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痹证不好治?那是因为没学好这4类药的运用

作者:中康疼痛医学 来源:中康疼痛医学 公众号
分享到:

08-17



导读:治疗痹证的中药有N多种,其中虫类药、藤类药、骨类药和胶类药的使用颇具特色。今天一起学习李志铭先生运用这4类药治疗痹证的经验。


01

虫类药的运用


风邪是痹证的主要病因,因此,在痹证的治疗中,如何祛除“风邪”显得十分重要。


虫类药以搜风剔邪著称,用之恰当,可起“勇夫”之功。


然各种虫类药都有其特点,需根据辨证,择其优者而用之。


风湿热痹——选用地龙、蜂房、僵蚕、蚕砂。 


风寒湿痹——选用全虫、蜈蚣、白花蛇。


痹兼瘀积——选用土鳖、穿山甲。


各种痹证——均可选用乌梢蛇、蛇。


地龙味咸性寒,能清热止痉,祛风通络,常用于治疗热痹、行痹、脉痹和顽痹。


蜂房咸甘平,长于祛风通络,止痛解毒,适用于治疗顽痹。


僵蚕咸甘平,能祛风清热,祛痰止痉,可用于行痹、热痹、筋痹。


蚕砂甘辛微温,能祛风湿,通络止痛,可用于湿热顽痹。


全虫味辛甘,性温有毒,有祛风镇痉,解毒消疮之功,善疗寒痹、顽痹之挛急麻木。


蜈蚣辛温有毒,能祛风镇痉,攻毒散结,可解寒湿顽痹之关节剧痛。


土鳖咸寒,能逐瘀散结活血;穿山甲咸微寒,可通络散癖消肿,两者皆适用于外伤引起的风湿痹痛,而穿山甲用于脉痹最佳。


三蛇(白花蛇、蕲蛇、乌梢蛇),皆有捜风通络之作用,而以白花蛇效力最雄,蛇次之,乌梢蛇较逊。


白花蛇性温有毒,可治顽痹,但不可久服;乌梢蛇甘平无毒,各种痹证皆适用,久服无妨;蕲蛇介于两者之间,甘温无毒,诸痹可用。


02

藤类药的运用


藤类活力顽强,攀墙援壁,盘根错节,以其入药,善走经络,祛风湿,解筋挛。但性味有别,专长各异,宜分别选用。


海风藤,味微辛甘,性温气香,善于祛风行气止痛。多用治行痹。


天仙藤,为青木香之藤,味微苦,性温气香,长于养血理气去湿。可治脉痹,湿痹。


血风藤,俗名拉牛入石,味微苦,性微温,能养血活络,壮筋骨。可治四肢拘挛,麻木无力。


鸡血藤,味微甘涩,性温,有补血活血强筋之功。可治痹证兼血虚者。


鸡屎藤,味微苦性凉,能平肝清热,养血润肠。可治血虚肢麻之症。


络石藤,味甘涩,性微温,善舒筋活络。可治骨痹,筋痹,顽痹。


石楠藤,味苦,性微寒,祛湿清热通络。可治湿热痹痛,肌萎筋挛。


宽筋藤,味苦,性凉,能清湿热,通经络。可治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


银花藤,味甘苦,性凉,能清热利湿,善清络中湿热。可治热痹、脉痹。


双钩藤,味甘,性微寒,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可治热痹、筋痹,可降血沉


大血藤,又名红藤、血藤,味微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治热痹肿痈。


丁公藤,俗称麻辣子,味辛,性温有毒,能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可治风寒湿痹。


雷公藤,俗名黄藤,味微苦,性温有大毒,能祛风燥湿,通络止痛。已制成雷公藤片等,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坐骨神经痛等。


青风藤,又名青藤或大叶青藤,味辛苦,性寒,能祛风湿,通络利尿。据西安市第五医院和湖南中医药研究所报道,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良效。


03

骨类药的运用


骨类药能入骨捜风,强壮筋骨,祛湿止痛,适用于反复发作之顽痹和年老体虚者。


临床可选用虎骨、豹骨或猴骨,药性均为甘温,适于偏寒者;


鹿角(或鹿角霜),味咸性温,能活血散瘀,温肾强筋,虚寒痹证者可适当选用;


龟板、鳖甲,均味咸性凉,有滋阴清热,强健筋骨,软坚散结的作用,为治偏热型顽痹、脏痹之良药。


04

胶类药的运用


胶类药的特点是可入血分,养血止血。


鹿胶甘温,偏于补肾阳,壮筋骨,可治肾虚诸痹;龟胶、鳖胶、阿胶咸平,偏于补肝肾之阴,可治痹证而兼肝肾阴虚者。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1、        ←←←←请点击文字了解详情

2、2019年9月4日(广州班)龙氏正骨(治脊疗法)手法复位研修班         ←←←←请点击文字了解详情

3、       ←←←请点击文字了解详情

4、     ←←←←请点击文字了解详情

5、        ←←←←请点击文字了解详情

6、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有想了解膏药机的,请与张老师联系,13718090031


值得学习的一本李玲老师主编的《头颈部疾病针灸治疗集萃》书籍,有需要的可以联系  张老师13718090031





阅读56
举报0
关注中康疼痛医学微信号:zhiliaoyaotuijia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中康疼痛医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中康疼痛医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中康疼痛医学

微信号:zhiliaoyaotuijian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