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塑料袋直接装热包子安全吗?困扰多年的疑问有答案了→

作者:央视财经 来源:央视财经 公众号
分享到:

04-17


早点铺、小吃店常常用塑料袋直接装吃的,有人反映:塑料袋上的油墨都糊到早点上了


有些商家常年把塑料袋放在高温蒸锅旁,甚至在热水中蒸煮,这样会不会释放有害物质?


为了搞清这些疑问,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进行了抽检


4月11日,食品用塑料袋检测情况新鲜出炉,5批次产品1批次不合格,油墨掉色严重。

塑料袋直接裹包子,安不安全?

有些塑料袋看上去很劣质又薄又粗糙,直接一抖,就裹上香喷喷的包子。近日,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收到消费者投诉,塑料袋装了热玉米后,上面的油墨掉色,导致玉米也染上了红色。


为了调查市场上食品用塑料袋的安全问题,该局委托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江苏省绿色可降解材料中心进行了监督抽检,涵盖了1家早餐店、1家小餐饮店、2家便利店使用的5批次塑料袋。



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科长罗亚玲表示,抽检时发现很多店铺使用的塑料袋标识不全。现场抽取的4批次直接盛放食品的塑料袋,外包装上都没有“食品级 ”、“食品用”等食品专用标识文字或图案。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塑料袋放置环境堪忧


“有些塑料袋放的地方就不卫生,还有些塑料袋长期摆放在高温环境中,一些商家甚至将塑料袋直接放在热水中蒸煮。”罗亚玲表示,这些环境下塑料袋很容易出现问题。

为了最大程度贴近生活,此次抽检进行了模拟实验。考虑到大家平时使用塑料袋,主要装包子、油饼、油条等热食,以油脂类食物居多。


因此,检测人员利用有机溶剂异辛烷或是20%的乙醇模拟接触食用油脂的状态,将其放在40 ℃的环境下接触塑料袋半小时


此外,为了检测塑料袋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成分,检测人员先把塑料袋放在60 ℃的热水中浸泡2小时,模拟接触热食的状态。


让人安心的是,此次参与抽检的塑料袋产品均符合标准。


1批次塑料袋有食品安全风险

此次抽检有1批次塑料袋,标注了“食品专用袋 ”的字样,同时标注生产标准为GB/T21661-2008。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检验后,检测人员又按照其标注的国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塑料袋的厚度和印刷质量都不合格。

按照国标,塑料袋厚度应该大于0.025毫米,但其实际检测仅有0.013毫米。“厚度不合格,可以理解为塑料袋太薄了。”江苏省绿色可降解材料中心主任检验师朱南介绍,这样的塑料袋虽然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风险,但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更不环保。“袋子可能一用就破,会使塑料袋废弃的频次增加,加剧白色污染。”


印刷质量不合格,主要就是塑料袋上的印刷图案和花纹的油墨掉色。朱南介绍,标准要求印刷剥离率应该小于20%,该批次塑料袋实际测得剥离率为38%。“塑料袋上印刷使用的油墨一般分为聚酰胺油墨、复合油墨等主要成分有一定的毒性。”朱南表示,如果不小心把塑料袋外面的油墨沾到食物上,就会造成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为了看清油墨掉色情况,4月11日,江苏省绿色可降解材料中心进行了现场实验。中心检测人员刘鹏远将透明胶带贴在塑料袋印刷文字上,随后撕掉,透明胶带上染上了明显的红色。“从染色的情况来看,掉色程度达到40%,超标了。”


紧接着,刘鹏远又将另一块塑料袋碎片放入热水中浸泡。3分钟后,用棉团擦拭。棉团很快染上了颜色。“这主要模拟接触热食情况下塑料袋的掉色情况。部分商家把塑料袋放在水里蒸煮,更不科学。


针对1批次不合格产品,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将责令店铺停止使用该批次塑料袋,并通报塑料袋生产企业所在地监管部门,进一步处置。


如何正确使用塑料袋装食品?

罗亚玲表示,“从检测数据分析,目前市场上的塑料袋总体是比较安全的。但还存在风险隐患。“ 一部分塑料袋没有标注‘食品用’、‘食用级’等提示,不利于消费者判断使用。同时,使用不当也会增加食品安全风险。”比如:将塑料袋翻过来使用,使油墨面直接接触食物;在热水或蒸汽中长期蒸煮塑料袋。


消费者如何正确使用食品用塑料袋?

1、注意观察塑料袋的外观、颜色和标识,塑料袋包装应有 “食品用” 等文字标识,或刀叉等图案标识;


2、最好不要使用有颜色的塑料袋


3、有特殊气味、臭味的塑料不要用来装食物;


4、如果要微波加热,请选择“可加热 ”、“可微波”的塑料袋。


加热的塑料袋可不好吃!

你会喜欢















来源现代快报+、ZAKER南京 

本文编辑:单楚玉

觉得好看,点这里

阅读38646
塑料袋 
举报0
关注央视财经微信号:cctvysc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财经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央视财经

微信号:cctvyscj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