长道路,一定要从以上3 个角度不断优化。在能力层面上,你需要不断降低产品的使用门槛,让更多客户能够用上你的产品;在触达层面上,你需要想办法连接更多的客户,让客户为你带来新的客户,也就是前一章的主题——MGM;而在意愿层面上,你要设定一个宏大的变革目标(MTP),不断增强公司的想法流,让更多的客户认同你的理念,愿意主动参与到你做的这件事情中来。


当你做到了以上3点,你的企业便拥有了指数型增长的根骨和潜质,接下来要做的事便是潜心修炼内功(边际成本为零)和外功(撬动“杠杆资源”)。有了这两大绝世武功保驾护航,企业将很快实现指数型增长的目标,在高手林立的现代企业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本文摘自《低风险创业》



i黑马,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商务合作:15801105017(微信)


阅读39990
举报0
关注i黑马微信号:iheima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i黑马”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i黑马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i黑马

微信号:iheima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