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脱发,应当是件体面的事情

作者:利维坦 来源:利维坦 公众号
分享到:

05-23


图源:NewsBeezer


(戳音乐享用本文,味更佳)


利维坦按:在《头发:一部趣味人类史》一书中,作者库尔特·斯坦恩(Kurt Stenn)写道:“没有头发的人少了一件在人际交流中很重要的工具,一种非语言并且能远距离起作用的装置。”


似乎有点儿不够准确。我们不能否认没有头发也是一种造型,而且通常是比大部分发型都更能“在远距离起作用”的造型——区别在于,有头发的人可以千变万化,而没有头发的人只能更换帽子/假发的类型。


脱发的人大都很苦恼,但苦恼的重点显然不是没法改变发型。头顶传来的空虚感,旁人投射来的异样目光,心中对于衰老惴惴不安的担忧,交织出了一种名叫脱发焦虑的东西。谨希望本文能够缓解诸位的焦虑。




文/童河


图自动漫《一拳超人》


我们很难对全球人民的秃顶率做一个定量统计,难点在于无法明确规定究竟多少的发量算是秃顶。


是整颗脑袋跟灯泡似的,光可鉴人?还是地方支援中心的经典布局?抑或是如海浪褪去般的发际线?只有柔软轻巧的小绒毛又算不算?


很难讲。


但根据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2017年公布的数据,光是美国境内有超过50%的50岁以上男性受到了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的一定影响。

(ghr.nlm.nih.gov/condition/androgenetic-alopecia)


难怪1886年的《科学》(Science)杂志就早早宣称:美国近一半的职业男性都正在经历秃顶……而美国人成为无毛种族只是时间问题。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简称雄激素脱发,过去我们称其为脂溢性脱发。90%的脱发现象都属于雄激素脱发。


并非只有男性才会因此而脱发,女性的脱发问题也大多源于此。只不过,男性的脱发表现大多为发际线后退,脱发从前额和头顶开始,后期实现了从“M”型到“U”型的发型转变——而女性则是从顶端开始逐渐变得稀疏。


即便同是秃顶,也可以找到自己的风格。图源:pinterest


在过去,人们发现秃顶的人往往有个油汪汪的脑袋,于是认为是油脂分泌过旺阻塞了毛孔,从而引起脱发(脂溢性脱发)


网传上世纪中期,那个时候美国的一个精神病院为方便管理病人,还在对男性患者实行阉割。其中有个被阉割的患者有个常来看望他的同卵双胞胎哥哥,医生惊奇地发现在对那名患者进行阉割之后,患者的发量明显多于那个精神状态正常的双胞胎哥哥。


于是乎,人们渐渐开始研究雄性激素对脱发的影响(学名也变成了雄激素脱发),进而发现了一个对于发量至关重要的物质——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即DHT)。这是人体内的雄性激素睾酮的还原产物。


一方面,部分人由于遗传的原因,其特定部位(通常是头顶和前额)的发囊对DHT会非常敏感,其效果有如枯草剂撒到了脆弱的小草身上。


图源:Hair Club


而值得一提的是,男性的雄激素脱发很大程度上遗传自母亲而非父亲,更准确来说是遗传自自己的外公。


而另一方面,DHT的荷尔蒙作用是睾酮的五倍之多,因此过多的DHT也会导致雄激素脱发。常言道:头发少,性欲强。也许跟这个机制也有着丝缕关系。因此深受秃顶困扰的广大男同胞切勿自卑自闭,秃顶很有可能说明你的雄性激素水平高,是真男人的表现。


虽说无法定量掉了多少头发才算秃,但我们依旧可以来了解一些横向比较的结果。据调查,大约30%的白人在30岁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脱发的影响,50岁人群中受到影响的人数则占50%,而70岁年龄段则高达80%。


另外,捷克是受脱发影响人口比率最高的国家,42.79%的比率几乎占了男性人口的一半。接下来是西班、德国和法国。而相比之下,亚洲国家的得分则普遍较低,其中最低的便是我们中国

(www.ncbi.nlm.nih.gov/pubmed/16212145)


全世界秃顶男性占比分布图,颜色越深表明该地区秃顶的男性比例越高。

图源:express


别高兴得太早。早在2011年,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就公布过一则《中国脱发人群调查》,数据表明在当年,我国的脱发人数就高达2亿(其中男性1.3亿,女性0.7亿)。也就是说,每5个中国男性中(包括未成年男性),就有一个正在面临脱发的折磨。


这大概是什么概念?我们如果以18cm作为头发区域的直径,且假设平均脱发面积为头发区域的一半(0.03平方米),那么全国男性的脱发面积总和大概是3900万平方米。


不是很大,也就是54个故宫那么大。


这还只是8年前的数据。2016年的脱发人群调查则表明,成年男性中每4人就有1名脱发者,且其中以20-40岁男性为主,比上一代人的脱发年龄提早了20年。


图源;girlschannel


另外根据阿里健康在2017年发布的《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90后正以36.1%的脱发人群占比,几乎逼平占比38.5%的80后。压力问题、环境问题、睡眠问题正在使得脱发现象年轻化。


脱发本是一件极为常见的正常生理现象。话虽如此,绝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自己头上的毛发能够永远坚守阵地。这就使得脱发成为了一大群人的共同焦虑。


对脱发有焦虑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这是人类种族一项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为了治疗脱发缓解焦虑,我们人类简直太豁得出去了。


根据《埃伯斯纸莎草书》(Ebers Papyrus,约公元前1550年)中的记载,将河马的脂肪与鳄鱼、雄猫、蛇和野山羊的脂肪混合可用作生发药剂,服用之前需要先唱颂神圣太阳神。如果不管用的话,把豪猪的毛放水里久煮,并将煮剂涂抹在头皮上,四天即可见效。 


《埃伯斯纸莎草书》局部。图源:公共领域


要是还不顶用,别着急。拿刺猬的刺裹上混有蜂蜜的油烧焦,再与雪花石膏、红赭石与蜂蜜混合——别忘了还得往里头加指甲屑。最后,拿调配好的药膏糊到头皮上试试。


亚里士多德老先生认为,一个人是否会秃顶完全取决于其体内的水分和热量。如果一个人过度沉浸于肉欲,那他体内的水和热量就会被大量消耗,脱发便会随之而来。正因如此,女性和阉者群体中才很少会出现秃顶患者。


亚里士多德提出,如果男性在25岁之前进行了阉割,就可以避免日后头发的大量脱落。这个假设在1995年的时候被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亚里士多德再次歪打正着。不过他所提出的防脱方案听上去就有点扯淡了——往头顶抹山羊尿。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ja.1000710306)


水分和热量影响发量的理论被后来的古希腊医学大师盖伦沿袭了下来,他进一步提出:体内水分的缺失导致了头皮枯萎,没有汲取充足水分的头发自然也会随之凋零。


而同为古希腊人的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花费一生时间契而不舍地求索拯救毛发的方法。医学之父的秘方是将鸽子屎与辣根、孜然、荨麻搅和在一起,然后将其涂抹在毛发稀疏的部位。


显然医学之父也没有成功,否则后世也不会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专属秃顶类型。


以希波克拉底命名的秃顶类型——“希波克拉底的花环(Hippocratic wreath)”。

图源:The Conversation


约莫三个半世纪之后的古罗马,士兵们相信是每天头上戴着的金属头盔阻碍了头发的生长,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吃得又好穿得又暖和的凯撒大帝也会秃顶。


没法说凯撒头上所佩戴的月桂花圈究竟是为了致敬罗马传统,还是为了遮掩稀疏的天灵盖,也没法说究竟是罗马帝国的国境线扩张得更快,还是凯撒头顶上的发际线往后挪移得更快。


据说当凯撒第一次见到埃及艳后的时候,他就已经差不多全秃了。埃及艳后非常贴心地向他推荐了自己的家传生发秘方:一种混有熊油、老鼠肉、鹿骨髓、马牙和足量蜂蜜的药剂。


3D技术复原的凯撒生前容貌。图源:LeLoMBriK


这也许并不是古罗马最难以接受的治秃秘方——在另一个古罗马食谱里,有人建议将驴鞭烧成灰之后混合驴尿,然后尽情涂抹在自己的脑袋上。


可能是受到农业经验的启发,动物的排泄物一直是人类医学史上治疗秃头的熟脸。


除了上文提到的鸽子屎和驴尿以外,我们还有维京人的建议:用鹅刚出体的热乎粪便涂抹光秃秃的天灵盖;而印第安人的做法则是混合鸡粪和牛粪;都铎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亨利八世则选择用狗和马的尿液反复清洗头部……


不管是否成效,毫无疑问诸位都是一等一的勇士。


到19世纪中叶,英国人可能是受到殖民地印度的启发,想出来一个新法子:拿印度茶涂抹脑袋之后大力按摩。当然,还是没有什么球用。


印度人自己的方法则比较直接。头发长不出来可能是因为供血不足或者重力太大,所以你应该经常倒立


等到工业革命之后,终于出现了一些新的思路——我们也许可以尝试借助工业的力量。比如1923年制造的生发仪器Thermocap(直译为“热疗帽”)这款仪器宣称能通过蓝灯照射脱发区域,从而刺激休眠的毛囊苏醒过来,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每天戴上15分钟即可。


图源:wordpress


下面这张图是另一款号称能刺激头发生长的设备,诞生于1936年,名叫Xervac。与前者通过加热的方式不用,Xervac是通过气泵连接帽体,然后大力地吮吸你的脑袋


图源:wiki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所带来的启示当然远非做帽子。我们还做过梳子,晶莹剔透,通电之后会发出梦幻蓝光的那种梳子。这款产品名为Master Violet Ray(直译为“紫色射线大师”)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放射出一定量的电荷来刺激头皮。


图源:youtube


显而易见,工业革命并没有拯救秃顶人士的头发,否则也不会直到今天仍然有那么多人满世界寻找让头发重新生长的一切办法。人工植发、假发等手段也因此应运而生。但且不说这些方法有多麻烦代价有多高,头发,肯定还是自己长出来的好。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抗拒秃顶。《圣经》里把没有毛发的人视为天选之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先知伊莱沙(Elisha)便是其中一位。


《旧约全书》记载,伊莱沙有一回走在路上,一群顽劣的小孩嘲笑他的秃顶。伊莱沙奉耶和华的名义暗暗诅咒了这帮小孩。结果突然从林子里跑出两头母熊,咬死了那些孩子。


我们可能会觉得耶和华的惩罚确实太过残忍,但重点是——耶和华并没有帮伊莱沙解决秃顶的问题,而是解决了嘲笑他秃顶的人,可见脱发问题有多棘手。


先知伊莱沙。图源:wiki


但是脱发真的一无是处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经历了那么久的进化,该秃的迟早还是得秃?


满头秀发的贝瑞大学的心理学家弗兰克·马斯卡雷拉(Frank Muscarella)决定彻查此事。


2004年,他在一个发型师朋友的帮助下制作了三种假发:一种发量惊人,一种发际线后移,一种发量少得惊人——跟希波克拉底差不多。


然后他把这三种假发粘到了买了的橡胶头套上,并找来六个不太情愿的学生,带上这些假发拍了照片,就拿着这些照片去让参试者对其吸引力和性格进行打分。


不出所料,发量惊人组在生理吸引力方面的得分远远高于其他两组。但与此同时,另外两组也被一致认为是更聪明、更具影响力和学识、受过更多良好教育、社会地位更高、更诚实以及更加乐于助人。


总的来说,除了丑,秃顶意味着太多优点了。


达尔文绝对符合人们对那些“聪明绝顶”的人物智商高、地位高、影响大的印象。

图源:Wiki


马斯卡雷拉解释道:秃顶是成熟与稳重的象征,这将会是区分成熟男性与毛头小子的重要手段。不仅如此,秃顶还会被视作“情感的公告版”。越秃,头皮露出的面积就越大,而相比于头发的颜色,偏向于红色的头皮颜色更倾向于是一种“权力和支配地位的象征”,是一种沉默的声明。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162309595001301)


而另一方面,匈牙利伊斯特凡大学(István University in Hungary)的彼得·卡柏(Peter Kabai)提出假说称:之所以男性更容易出现秃顶现象,很可能是因为秃顶是一种长期进化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吸收更多的阳光以合成维生素D,从而预防前列腺癌。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3/150322080155.htm)


研究发现,脱发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合成维生素D。图源:Video Blocks


“脱发和维生素D有关,而大部分人都不同程度地缺乏维生素D,”卡柏说。在2015年的一次临床试中,受验者是37位患前列腺癌的男性,研究人员给部分患者提供了维生素D补剂(几乎七倍于常用量),给其余的人提供安慰剂。 


10天后,他们的前列腺均被切除,无一幸免。研究人员发现:服用维生素D的那组,前列腺肿瘤居然缩小了,而没服用的那组病情却变得更严重。此外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补剂甚至改变了关键基因的表达——它能关闭涉及炎症的基因表达,而炎症会诱发癌症。 


因此,秃顶真的应当是一件体面的事情。


图源:giphy


但话又得说回来。以上关于秃顶的高妙之处,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充其量也只能起到自我安慰与安慰他人的效用。常人恐怕很难完全接受自己头顶时不时传来的丝丝凉意。


虽然说缓解秃顶焦虑的最佳方式是做个自洽的光头,但真要有办法的话,想必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拥有满头郁郁葱葱的秀发。

打开手机天猫/淘宝APP 搜索: 头发养成攻略 

美无巨细

让你的每一根头发都快乐!



我知道你睡眠很差

我知道你压力很大

我知道你帽子很多

我知道你头发很少


我知道你尝试过许许多多的办法

——比如——






 别急,有天猫 




赋予你的头发 全方位的呵护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反基础,反本质。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联系:微信号 liweitan2018

阅读39375
举报0
关注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利维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利维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利维坦

微信号:liweitan2014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