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宋徽宗赵佶: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作者:读史 来源:读史 公众号
分享到:

04-24

 读史 每日7点,文化早餐   

博文  | 通识  |  知古  |  鉴今  |  有品有趣


文:山青河(读史专栏作者)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燕飞。”


不知何故,每当一个人焙茶品茗的时候,这首诗总会时不时跳跃到我的心头,使我在某一瞬间脑子突然短片,眼前一片茫然,似乎有种淡淡的落寞吧。


窗外的风声,忙碌的城市,都掩饰不了我对千年前景象的暗设,或是对故人的追恋。我忽然有个想法,若是风姿俊逸的古人在你的梦中,还是一个皇帝,让你心心念念,连他的悲凉你也心中不忍,那不妨我们就来个穿越,回到那个“靖康之耻”前的北宋吧。


春天的一个清晨,宋徽宗赵佶,一个风流倜傥的皇帝,骑马踏春归来,英姿勃发,兴致勃勃的在后面的御花园举行画考。


“‘就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吧。”赵佶兴奋地说。


皇帝说完话,聚集在御花园的丹青妙手们都赶紧铺好画板开始作画。这里的“花”、“归来”、“马蹄”都还好画出来,但是这“香”却是无形的东西,怎么才能用画表现出来呢?


丹青妙手都在苦思冥想,但即使几个妙笔的画师在骑马人的手里拿着一枝花,或是在马蹄上沾着几个花瓣,还是觉得对“香”的表现感到稍不尽然。


这时,一青年画师奇思异想,妙笔生香,竟然在马蹄的周围画了几只飞舞的蝴蝶,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踏花归来时马蹄还留有浓郁花香的意境,徽宗赵佶看了,不由抚掌赞道:“妙啊”。


几只蝴蝶,把无形的花香却有形的跃然于画板上,真是让人无不叹服。


古往今来的帝王中,在绘画上有谁能比得上徽宗赵佶呢?花鸟鱼虫皆因自然而生,使世界有了灵气,而赵佶却使这自然世界的灵气在画布上得以长存绵延,难怪后世有人赞说他的花鸟画蕴藏着“魔术般的写实主义”技巧,“天纵将圣,艺极于神”,简直是神人的巅峰之作啊!


所以,如果你看过赵佶的《瑞鹤图》、《柳鸦图》、《池塘秋晚图》和《芙蓉锦鸡图》,那么你一定会深深地被他淡淡静谧的伤感画风所吸引,真的是惊艳千古,艳绝啊!


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单单在烹茶品茗时会突然想起徽宗赵佶呢?这个问题真的难以回答,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袅袅升起的炊烟以及扑鼻的茶香中,你端起建盏,从茶汤边一个一个幻灭的泡沫中激起你对一个人深深怀念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人一定和茶有关。


是的,徽宗赵佶就是和茶有关的这个人。


那天午后,阳光慵懒的在天上挂着,在御花园的西阁,赵佶坐在偌大的茶桌前。桌上摆放着刚刚碾罗好的抹茶,赵佶优雅地把茶粉拨入茶盏,注入煎水,他拿起竹筅,轻用手腕运筅,轻重缓急有度地开始击打拂动茶汤,汤花瞬间“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然后他把茶汤分赐给围坐的大臣们品尝。


真是“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好一杯“斗茗”后的香茶,只闻一下这茶香,周围的人们就已经神清气爽,两腋生风了。


赵佶就是这么个在茶道中有造诣的高人,随后不长时间,他的经典茶书《大观茶论》横空出世,对于茶的地宜、采制、烹试、品质等进行了切中要害的讨论。尤其关于点茶,详细介绍了这种代表性的茶艺细节,为后人了解宋代点茶提供了依据。


这是赵佶以一个帝王身份在文化角度对茶道进行的高度阐述,并把茶道精神概括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八个字,为以后的茶文化奠定了非常有价值的基础。


或许赵佶真的是不应该当皇帝的,有人评价赵佶“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听了这话,我真的很伤感,明明他那么富贵的千金之躯,他满身的艺术细胞,却偏偏让他去管理国家?这是他之不幸?还是国之不幸,抑或是历史的不幸呢?


他的心血全在艺术造诣上,怎么会羽扇纶巾,算计人心?怎么会大内伏虎,无刃削藩?即使坐上丹墀宝座,又有谁能体会到他不为人知的苦恼呢?


就凭他创立的洒脱的书法“瘦金体”,就不知惊艳了多少目光,再加上他儒雅的体态,多少的后宫佳丽为他倾倒。


才艺著身,当了皇帝又如何,不当皇帝而又如何?或许不当皇帝,做一个文艺范的暖男,靠才能吃饭,活得更为洒脱,还能避免后半生的颠沛和祸患,从而荣耀一生呢。


真的是世事难料啊!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有人说,你若是对一个人痴迷,一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我更是因为徽宗赵佶满身的才艺,却以凄凉收尾的人生,对他深深眷恋。


有人说他昏庸,昏庸的标准是什么?是他在其位不谋其政?可是他的人生又岂能容他去选择,就像后世的宣统帝溥仪,当隆裕以太后名义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时,他是怎样的无奈和迷惘啊!


赵佶也一样,那时,宦官童贯是当朝枢密使,权倾朝野啊!本来宋朝和辽国有澶渊之盟,两国多年来一直礼尚往来,互不侵犯。这个多事且唯恐天下不乱的童贯却不顾盟约,力荐大宋联合金国一起灭辽,结果金国大获全胜,而宋军却成了个不争气的猪队友,节节败退。最后总算是在宋金两国的夹击下,辽国被灭。但这对宋朝来说,不但失去了友谊,在金国面前也暴露了自己的军事软肋,连说话都抬不起头来,最终被金国所亡。


靖康元年,金国兵临城下,徽宗赵佶再也不能吟诗作画,点茶斗茶,匆匆忙忙把皇帝之位禅让给了太子赵桓,即后来的钦宗。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汴梁,徽宗、钦宗父子及赵氏皇族、后宫嫔妃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都成了阶下囚,被押解北上,东京城中的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我可怜的徽钦二帝,受尽屈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了很多人的心。就像开头赵佶写的这首诗“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让人看了,真的是肝肠寸断啊。


所以,即使在这个喜庆的欢乐时节,一到喝茶端起茶杯的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首诗来,为那个在寂寥冷漠的荒野,夕阳余晖中站立的曾经满面朝阳的帅哥皇帝心痛不已。


被掳北上期间,曾经飘逸飞扬的赵佶忍不住心中的悲伤写下了《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这首著名的诗词,一直贯穿在后世的诗词里:

裁翦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哀婉凄切的笔调让人心生不忍之情。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评论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是为“以血书者”,而赵佶的这首词却也同样的似是泣血而作啊。


徽宗赵佶最后终于不堪精神折磨含悲饮恨病死在了五国城,有人说,现在的五国城荒草瑟瑟、乱石林立,有一座黑黝黝的小土山,赵佶曾经经常爬上小土山,登高南望,他在望什么?他在想什么?已经无人知晓。而一代才子帝王,就这样沦落为历史上最悲惨的皇帝,他的孤寂和感伤终于不为人知地隐没在历史中那个坐井观天的小土山上,烟消云散……


而今,他的《宋徽宗词集》一直在我的床头,伴我入眠。而在后世编纂的多种版本的《宋词三百首》里,第一首的词都是赵佶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这是后世人们对这个才情与气质集一身的潇洒皇帝的致敬,也使我脆弱的心得到些许的安慰,终究人们一直对你还是偏爱的啊,赵佶哥哥。

 

回顾徽宗赵佶的这一生,怎么说呢,千年之后,就像毛阿敏《历史的天空》那首歌唱的:


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


但是岁月,你永远也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就像千年前的你,徽宗赵佶,不管历史上有多少人骂你昏庸无能,祸国败家,但是时间长河匆匆流走后的今天,总有一个人读着你的词《宴山亭》,品味着你的书《大观茶论》,欣赏着你的画《瑞鹤图》,成为你的知音,为你痴迷,为你梦断而长情,也终会有一天,你会在我的梦中,踏花归来马蹄香,仍是翩翩少年郎。春风十里,却终究的一切——都不如你!


End .

好书推荐

喜欢的朋友一定要点  在看  哦 !

阅读39372
举报0
关注读史微信号:dushi8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读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读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读史

微信号:dushi81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