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才4集不够看,这种国产片我们应该多拍

作者:独立鱼电影 来源:独立鱼电影 公众号
分享到:

05-23

最近,美国abc电视台做了一项调查——


大概四分之一的美国人,过去一年都没读过一本书


日本一项调查也指出,当地53%大学生不看书。


今年年初,上海最后一家季风书园关闭。


很多人惋惜,这可能是最后一个会有书店存在的时代


希望不会一语成谶。


今天鱼叔给每个爱书的人,推荐一部关于「书」的国产片。


单凭「书」自身的魅力,就已经值得五星了——


《书迷》



BBC拍过一套纪录片,也叫《书迷》。


终于,内地也有关于书籍的纪录片了


4月23号世界读书日当天,于央视开播。


唯一的缺憾是有点短,才4集,每集才20多分钟,很快就能刷完。


刚好过去一个月,可惜豆瓣上评价还不到800,看过的人应该少之又少吧。


但评分很高, 8.5 分。



《书迷》的主体当然是,书迷


有的自己动手做书,有的把书当做高达玩具一样收藏,还有的贩书讨生活…


围绕纸质书,他们践行出了多种别样的生活方式,缓慢而优雅。



不过,这群人是不是拿情怀装B呢?


因为电子书是大势所趋,相较而言,纸质书又重又贵,除了靠虚无缥缈的「情怀」收收智商税,还有什么卖点。


真情怀,还是纯忽悠?


不着急,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朱赢椿,学国画出身,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枚职员,书籍设计师


15年间,他给无数的中小学生教材做设计。


直到有一天他厌倦了,觉得自己在参与一件「令人憎恨」的事。



他开始尝试着把书本变成令人喜爱的物件儿,将书本的形式之美发挥到极致。


载体和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书本身的内容和信息量”。


这是电子书的拥趸们所热爱的逻辑,然而果真如此吗?


朱赢椿设计的《不裁》,纸张是相连的。


人们必须裁一页,才能看一页



裁刀划过的毛边,赋予整本书以粗砺的美感,最后变成一本毛边书。


此书一出版,便入选「2006年中国最美图书」,次年获得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铜奖。



《虫子旁》是朱赢椿的首部图文作品,以「绘画+照片+文字」的形式,精美的设计和活泼的内容相映成趣,向人们展示微观世界里的史诗



这本书获得了2017年「世界最美的书」银奖,并被大英图书馆永久收藏。



对于内容朴素的图书,朱赢椿的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


《平如美棠》由87岁的饶平如老爷爷所写,一开始只是排遣对亡妻的思念,他将两人从年轻时一路走来的历程,做成一幅一幅小画。



战乱,疾病,分离,都在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里娓娓道来。


2013年出版后收获无数感动,今年法文版面世,更是立马爆了


短短两个月时间,在法国亚马逊网站上获得过「中国」分类的销量头名,出版社疯狂加印。


对于这样一本饱含个人情感的书,朱赢椿的设计很克制


他按照饶平如爷爷希望「颜色艳丽一点」的要求,使用了浓浓的正红色,搭配烫金的海棠花,添上醒目的黑色毛笔字,呈现出一种饱满的洋溢状。


看着这书皮,能立马被一种古典而丰沛的情感击中。



这就是书的「形式感」。


匠心的设计,外延了文字所传达的内涵,使得文字的情感更加具象化,使其愈加趋近于一件雅俗共赏的艺术品。


这就像一部电影,除了要有好故事,出色的摄影和配乐也必不可少。


形式,从来不轻贱,反而赋予内容以活力。


所以有人说,「纸质书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建筑」。


比起朱赢椿这样执着「形式之美」的书迷,还有一群人更过分,甚至就是爱书的实体。


淘书迷,就是这一类人。


他们起早摸黑去二手市场淘书,看到一本绝版的旧书能激动死。


虽然家藏万卷但不一定都读过,搜集行为本身成为最大乐趣。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本人了。


他们或者凌晨三点起床前往北京潘家园的鬼市,争分夺秒抢好书;



或者把买房的钱全砸给了三万多册的泛黄旧纸,允诺自己一个曾经渴望的精神王国。



旧书里包含的历史感,是无与伦比的。


史航曾经五块钱从潘家园淘到一本小书,不料居然有香港祖师级导演李翰祥的亲笔签名。



还有一本破破的旧书里,藏着史学家周一良颇为悲怆的题字



台湾小哥陈逸华曾在一个“十块钱买了不吃亏不上当”的小摊上,发现了一本范思平翻译的《老人与海》



范思平是谁?


张爱玲。她曾用范思平做笔名。



张爱玲翻译的版本,是中文世界的第一本《老人与海》。


这本小蓝书,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海明威所要讲述的故事本身。


那么我们再回到前面那个问题,“载体和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书的内容和信息量”吗?


到范思平这里,你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了。


纸张的触感,墨香的味道,甚至书页翻动的声音,都会触发情感记忆




书本作为实物,本身就构成了某种抚慰。


纸质书上,可以做笔记,圈圈画画,甚至你一边喝饮料不小心滴在上面留下了污迹,都构成你阅读的印记。


当翻至最后一页合上书皮的一刹那,从内容到形式,这本书才完完全全属于你。


难道电子书买过来,就不算它“属于”我了么?


鱼叔撂下一句狠话,电子书的“拥有”是虚假的。


没错,油墨印刷作为几千年以前的玩意儿,一点都不酷,常常被技术进步论者似有似无地嘲笑。


有一本倡导电子阅读的书,叫做《焚毁书籍》。



这标题早已不是嘲笑,是杀气腾腾


电子书多炫酷啊,它用代码魔法一般将全世界的图书馆放进你的口袋,还花不了多少钱。


这当然很爽,很潮,可这是有代价的。


代价是恐惧,因为它太容易被篡改。


你今天花5块钱买了一本电子书,说不定日后局势大变,一些人轻而易举地控制它,蹂躏它,使你无法再次查阅。


这太简单了,只需要几行代码就清除干净,没有一丝作恶的证据


如果未来全球市场只剩电子书流通,那么文化和思想的控制力也将是空前的。


说到底,电子书的廉价和便利,还是以牺牲你的部分权利为基础。


它在本质上并不真正「属于」你。


纸质书对于鱼叔而言,并不单纯是捉摸不定的情怀投射,它可以是创造利润的商品,传递信息的载体,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品,以及与历史对话的物件儿



鱼叔承认,长久以来读书被塑造成一件「大雅」的事情,为了「装饰」而读书的人并不在少数。


以至于你在地铁上想掏出一本书打发时间,还要对周围快看这里有人装B的嫌弃目光做一下心理建设


读纸质书,正在变成一种「力排众议」。


不过,如果「众议」无法消失,那就「力排」一下好了。


我们在阅读中追寻的,不就是超过他人目光的自由自在么?



助理编辑:春大鲸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独立鱼招聘:简单粗暴,干掉烂片

太爽!这才是吊打渣男的正确打开方式

男人最担心的事,终于被一个女导演拍出来了

阅读9757
国产 
举报0
关注独立鱼电影微信号:duliyumovi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独立鱼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独立鱼电影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独立鱼电影

微信号:duliyumovie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