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东汉版拯救大兵瑞恩,不抛弃不放弃,不为大汉耻

作者:读史 来源:读史 公众号
分享到:

04-07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文:雨雪其雱(微信公号读史专栏作者)


公元74年,时为东汉第二任君主汉明帝在位的倒数第二个年头。


西汉末年的天下大乱使得整个国家伤痕累累,经过近四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王朝终于重获新生。


在这数十年中,匈奴趁着中原大乱重新掌控了西域,帝国的边境烽火难平。汉明帝决定不再忍耐,他要如西汉时他的伟大先祖们一样,再次出击西域,断匈奴臂膀,张帝国之掖。


数万汉军将士在敦煌集结,出玉门关直抵车师国,斩杀数千人,车师国归附。同年,西域都护府复立,陈睦被任命为都护,耿恭为戊校尉,屯兵于金浦城,关宠为己校尉,屯兵于柳中城,屯兵规模都只有数百人。


故事的主人公校尉耿恭出自一个荣耀的家族,耿氏一族自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耿弇起,在东汉的二百年间,贡献了十几位将军、数十位校尉,子子孙孙前赴后继,只识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而耿恭将在西域大地上为他的家族增添一个惊心动魄的传奇。

匈奴不敢与汉军主力正面交锋,一直没有任何动作。任务完成后,汉军主力部队撤回,此时的西域驻军只剩下了两千人。第二年,匈奴两万骑兵便来势汹汹,杀死车师国国王,合围了金浦城和柳中城。


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耿恭睿智而坚定。他探查了地形之后感到金浦城难以据守,趁着雨夜率领这数百人突出重围,来到了疏勒城。城中有涧水流淌,可以解决饮水问题,且处于天山南北交界处,易守难攻。


匈奴很快追击上来,残酷的围城战拉开了帷幕。


围城之后,匈奴料想这数百人不可能还有勇气坚守下去,使者意气风发的来到城下劝降,告诉他们汉明帝已经病死,车师国又叛变了汉朝,国中大丧,已不可能有援兵赶来,他们如能立即投降,便给这些将士们封王封侯。


耿恭微笑着迎接使者入城,说自己要商讨归降事宜。当日夜晚,城下的匈奴士兵门看到了令他们惊恐万分的一幕,他们的使者被绑在城墙之上活活拷死,而一旁的兵士们将使者的肉一片一片割下来吃进肚里。


纵是战场厮杀经年,也没能承受住这番情景,匈奴兵们在城下哭成一片。


千年云烟过往,岳武穆将军以这个典故写下了“壮志饥餐胡虏肉”,一曲《满江红》传唱悠然。

经受了这样心理重击的匈奴延缓了进攻的节奏,但他们截断城外河流,断掉汉军的水源,企图将他们活活渴死。


耿恭守城的同时,命人掘地挖井,然而挖了近四十米仍不能见水,城中的士兵一度只能榨马粪汁来解渴。


感到无望的耿恭整理衣襟,跪拜在井边祈求上苍,突然,奇迹出现了,再往下挖时,井中渐渐有甘泉冒出,一旁的将士们山呼万岁,后来耿氏宗族因此多了一个“拜泉堂”的堂号。


就今天的我们来看,匈奴截断河流,水浸入地下,从而拔高了地下水的水位。然而对于这支汉家队伍,涓涓细流让他们在绝境中看到了希望,他们感到冥冥中自有上天庇佑。


史书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人——车师国王后。虽然车师国已反,但这位王后是此前汉朝与西域联姻的后代,她总是悄悄的命人带些补给到疏勒城中,还时不时透露一些军情。


食物不够了,将士们就把铠甲上的皮革一块块煮了吃。虽然伤病和饥饿让城内的人数一个一个减少,城墙之上的汉家旗帜却依然猎猎生风,千里之外的汉家余脉和耿恭等几百将士孤独而坚定的守护着汉王朝在西域的最后堡垒,他们相信长安不会放弃自己的英雄们。

两千公里之外的长安,一场朝议正在进行,刚刚即位的汉章帝收到了求援信,臣子们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有一帮人认为,此时已经是十月,距离求救信发出过了近半年之久,西域的驻军很大概率已经全军覆没,出兵援救没有意义,而新君初立,很多事都亟待处理,不宜劳师远征。


这样的危急关头,司徒鲍昱站了出来,说了这样一番铿锵之言:“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掷地有声的话语慑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王座上的汉章帝。从史书记载来看,他是一个不怎么喜欢打仗的人,但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更作为汉家天子,他不会也不能对这样的话语无动于衷。


救援的命令火速下达,公元76年,七千人的救援队伍在敦煌集结,奔赴西域。


援军到达关宠的柳中城时,关宠部已经全军覆没。援军攻下柳中城和交河城,斩杀和俘虏匈奴七千余人。


柳中城的匈奴兵麻溜的逃跑了,墙头草车师国又归附了汉朝。不过,援军部队见到关宠部的情况,感到耿恭部也没什么希望了,准备原路折返。


此时又有一个关键人物站了出来——耿恭派去长安求援的部将范羌,他表示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去援救疏勒城,于是援兵部队分给了他两千人。


范羌带着这两千人马出发了,冬天的西域大雪没膝,他们一步一步艰难的前进,翻越天山,穿过大大小小的沙漠,向着疏勒城进发。


此时的疏勒城包括耿恭在内,仅仅只有26人了,但城池仍然没有陷落。当城中的将士们听到城外的动静,以为是匈奴的大部队到了,他们握紧手中的剑准备迎接最后一战,此战之后,或许他们就要长眠于这片土地,而故乡的亲友们不知是否还会记起他们。


到达城下的范羌迅速击退了外围的匈奴人,向着城中大喊“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


将士们,祖国来接你们回家了。城中的将士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冲出这个坚守了近一年的铁城,与援军将士们抱头痛哭。


史载:“开门,共相持涕泣”。

这帮经历了千难万险九死一生活下来的英雄们,这帮早已将死亡置之度外的勇士们,流下了久违的男儿泪。


合二为一的队伍一刻也没有耽误,第二天就向着玉门关进发。援军一路与匈奴追兵作战,拼死保护这二十多人,且战且行,历经三个月终于到达玉门关。而此时,26人只剩下了13个人, “衣屦穿决,形容枯槁”,史称“十三将士归玉门”。


守将郑众亲自迎接他们入城,为他们安排洗浴和食物。当郑众认真了解整个经过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向朝廷上书说:“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


“不为大汉耻”,短短五个字,却让人仿佛能穿越千年,看到我们民族在那样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时代的豪情壮阔。


一行人到达长安时,同样震撼了朝臣们,耿恭被封为骑都尉,副将张封为雍营司马,范羌被封为共丞,剩下九人都补为羽林郎,也就是皇家亲卫队。


然而,一切并没有结束,在守城最为绝望的时刻,耿恭曾带着活着的将士们一起写信,把家书写在彼此的内衣上。活着回到长安时,塞外的严寒已经严重地侵蚀了他们的身体,十几个人一个接着一个凋谢,唯独活下来的那个人,用余生为战友们送信,到此人的孙子辈时,757封信全部送到。


比功勋更持久的是节烈,比节烈更持久的是那些镌刻着铮铮铁骨的文字,这或许就是我们的文明,我们的灵魂!


读史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 

阅读9324
举报0
关注读史微信号:dushi8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读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读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读史

微信号:dushi81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