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用吴侬软语讲述西北情怀,五年磨一剑的《敦煌女儿》这样演绎海派文化

作者:光明网 来源:光明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6-20


沪剧


在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下,由光明网和KK联合主办的“青春遇见戏”中国传统戏曲系列直播带你走近沪剧



沪剧初名花鼓戏,

是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

早在清乾隆年间,已有流行。

清代道光年间,形成上海滩簧。

本滩的形式是两个男演员

分扮一男一女两个角色,

这称为对子戏。

早期戏班主要在乡间流动演出,

后来又在上海的茶楼、街头演出。

20年代,本滩受到文明戏的影响,

发展为小型舞台剧“申曲”。

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了,

开始把申曲改称沪剧。



沪剧唱腔音乐来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

它既擅于叙事,也长于抒情。

随时时间的推移,

曲调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

板腔体唱腔指的是以

长腔长板为主的一些板式变化体唱腔,

因其代表了沪剧的风格,

所以一般称为“基本调”。

曲牌体唱腔,多数是明清俗曲、民间说唱的曲牌和江浙俚曲,

另有从其它剧种吸收的曲牌而形成的。



富有江南乡土气息又擅长表现现代生活的沪剧,

有着众多的知名剧目,

如《罗汉钱》、《雷雨》等。

而这些剧目的成功,

离不开沪剧的表演艺术家们。

茅善玉就是其中一位,

她与沪剧结缘却也有些意外。


当她还是个孩子时,其实并不清楚何为“沪剧”。

“上台唱戏,你喜欢不喜欢?”

当年的招生老师这样问茅善玉。

“喜欢!”

就是这样一个简短有力的答案,

让沪剧走进了茅善玉的生命。



从《红灯记》里的小铁梅,

到《雷雨》里的繁漪,

现任上海沪剧院院长的茅善玉

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带到了我们面前。


“作为上海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

造就的特殊地域文化,

沪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力。”

面对传统戏曲观众的流失,

茅善玉仍旧信心百倍,

她坚信沪剧能够靠自身魅力吸引年轻观众。

于是五年磨一剑,

原创沪剧《敦煌女儿》在茅善玉的带领下

打破传统沪剧的叙事结构和表现,

为观众们带来了震撼的视听体验。



《敦煌女儿》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讲述敦煌研究院第3任院长

樊锦诗50年扎根甘肃大漠,

一生致力敦煌研究的人生历程。

从青春到暮年,从人生到精神。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茅善玉多次带队走进敦煌,

感受大西北风沙和敦煌历史。



从25岁演绎到80岁,

茅善玉为了让沪剧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心,

她在细节的处理上十分仔细。

茅善玉说:“年轻时唱腔相对高昂,委婉动听,

而老年时借鉴杨派唱腔,更加浑厚。”

整部剧目的音乐上也采取了

不同于以往的多乐章的结构,

既强调了沪剧的音乐特性,

又增加了歌唱性,让艺术效果更加丰满。



茅善玉用执着与认真,

打造了一台精品沪剧,

也让更多的年轻观众看到了沪剧的魅力所在。

让擅长上海风情的吴侬软语

展现坚守黄沙大漠的情怀,

这本就是一次大胆的创新。

茅善玉坚信,

两百岁的沪剧始终年轻,

它一直在为人们传递温暖的力量。


点击图片观看精彩直播:



文章来源:光明网 作者:邸文炯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时请注明微信投稿or合作)

阅读9457
敦煌 女儿 
举报0
关注光明网微信号:gmw_00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光明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光明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光明网

微信号:gmw_001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