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花木兰为什么姓花?应该与屈原的《离骚》有关

作者:读史 来源:读史 公众号
分享到:

05-23

读史 每日7点,文化早餐   

博文  | 通识  |  知古  |  鉴今  |  有品有趣


文:张磊(读史专栏作者)


木兰为什么姓花,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叫她花木兰?这是初中时学完《木兰诗》下课前老师提的一个问题。

        

“因为她爹姓花,所以她姓花。”有同学脱口而出给了回答,更多的人还没理解老师的意思。 

        

“《木兰诗》全篇没有一个字提到木兰的姓,为什么我们却都知道花木兰呢?”老师继续说着,像是没听到那句起哄似的插嘴。

        

脑子里过了一遍《木兰诗》,又翻开书仔细看了一遍,确实没有一个字提到姓花。那么,为什么呢?想了想,没有一点头绪;看看周围的同学,也没有答案。


本以为老师会揭晓谜底 ,哪知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老师说他也不知道。这是他以前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他解答不了,便把这个问题传了下来。


我一向是一个正事不积极,专往斜路上跑的人,这么有意思的问题,老师也想不出的东西,可比抄翻译、背课文有趣多了。调动所有的脑细胞活跃起来,可惜实在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嘴——花木兰故事的流传,主要归功于《木兰辞》这一北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没有一点提示和放向, 自然不会有结果。多亏了记忆力一向不错,也恰好感兴趣,这个问题便深深地刻在了脑子里。

        

现在提起,自然是有答案了。不敢说自己的想法一定正确,至少是一得之愚,抛砖引玉吧。


有次看电视,没什么喜欢的节目,一直在换台。刚碰到个熟悉的面孔停下来,便听他念了一句诗:“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后面又提到这句诗出自《离骚》。 瞬间,我想起了老师当初留下的问题,也有了答案。

       

现在,让我们慢下来,一点一点的理清楚整个思考的过程。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孙悟空取名字的过程,书中写的很详细。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指身为姓。


花木兰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要想知道她为什么姓花,首先得明白她为什么名木兰,而答案就是那句《离骚》。

        

花木兰不是一个人,准确的说她是一个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作者可能是因为遇到了或者听说了这么一个代父从军的人,也可能是因为战争年代游牧民族中可能存在的女人参军打仗这么一种社会现象,从而创作出这样一个人物。


这就说明了“木兰”的名字,并不是文章中那个所谓的父亲所取的,而是作者赋予的 。


得出这一条结论,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帮助呢?你没有办法去猜测一个可能连字都不认识的农民或者牧民,他给孩子起名字时的想法 ,但一个读书人给自己作品的主人公起名字,就有迹可循多了。

        

有人会说《木兰诗》没有作者,它作者栏写的是“北朝民歌”。其实,“北朝民歌”中的民歌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歌是两个意思。现在说起民歌指的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所总结出的、一点一滴汇聚而成的歌谣。 


而北朝民歌,则是指南北朝时期政府中一个叫做乐府的部门,所收集、整理、编撰的诗歌。 其实从“诗”这个字就能看出,它是由一个读书人所写的,是有作者的,只是因为历史久远 、战争连绵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而已。


《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以那个年代劳动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根本不可能创作出这样的文章。


对比一下作者的朝代与诗歌的发展, 在当时而言,一个喜欢读诗、写诗的读书人,一定看过《诗经》和《离骚》这两大经典。 而屈大夫的际遇、志向、操守和气节,一直都被历代文人所同情和敬仰着。


《离骚》全篇,洋洋洒洒两千言,经典名句不胜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算不上多么出色,但以古代读书人的习惯,化用作名字也已绰绰有余,毕竟“出自《离骚》”。

        

有七八分的把握,“木兰”这个名字的出处就来自《离骚》。


继续分析,名后是姓。流传千年的民歌,无数人传唱,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木兰只是个名。每个人都有姓,我姓张,你姓王,他姓李,木兰也应该有个姓!


那么姓什么?姓张,姓王,姓李?都不是。姓花,为什么?木兰,即木兰花。不用安排别的姓了, 把“花”提前就行了。说的文绉绉一点,这便叫做指身为姓。

        

看电视时脑子里的一闪光,啰嗦下来竟有这么许多。数年后想明白学生时代留下的问题,蜕变为记忆中代表着快乐的标签。此刻写下的,是一份对美好回忆的眷恋。

End .


精选好书

喜欢的朋友一定要点  在看  哦 !

阅读40966
木兰 屈原 
举报0
关注读史微信号:dushi8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读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读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读史

微信号:dushi81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