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在吵架中修行(外三篇)

作者:鬼脚七 来源:鬼脚七 公众号
分享到:

05-26

生活处处是修行,既然是“处处”,那当然是从日常事务入手。今天讨论在吵架、劝架和教育孩子中修行!


生活处处是修行之---- 在吵架中修行

家家都有矛盾,包括夫妻之间、和小孩之间、和父母之间、和其他亲人之间。这些矛盾,轻则呵斥几句,重则吵架好多天,更严重的妻离子散。

遇到这些事,在所难免,这里关注在吵架中,如何修行。

之所以会吵架,是因为双方都认为是因对方的不是。即使一方承认自己有问题,也会认为对方有更大的问题。这就产生了冲突,于是吵架产生。

一旦要吵架,你要提起警觉:修行机会来了。

我要讲一个观点:根本没有对错

你可能认为太绝对,反驳道:小孩总玩手机,难道不是错么?我说了多次他不听,我不该发火么?

这个逻辑有问题,他玩手机,你说了他不听,你为什么该发火?

仔细思考逻辑:你发火不在于他总玩手机,而在于他没听你的话!如果是这样,同样有问题:谁规定儿子一定要听父母的话?

不用纠结细节了,如果你真想修行:不要去分对错,而是看自己的内心。

当你内心有许多事不能接受,就会产生冲突。

当你内心一直在想对方的错,对方的问题,总想找人评理的想法存在,这就是你修行的时候。

”包容“本身就是修行。想要练习包容,至少从自己身边的人开始吧。当你能包容身边的亲人,然后进一步扩大到同事朋友,最后能包容天下人,你就成了圣人。所以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并不是生活中不分对错不分善恶。该如何做还是要如何做,但不用为此而“挂碍”!

心无挂碍,凡夫即佛;一旦挂碍,佛即凡夫。

在吵架中修行,你记住一条:没有对错。

(完)



生活处处是修行之---- 在劝架中修行

有人不吵架,但喜欢劝架。

你看见某朋友情绪低落,问他情况,他会给你讲自己的遭遇:某某同事跟他明争暗斗,采用了多么不光彩的手段。你听后很为朋友打抱不平,义愤填膺,真想替他出口气。

你闺蜜家庭不和,找你倾诉,细数老公多么不好多少缺点,她自己多么辛苦多么委屈求全,而且婆婆还总挑各种毛病。你听后觉得闺蜜太可怜,世道对她太不公,甚至想劝她离婚好了。

类似的事情经常遇到,不用列举了,你能脑补出一大堆。

通常的做法,你有时只是劝劝对方,有时帮对方想办法,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但对一个想要修行的人来说,你要提起警觉:修行机会来了。

首先,你要意识到,不去计较对错。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对,对方错,否则就不会委屈了。如果你听了另外一方的诉说,可能观点马上会改变。就算听了双方观点,也不去计较对错,根本就没有对错。

其次,你要相信,一切都是因果。你朋友和同事闹矛盾,同事可能确实很过分,但那个同事不一定就是坏人。那个同事说不定对其他人都很好,只对你朋友不好。为什么?因为他们前世有过冤仇。你闺蜜和他老公的矛盾更不用讲了,没有那些恩恩怨怨怎么会到一起来?

再次,你要反观自己,自己身上的那些是非和不公平遭遇,跟他们一样:也没有对错,都是因果。

最后,你可以思考:其实,所有人生活都是如此。佛陀说的人生皆苦啊!你看看自己熟悉的亲戚、朋友,有那个家庭不是一堆麻烦事。所以,好好修行吧!

在劝架中修行,你记住一条:都是因果!

(完)



生活处处是修行之---- 在辅导孩子作业中修行

网络上出现过不少视频,父母在教小孩做作业的时候,大发雷霆,甚至有人因此被气得脑溢血。以前我觉得有些夸张,直到去年年底。

没有过经历的,看看这篇文章:

去年年底,我陪女儿一个多月做作业,辅导她小升初。我真正体会到了那些成语的意思:“无可奈何”、“气急无语”、“恨铁不成钢” .......

我的脾气算可以的,一开始,我还能控制情绪,后来实在控制不了,也会大发雷霆。

我终于体会到孔子多不容易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诲人不倦。能做到不?我肯定没有做到!没有辅导过小孩作业的朋友,不用笑话我,你迟早也会有这一天!

这样过了几次,我觉得不对,不应该是这样的。忽然意识到:这是修行的很好对境啊!

一旦意识到这是修行,我就开始保持警惕,看问题如何出现,看情绪如何起来。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自己是参与者,但同时又是观察者!

终于等到问题出现了,那个题女儿又做错了,同一类型的题,居然是第三次做错。每次讲的时候都明白,做的时候居然又错了!我觉察到自己情绪起来了,马上想起六祖说的话:若见他人非,自非即是左。”

我看见了女儿的“非”,那我一定有问题,我的“非”是什么?哦,我还不能接受女儿三次在同一问题上犯错。是谁规定小孩不能三次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边界。一旦有人超过那个边界,就容易产生冲突,导致指责、情绪、吵架等。但修行越好的人,思维边界越宽。

我发现自己的思维边界是:女儿三次在同一问题上犯错。如果是两次,我不生气,三次就生气了。可能有人修行好,要四五次才生气。就这么简单。

这真是我的问题啊!知道是自己的问题,当然情绪就不会起来了。

这就是整个过程。

后来我辅导女儿作业,顺畅了很多。还是会遇到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现象,此时我会夸大自己的情绪,表演地方式说:“我不行了,你要把你爸气脑溢血了啊!”此时闺女笑了,我也笑了。

后来她考上了初中,她说谢谢我的辅导,我说谢谢她帮我修行。是真心话,我真感谢她让我明白了,在辅导作业是个很好的修行对境!

结合以上两个小节,六祖坛经中的那个偈子,值得反复体会,写在这里: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即是左。

(完)



生活处处是修行之---- 在教育孩子中修行

辅导孩子作业,容易产生情绪,这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有的父母根本不辅导孩子作业,也就不存在问题。这是个聪明的做法,但也缺失了修行的对境。

但所有孩子的父母,都会担心和焦虑,无一例外。

幼儿时,父母担心孩子说话、走路、身体发育是否有问题;孩子开始读书了,担心其生活习惯、学习成绩的问题;再大一点,遇到小孩子的叛逆期,发现孩子不喜欢跟自己说话,有自己的秘密了,家长更焦虑了;更大一点,开始焦虑小孩考大学问题、早恋问题;上了大学,焦虑小孩工作问题,找对象问题......

总之,只要有了孩子,父母的担心和焦虑从来不会消失。

我提这些,不是让年轻人少生孩子或不要孩子。事物总是利弊合一,有痛苦就会有幸福,有焦虑就会有快乐。这些暂且不提,主要讲讲,如何父母在教育孩子中修行。

在所有父母眼里,都会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希望孩子成绩好,希望孩子懂礼貌,希望孩子有特长,希望孩子聪明,希望孩子长得漂亮(英俊),希望孩子勤奋,希望孩子习惯好.......

总之,在父母内心有个标尺,孩子要是不符合预期,父母就开始焦虑。

父母之所有产生焦虑,最主要的原因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那些对孩子期望过高的父母,大部分不够自信,甚至自卑。正式因为自己觉得不够好,所以去要求孩子,希望孩子都很优秀,能出人头地。

但问题是:凭什么是你的孩子很优秀?

我看过很多家庭的小孩,教育很严格的,小孩子开始还比较优秀,但后来普遍平庸,反而出现各种问题。并不是说平庸不好,而是说那种小时候的优秀,很难长久。

有个朋友家的孩子,父母对他从小要求特严格,只能考第一,只能考一百,后来他自己也习惯了这种要求,很勤奋,成绩特优秀,小学毕业时,被重点初中特招过去,一次期末考试得了班级第二名,在家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是真正的捶胸顿足,好几天情绪低落。为何?因为没有考到第一名。

你觉得这是好事么?他父母现在也不认为这是好事,他们以前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现在焦虑他的心理素质。

教育孩子的问题,我以后可能还会另外撰文,这里主要讲修行。

针对教育孩子的焦虑,有三个道理家长需要知道:

家长需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当你把孩子当成一个个体,就像当成你的邻居一样。邻居习惯不好,你会善意提醒,多次不听,你也只好接受。邻居有困难,你善意去帮他,多次无效,你也只好接受。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在帮助他教育他的时候,需要尊重他。

家长要相信:孩子都会比家长优秀。

你看了自己孩子很多不好的习惯,可能不信。但你想想自己,你是不是偶尔觉得自己父母好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你总能发现他们的很多不好的习惯吧?二十年后,你的孩子也会这么看你。孩子比家长优秀,这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既然他以后会比自己优秀,你还担心什么呢?接受他现在的不足吧。

家长要知道:经历一些磨难和痛苦,对孩子成长来说是必要的。

你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你总把他可能的困难和危险都排除掉,一旦有要求,很快就满足;一旦情绪低落,就赶紧去安慰陪伴,甚至会到学校帮他伸冤....... 这种孩子很难长大。他们受一点委屈,有一个时期痛苦不堪,不是坏事。

明白了这三个道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日常,“口说心行”。此时你可以做的是:陪伴和引导。就像种了一棵树,你能做的就是浇水施肥,看管好它。这棵树如何长?能长多高?能长多粗?会长成什么样?每棵树都有自己的选择。

对待孩子是如此,对待其他人都是如此。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要经历的痛苦,也有自己要获得的幸福。换句话说,人生所有经历的路,都是必经之路。你可以做的是:陪伴和引导。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在教育孩子时的修行,记住一点:学会放手!

最后用一首纪伯伦的诗,做为结束。

论孩子

纪伯伦诗/冰心译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那静止的弓。


(完)


【七哥闲谈】

《生活处处是修行》系列,已经写了五篇了,有一点需要再次强调:

我所讲的,只是我的观点,仅供你参考。而且我不是成就者,讲的修行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你要有自己的思考,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

推荐一下《生活处处是修行》系列文章:

在吃饭中修行       在吃屎中修行

在病痛中修行       在嗔恨中修行

 

阅读37382
举报0
关注鬼脚七微信号:taobaoguijiaoqi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鬼脚七”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鬼脚七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鬼脚七

微信号:taobaoguijiaoqi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