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全国助残日|他们的世界,声音就是力量

作者:黑龙江交通广播 来源:黑龙江交通广播 公众号
分享到:

05-19


9岁的小瑞童摸读盲文


是她感知世界的声音



17岁的邹新宇吹起陶笛


是他放飞心灵的声音



20岁的王丹用盲文写作


是她冲刺梦想的声音


……


在他们黑暗的世界里


声音是最重要的元素



在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


来自志愿者的爱之声、心之语


帮助50多名盲童


获取新知,亲近艺术,追逐梦想



爱心团体“耕读绘”


三年来为盲童提供阅读志愿服务


任利群是其中一名成员


读到舒缓处,她放慢语速


读到激动处,她声调高扬


大多时候她都提高很多分贝


语气也更加夸张



随着声音起伏,孩子们


或神情紧张,或皱起眉头


或面露喜色,或骤然忧伤


这声音,孩子们喜欢


一首《天空之城》传来,悠扬婉转


一向寡言的邹新宇


笑意浮上面庞


这些改变来自于“神笛”马良



马良是一位陶笛爱好者


他免费教授盲童吹奏技法


课间、午休,甚至放学以后


校园里经常传来陶笛声


这声音,孩子们陶醉


与平日的喧闹相比


周末的校园安静得多


但在一些高年级教室


经常传出一些讲课声


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的志愿者


为孩子们补习功课



20岁的王丹看不见汉字


小她8个月的王珏读不懂盲文


讲课,全凭一张嘴


有时两个小时一堂课


只够讲几道阅读题


这声音,孩子们享受



阅读声、陶笛声、讲课声


……


声声相续,不曾止息


这些声音不似洪钟震耳


不曾惊天动地


却如涓涓细流般


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打开着孩子们的心扉



他们当中


有的登上舞台


有的考入大学


有的重拾生存的勇气


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志愿者的名字


更看不到他们的容貌


却清楚记得每个人的声音


或欢快,或温柔


或知性,或幽默


充满爱与力量



对于志愿者来说


他们的笑脸是最大的安慰


他们的转变是最大的收获


“哪怕我们只是付出声音


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视界”无光


但世界充满光亮


他们的世界里


声音就是力量



策划:李凤双 钱 彤

统筹:田朝晖

记者:管建涛 何 山 杨思琪

编辑:闫然

制作

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鸣谢

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



来源:新华社

阅读40832
举报0
关注黑龙江交通广播微信号:gh_f6d5ccefdc8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黑龙江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黑龙江交通广播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