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90后的第一次人生危机,来自一张A4纸

作者:新周刊 来源:新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9-07



本文转载自槽值(ID:caozhi163)


微博上有一个段子:


“妈妈劝我不要再抽烟喝酒了,不然体检的时候一定会查出病来的。听从了妈妈的话,我就再也没去体检过。”


面对体检时的这种“鸵鸟心态”,戳中了不少人:


“没事绝对不体检,就怕一检查全身都是病。”


前不久,综艺《我家那小子》里,嘉宾武艺因为甲沟炎去修脚,技师说他脾胃不和,身体呈现亚健康状态。


回家后武艺有点后怕,纠结了很久,才下定决心预约了体检,距离上一次体检,已经过去了五年。


结果显示,1990年出生的他,已经患有眼结石、轻微脂肪肝……


屏幕外的嘉宾看着不敢相信:他才那么小就有脂肪肝?



李维嘉感叹说:体检是真的挺可怕的。


尤其是一些眼看中年就要来临的人,一边要应付忙碌的工作,另一边渐渐需要接过家庭的重担。


刚毕业的年轻人们可以一个不开心就辞职,自己却必须要考虑“上有老下有小”。


一旦身体出现问题,谁来支撑一切的局面?


所以哪怕明明知道身体可能已经出问题了,也必须“咬牙熬着”。


接过那一张判断检查自己是不是健康的A4纸,却连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比起单身、脱发和贫穷,收到体检报告单的这一刻,也许才真正让人恐惧。

 

1


从前把体检当儿戏

现在把体检当猛兽


从前,体检只不过是走走流程,大家心里明白,自己的生活方式足够健康,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现在,大家心知肚明的是,“我这个生活方式,身体一定有什么指标不在正常范围内。”


长期忙碌,在办公桌旁一坐就是是一整天,根本没有时间运动。

 

熬夜几乎成为生活常态。

 

饮食也不讲究营养和均衡了,能每天按时吃上饭都是奢望。

 

心理上也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73.6%的城镇居民心理呈现亚健康状态。


许多以前五六十岁才会得的病,都纷纷找上了年轻人。


江苏省人民医院一位张医生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2018年春节期间,他参加了三起危重脑卒中患者会诊。


三人之中最年轻的患者仅有28岁,病情却最为严重,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同一天还有两位三十多岁的患者,因为之前就患有高血压,且没有规范治疗,加上脑出血量大,陷入植物人状态。


而几十年前,脑卒中主要发病年龄,集中在六十五岁。


连续九年发布的《北京健康白皮书》显示,疾病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等“老年慢性病”,已经逐渐缠上了31到40岁的男性。


仅在2011年,超过六成青壮年北京市民有血脂异常状况,重性精神疾病新增患者,有8成是中青年。

 

可是,即使心里比谁都明白“我该去检查一下了”,不愿“勇敢面对”的人还是很多。


一边恐惧,一边安慰自己“我不会那么倒霉的”,视体检为“洪水猛兽”。


因为谁也不知道,那张薄薄的报告单上,会不会出现自己无力承担的结果。

 

2


只要没有倒下

就得坚持到底


2017年5月中旬,浙江杭州一名28岁的女孩在夜里猝死,而前两周,她才刚过拍完婚纱照。


她生前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是:“我烧糊涂了。”


来源:新京报

 

据家人透露,女孩是杭州一家公司的经理,年轻有为,但是忙碌辛苦。


长时间以来,她的工作压力很大,作息不规律。


死亡前的一段时间,因为忙着结婚的事情,想买房买车,她工作就更加拼命。


更加烦心的是,家中父母的赡养费、弟弟的学费,都需要她的支持。


多重压力下,本来已经透支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近几年,“加班猝死”的案例越来越多,互联网、媒体、医疗等都成了“高危行业”。


每次出现这样的新闻,总能引来一阵唏嘘。


有些人会默默在心里告诫自己:别整天熬夜加班了、别天天吃垃圾食品了……


但绝大多数时候,告诫都只能是告诫,做不做得到,自己“心里有数”。


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该休息了,只是不能停下。


2010年,《经济学人》杂志用“三明治一代”形容亚洲地区的中年人。


如同被包夹的三明治一样,中年一代,上有老下有小,依靠自己的工作支撑家庭,压力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


有调查显示,有97.48%的中年人觉得自己累。

 

但是累也要撑着,否则谁来养家?


都怕身体会垮掉,所以宁愿粉饰太平,自欺欺人,想尽办法“夹缝里求生存”地养生,也坚决不肯迈进体检中心一步。


3


靠养生“垂死挣扎”

也坚决“知错不改”


90后的动荡不安,在养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方面,是源于无法抗拒的生活压力,一方面,是源于被生活逼得越来越懈怠的情绪。


炸鸡啤酒虽然不健康,但往往能在忙碌一天后带来味觉上的粗暴快感;


熬夜刷剧虽然危害巨大,却能让人有效地在短时间内摆脱失意的情绪。



一边熬夜一边泡脚,一边喝啤酒一边加枸杞,一边吃快餐一边啃阿胶……


“朋克养生”在90后群体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


《2017年度健康消费报告》显示,30岁以下的健康消费人群占比已经超过50%。


也就是说,90后是健康消费的主力军。


在所有健康产品中,即食保健品的购买人数增长明显,90后在这类产品上的购买力与80后的相比,差距已经很小。


最受欢迎的保健品还是人尽皆知的那几样:阿胶、枸杞和红枣。


这些在养生鸡汤文里频频出现的“中老年必备补品”,曾被无数90后嫌弃过。


来源:《2017年度健康消费报告》


但如今,就连曾无比反感的养生鸡汤文,也躺在了不少人的微信收藏里。


除了买保健品,健身在90后群体中也变得越来越流行。


数据表明,健身app的用户里有超过一半的人年龄不满30岁。


来源:速途研究院

 

面对健康危机,90后们忧心忡忡,有颗想要好好养生的心。


但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在养生这条路上,人又仿佛很难做到认真。


有超过一半的90后作息不健康,习惯于熬夜和晚睡。


 

喜欢买保健品,也喜欢买重油重辣的即食火锅。



这种勤勤恳恳的“养生”收到的实际效果,大概是心理上的安慰。


一边精致养生,一边持续作死,说的正是他们。


4


张弛有度

才是生活


电影《美国动物》的末尾,主人公之一的沃伦有一段独白:


“在你的一生中,别人都在告诉你,你所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你是特别的,甚至你还能列举出一些事来证明你的特别。但那些事都是毫无意义的。你其实并不那么特别。


对于疾病,许多人总是习惯了抱着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会是个例外。


因为相比绝大多数人来说,患病、猝死都是少数。


所以“心安理得”地透支自己的身体。


可是,那些少数离我们从来都很近:


一位28岁的外企小伙,值班两天后突发心绞痛猝死。同事说他每周连上两个夜班,检查发现他血管是别人两倍粗。


长沙一位出租车司机,儿子刚刚九个月,因为拼命接单,整日早出晚归,在自己的出租屋中猝死。


“年轻时,用身体换钱;中年后,用钱换健康。”


这不是段子,而是许多人的真实生活。


但病入膏肓时,会不会为年轻时的“肆无忌惮”和“自欺欺人”而后悔呢?


知名演员李雪健,曾经患过鼻咽癌,经历了极其痛苦的治疗过程后,痊愈后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有的,但只要活着,就是美丽的,所以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


李开复也曾是一个“铁人”:每天睡四个小时,整天靠咖啡“续命”,邮件必须在很快时间内回复……


长久下来,他患上癌症。


病中的他感叹:生病了才知道,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健康。


人这一辈子,会做许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有的尚能挽救,有的却注定无法回头更改。


体检,其实就是给你一个回头的机会:早点发现不对劲,早点改正生活习惯;


工作再繁忙,提高效率,或者求助同事,总能为自己多争取一些休息的时间。


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该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张弛有度的生活才最稳定。


至于情绪和冲动,也可以慢慢学会克制,或者用其它方式更加深入地缓解。


与其把活着的希望寄托在保健品上,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吃好每一顿饭,增加运动时间,保证睡眠。


本文转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笔写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阅读8335
举报0
关注新周刊微信号:new-week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新周刊

微信号:new-week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