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同样是富二代,为什么“死了爹”比“死了妈”得到的遗产多?

作者:果壳网 来源:果壳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2-28

财富的获得,除了努力奋斗,当然还有一些幸运的捷径,比如中了彩票、天降遗产……


在松鼠的世界里,这个捷径的表现形式更为简单,那就是——遇到一个好地方。这块宝地不需要多么的大、也不需要在多好的地段,只需要:


前地主的床底下塞满了钱


正在藏松果的小松鼠 | Arkive


在北美,很容易在针叶树较多的地方遇到可爱的小松鼠。它们主要吃针叶树的松果,在秋天努力地收集松果,然后为了过冬,会将食物储存在地里。一次食物储备可以包含两万多颗松果,而食用保质期能有好几年


不过,松果的收获并不稳定,时多时少,且歉收的年份比丰收的要多。白云杉每2-6年会生产非常多的松果,而中间那几年的松果产量却很少。这意味着,如果小松鼠们没在丰收年份储存足够的松果,那么在收成不好的那些年,它们很可能就会饿死


不同年龄、性别的松鼠,储存食物的行为不同。勤劳的松鼠可能家藏万果,在自己的领地里堆满松果。但鼠总有一死,死后再多的松果也带不走……



对松鼠而言,有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如果有松鼠死了,其他松鼠就会接管它的领地,与此同时,继承它留存下来的松果。研究人员曾见过一个有着31年历史的松鼠粮仓,在此期间,它曾被13只不同的松鼠占领过。


1987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发起了一个研究北美红松鼠(Tamiasciurus hudsonicus)的项目。项目集结了美国密西根大学等高校,对上百只松鼠做了标记、以监测它们的行为和繁殖情况。


研究发现,那些从自己土地上消失了的松鼠,它们的土地会被年轻的松鼠们占领。研究人员观测了那些占领了不同性别的前辈领地的年轻松鼠们,并测量了它们的食物储备和繁殖结果,结果有些出人意料


公松鼠死后,留下的遗产更多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只小松鼠继承了一只公松鼠的土地,和那些住到母松鼠领地的同伴相比的话,它将多获得1300多颗坚果。这些食物储备的能量可以让它多活17天


“如果一只母松鼠幸运地接管了这样的地盘,那它将有很多的食物,这会让它提前生育,”论文的作者McAdam说道。研究发现,母松鼠要是拿走公松鼠的领地,分娩的日子平均会提前2.26天。这样,它的后代将早早离开家。和那些拿走母松鼠领地的同性相比,它后代的生存率更高一些


“本质上,这会提高这只母松鼠对下一代的遗传贡献,“McAdam说道。



一窝北美红松鼠小宝宝 | Arkive


中年公松鼠的床底,怎么会辣么富有?


研究还发现,松鼠在黄金年龄——3至4岁,与比它年轻或年长的松鼠相比,拥有更多的松果。这一差异意味着,如果你的前地主是一只死于中年的公松鼠,那你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收获可观的遗产。


根据这些遗产的差异,我们可以推断出,中年公松鼠存得多、但吃得少,这又是为什么呢?


照理说,公松鼠需要的食物并不比母的少,因为公松鼠在交配季节的能量消耗和母松鼠在哺乳期的能量消耗差不多高。而由于公松鼠囤松果的数量与他们春天繁殖后代的数量有关,所以,公松鼠可能会囤得更多一点,母松鼠则不需要这样做。


然而,仅仅是多存一点的话,还不止于留下如此丰厚的遗产。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表示,公松鼠之所以会留下辣么多的遗产,离不开一个残酷的现实——公松鼠比母松鼠更有可能在冬天里死掉。更高的越冬死亡率阻止了公松鼠在交配季消耗多余的松果……



原来,在松鼠的世界里,中年男不仅不油腻,还勤劳搬果。但因为英年早逝,它们床底塞满的财富经常能造福陌生的松鼠。


不管公松鼠是否自愿,它的行为都将影响一只未曾谋面的松鼠,并对整个群体的基因作出贡献

作者:Cloud

编辑:Ent


参考资料:

[1] https://www.eurekalert.org/multimedia/pub/192874.php

[2] Fisher D N, Haines J A, Boutin S, et al. Indirect effects on fitness between individuals that have never met via an extended phenotype[J]. Ecology Letters, 2019.


一个AI

如何给孩子留下丰厚遗产?答:早点死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ID:Guokr42

果壳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吓得我二维码都歪了!

为啥这样的二维码也能扫?

扫码发送【二维码】告诉你原理~

喜欢就点个“好看”呗~↘

阅读39859
举报0
关注果壳网微信号:guokr4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果壳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果壳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果壳网

微信号:guokr42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