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遇风又“夺命”!这个儿童娱乐设施33天内,致31人伤亡!(视频)

作者:黑龙江交通广播 来源:黑龙江交通广播 公众号
分享到:

05-08

近年来,各种充气游乐设施造成的事故在不同的城市,不断发生。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期间,又一悲剧上演!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拒马源广场附近突发龙卷风,将广场内一充气城堡掀翻,造成2名儿童死亡7人受伤


而同样的,就在这之前不久的3月31日,河南虞城县突遇大风袭击,导致一游乐气垫床刮倒,2人死亡、20人受伤。



儿童充气城堡为何变成了危险城堡?


//
充气“城堡”被风掀翻 多名儿童死亡
//


△央视财经《中国财经报道》栏目视频


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发生充气城堡被风吹翻事故。


目击者 王先生:风来的时候,小孩们在玩泡沫板,那些泡沫板刮过去之后,那个气垫就起来了,起来了将近两层楼那么高。 



王先生所描述的可怕一幕,发生在5月2日下午2点50左右,河北保定涞源县拒马源广场附近突发龙卷风,将广场内一充气城堡掀翻,导致2名儿童死亡,7人受伤,目前,仍然有5名儿童在医院继续接受救治,其中,4名儿童已转往上级医院接受救治。 

3月31日,河南省虞城县田庙乡也发生了类似事件,造成2名儿童死亡、1名儿童重伤。 


事实上,梳理这些事故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几点共性:事件地点集中在室外公共场所,气候条件均为大风突袭。 

河北省涞源县气象台工作人员:因为它持续时间很短,移动速度很快,空间尺度比较小,雷达或者云图是监测不到的。这种充气城堡本来就比较危险,遇到这种天气,因为它比较轻,一下就把你带起来了。


//
充气城堡为何“弱不禁风”?
//


大风突袭,尤其是难以预报的尘卷风,的确是客观因素。但充气城堡动辄变成“夺命城堡”,背后也是“安全冗余”的不足——纵然尘卷风风力强劲,充气式游乐设施抗风能力也该是过硬的,否则就不该带着隐患轻易运行。


很遗憾,目前成熟的规章制度里,《游乐设施安全规范》主要是针对从事高空、高速以及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游艺游乐设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也未涉及充气城堡这种无动力装置的游乐设施。


能够找到的规章依据,也只有年初刚刚发布的《充气式游乐设施安全规范》国家标准。不巧的是,这套标准要到今年7月1日才正式实施。


而在标准缺失之下,早些年的很多充气式游乐设施,形同于“无证驾驶,行走在安全规范的真空里。出现事故和意外,也就难言奇怪了。


事实上,很多正规游乐场中的充气游乐设施的安全管理都比较到位。据报道,在北京的一些充气城堡游乐园中,充气城堡周围都有护栏、顶部都有护网。而事故多发地,显然集中在一些县城、乡镇的非正规经营的广场、乡村集市等地。如此看来,除了标准与立法之外,还需要强有力的监管补位。


//
法律空白即将填补 充气城堡能否变得坚固?
//


△央视财经《中国财经报道》栏目视频


梳理已经发生的事故,不难发现,大风是这些充气游乐设施发生倾覆的最直接因素。 



早在2014年10月5日,在上海杨浦区的宝地广场,一处户外儿童游乐设施被一阵狂风吹翻,当时气垫上有30名孩子在玩耍。


而五年后的2019年5月2日,河北涞源发生的这起事故,在事发当时曾刮起了3到4级的阵风,没有固定的气垫没能抗住这样的大风。 


刚刚我们文章里也有提到,今年年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充气式游乐设施安全规范》,该规范将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那么,即将开始实施的这部《充气式游乐设施安全规范》,将会如何保障这些游乐设施抗风能力呢?  



规范锚固和压载成了此次国标首先要明确的标准。 


《充气式游乐设施安全规范》起草人 陈国栋:锚固和压载是想解决它的抗风性,我们在起草这个标准的时候,经过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测试,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这一个锚固点的拉力,应该是承载1600斤。


在即将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对锚固点的数量、距离以及承受力都做了明确的要求。



除此之外,在气垫上玩耍的孩子除了面临大风的威胁,还经常出现因为气垫围墙过低而翻出气垫、或是摔在坚硬且没有防护的水泥地上的情况。 


针对这样的情况,国标对气垫的围墙高度也有了明确规定:比如对高度为600mm~3000mm的充气平台,其围墙高度应至少等于游玩者身高,并且对冲击区域的表面材料,提出了缓冲的要求。

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央视财经

责编:欣莉、赵宇、邸亮、杜琳

审核:欣莉

监制:张晔、焦春溪

总监制:李皎

广告合作电话:0451-82892666、82892777



阅读39730
儿童 娱乐 
举报0
关注黑龙江交通广播微信号:gh_f6d5ccefdc8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黑龙江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黑龙江交通广播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