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策略(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 Strategy)称为商品交易顾问策略,也称作管理期货。
主要通过在基本和技术分析中导入数量模型,并借助计算机系统根据数量模型产生的买卖信号进行投资交易。CTA基金策略完全通过不同期货合约及调期合约多/空头寸进行投资,起始于商品期货市场,后发展到股指期货、外汇期货及调期、债券期货、利率期货等杠杆性衍生品市场,而鲜少投资于股票现货市场。其有时候被划归为全球宏观对冲策略的子分类,但更多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策略而存在。
趋势交易是通过大量的指标排除市场噪音,设定交易系统,判断当前市场趋势,然后建立头寸,而调整头寸的临界点都是特定计算机算法所规定的。
CTA策略的趋势交易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不仅是因为投资者相信市场并非那么有效,更重要的是他们观察到市场是存在趋势的。
事件性影响会导致标的物价值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但其价格却需要一段时间后才提升,之后价格还可能会继续攀升以致超出其价值。在这期间,趋势跟踪策略就可以买入获利。
所有CTA运用的交易策略基本上可分为两类:趋势交易策略和反趋势交易策略。
趋势交易策略是目前CTA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易策略。趋势交易CTA通过运用大量不同的指标去除市场噪音并寻找当前的市场趋势,然后建立头寸,他们从市场趋势的持续发展中渔利。移动平均线、交易量、周期理论等都是趋势交易CTA运用较多的指标。
趋势交易CTA根据时间周期的不同,又可分为短线交易者、中线交易者和长线交易者。
反趋势交易CTA通常运用头肩形态、突破形态、交易量等反转指标来发现趋势的转折信号,然后建立头寸。
不论是趋势交易还是反趋势交易,CTA都非常重视头寸的风险管理。
CTA策略的特点
1.成长于波动
期货市场是多空交易机制,CTA策略的机会可以是任意方向的波动。
2.制胜于交易
量化CTA的交易方法,一般是在基本面和技术分析中导入数量模型,并根据数量模型产生的买或卖的信号进行投资决策。
3.立足于风控
CTA策略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所以其核心风控在于如何在不适应的市场环境中控制回撤。
CTA策略为何得到业界的认可?
CTA策略可以作为商品等另类资产的替代,得到业界的认可,主要有以下四大理由:
1.投资于非传统资产类,分散风险
研究表明CTA策略是独立于股市的,商品类资产与股票类资产可以形成互补。
2.跨越不同市场,多空并举
虽然CTA策略的名字中有“商品”字样,但策略本身的实际投资对象已经越出商品的范畴,除了传统商品,外汇、利率等也是CTA策略常见的投资标的。具体到投资策略,商品交易顾问对商品等投资标的走势做出预判,通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在投资中进行做多、做空或多空双向的投资操作,为投资者获取来自于传统股票、债券等资产类之外的投资回报。
在实践中,CTA策略基金可以参与全球150多个市场,从期货到期权,从黄金、外汇到原油,范围之广远超传统投资策略。
3.穿越牛熊,能持续稳健地盈利
CTA策略的魅力在于持续稳健盈利。即不论是市场牛熊都有机会获得正收益。
CTA策略的投资机会不仅仅局限于当某类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如果判断的准确,当某类商品的价格下跌时,也可以通过对其做空来赚取收益。
例如在具体的操作中,CTA策略在实施中既可能根据对气候变化的研究结果,在厄尔尼诺现象的高峰期前买入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也可以基于经济放缓的判断卖出铜、铝等工业材料金属期货。
同时也可以基于经济放缓的判断做空金属原油等顺经济周期的商品,特别是在近两年,全球经济放缓,产能严重过剩,致使钢铁煤炭等商品价格一直持续下跌,很多含有CTA策略都借此趋势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4.以小博大,事半功倍
在CTA策略中,杠杆的使用极为普遍。
因为CTA策略中,往往会以商品期货合约作为自己的投资标的,而商品期货均是以保证金制度进行交易的,投资者只需要缴纳占投资本金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利用较小的资金量来完成大额资金交易,其中平均会有5-10倍左右的杠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提高投资者资金的使用效率,当市场上存在机会时,仅需要提供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利用高杠杆进行交易,放大自己的收益,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
不过机会往往伴随着风险,商品期货市场的高杠杆也让投资者时时面临被“爆仓”的风险,为了资金的安全,建议尽量选择专业的投资机构。
5.交易活跃,基础良好
由于CTA策略常以期货合约为标的,所以这个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全球商品期货交易量前十中,国内的期货品种占据六席,其中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油、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螺纹钢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白糖,占据了商品期货交易量的三甲。可以说,我国的期货业规模为我国CTA策略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作为大类资产配置一种的策略,CTA更趋向于投资波动率较大的市场,可多可空,不受市场牛熊影响。
(资料来自博道投资官微)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上海中期期货”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上海中期期货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