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马晓云:侠肝义胆除汉奸 铁血抗日映丹心

作者:大同日报传媒 来源:大同日报传媒 公众号
分享到:

03-01

  在山东省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内苍松翠柏掩映下,鲁中地区著名抗日英雄马晓云的墓碑安然矗立。看着墓碑上的照片,听着讲解员的讲述,前来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参观者,似乎又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对这位铁血抗日英雄肃然起敬。

  

  马晓云,原名马方杲,1906年9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长山县北旺庄(今淄博市经济开发区北郊镇北旺村)。1924年加入东北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晓云回到家乡,发动乡亲声援东北人民抗日,同时筹集枪支,组织联庄会。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在家乡发动组织抗日队伍。同年底,与哥哥马耀南、弟弟马天民参与黑铁山起义,并把筹集到的3支手枪和几百银圆全部献给起义部队。1938年4月,马晓云所部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第7支队,马晓云任支队长。7月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第7团团长。

  

  1939年夏,马晓云奉命率领部队插入敌后,开展对敌斗争。他带领战士实施拔掉敌人据点、炸毁日军火药库、破坏铁路使日军军用列车出轨等行动,牵制了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7月22日,其兄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牺牲,更激起他报家仇国恨的决心。同年马晓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初,马晓云被派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2年初夏回到山东,任清西军分区副司令员。在此期间,日寇疯狂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对抗日根据地反复进行“铁壁合围”,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马晓云率队与日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处决叛徒、击毙汉奸、消灭匪特,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开创了清西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使清西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此后,上级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批准成立了清西专员公署,马晓云被任命为专员。

  

  1944年1月,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的指示,清西军分区改为渤海军区第6军分区,马晓云任副司令员。为更有力打击敌人,部队分两路行动。司令员许云轩率一部去小清河以南作战;政委李曼村和马晓云率一部拔除青城县王家庄据点。8月10日,在攻打王家庄据点时,马晓云不幸牺牲,时年38岁。

  

  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一家三兄弟,都为抗日牺牲。徐向前亲笔题词:“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烈士永垂不朽”。

  

  马晓云的后人马可说:“马家一门三英烈,他们不怕牺牲、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我们也会永远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记者袁军宝)


新华社济南2月28日电

郑重声明:大同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所属大同日报、大同晚报、大同新闻网、掌中大同客户端、全媒体微信矩阵(包括大同日报传媒、大同新闻网、大同晚报、大同日报第一房产、大同日报社小记者等微信号)刊发、登载的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一律拒绝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大同日报微信公众号”。否则,将依法追究剽窃、抄袭者的法律责任。保护知识产权,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阅读39050
民族 英雄 
举报0
关注大同日报传媒微信号:datongchuanmei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大同日报传媒”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大同日报传媒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大同日报传媒

微信号:datongchuanmei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