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龙猫》在国内上映,你会去电影院观看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9-12

宫崎骏永远不会描述成长的残酷与激烈冲突。他心目中的成长,就像《龙猫》中两姐妹所种下的橡树种子,在爱与希望的呵护下,慢慢发芽,平静接受生活中的种种磨炼。              

今年是《龙猫》上映30周年,据相关透露,进行修复与重制后的数码版本《龙猫》,有望在年底引进国内!如果成功引进,你会去电影院看《龙猫》吗?


电影《龙猫》剧照

“龙猫”的意义


初夏的日本琦玉县所泽,一台破烂的卡车沿着田地里的一条窄道开来,载着堆成小山的家具、包袱。从这辆塞得满满的卡车后厢中探出了小月和小梅两姐妹的笑脸,戴着鸭舌帽的爸爸坐在车的前排。卡车从泛滥着春水的绿色田园风景中转进微暗的丛林,在稻荷神社红色柱门前向左转了一个大大的弯,画着弧线,驶向了村里。

在电影《龙猫》的开头,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清新、温暖,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就像一篇悠长的散文诗。

宫崎骏在《龙猫》的企划书中谈到了制作这部影片的意图:“一部让观众看完之后,可以怀着欢喜、轻快的心情返回家门的电影。让情侣更加珍惜彼此,父母深有所感地回想起童年时光,孩子们会因为想看龙猫而开始走进神社里探险或是尝试爬树。”具体而言,宫崎骏想要寻找日本人心中“早已遗忘的东西”、“未曾留意的东西”、“以为早已失去的东西”。而这个宫崎骏始终相信现在还存在的“东西”,就是“龙猫”——来自森林的妖怪。

因为母亲生病,三年级的小月和5岁的小梅跟着爸爸搬到了郊外的一栋老房子居住,这样母亲出院后,就可以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下调养身体。

电影《魔女宅急便》剧照

打开尘封已久的新家大门,小梅和小月发现了古宅精灵“煤煤虫”,它们胆怯怕人,喜欢藏在古宅的墙缝中安家。它在日本的民俗传说中也被记为“烟尘渡”。这种与人类相伴的“小妖怪”似乎只有孩子才能看到,邻居老奶奶在童年时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邻居农家少年小凯恐吓小月姐妹,说她们的新家是鬼屋。他说的没错。当小梅在庭院中玩耍时,看见两只旁若无人地从她面前走过的怪物,钻进了她家的房基之下。看起来,像是要搬家离开。这两只怪物是透明的,唯有小梅才能看到。


电影《龙猫》剧照

小梅跟踪两只小怪物,掉进了树丛中的一个隧道。随后,她发现了躺在树洞中睡觉的大怪物。“多、多、洛”——小梅确信这只庞然大物的名字就是“多多洛”(龙猫的日语发音)。

按照宫崎骏的设定,龙猫是森林真正的主人,寿命可达到千年以上,身高在2米以上,长相酷似被长绒毛覆盖的猫头鹰、或是獾或是熊。“这种可以称作妖怪的生物并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只是悠哉自在、随心所欲地过自己的日子。它们就住在森林中的洞穴里,或是老树巨木的空洞内。照理说,人类是看不见它们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它们却被这部电影的主角——小梅和小月这对姊妹给发现了。”


电影《龙猫》剧照

作为大自然的精灵,龙猫从来不跟人类打交道,但却和小梅姊妹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小梅第一次遇见龙猫,就趴在龙猫温暖厚实的胸脯上酣然入睡,仿佛睡在母亲的身边。

两姐妹整天在田园里嬉戏玩耍,看似无忧无虑,内心却有难以言说的苦涩。因为母亲住院,家庭并不完整,对于孩子们来说,始终缺乏母亲带来的温暖与关怀。父亲在东京的大学工作,整日为生计而奔忙。姐妹俩不得不学着接受现实,自己去熟悉周遭陌生的环境。


小朋友在吉卜力美术馆里和“猫巴士”玩耍

尤其姐姐小月,不仅要兼顾学业,还要做家务,照料妹妹小梅,她必然地担负起了一些母亲的职责。本该受到呵护的童年,却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妹妹小梅,始终渴望着母亲能回到身边,那是她最大的希望。所以,当得知母亲无法按时回家时,小梅陷入巨大的失望,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尽管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但小月和小梅的成长,因为缺乏母亲的关爱,依旧寂寞而孤单。这时候,龙猫出现了,为她们的成长带了关怀和安慰。

龙猫真的存在吗?小梅首先发现了龙猫,父亲没有怀疑小梅,悉心呵护着她内心的美好愿望。他带着两个女儿去参拜森林里的大树,感谢自然精灵的照顾。在大雨中的公交车站,小月也看到了等候“猫巴士”的龙猫。在姐妹俩寒冷焦虑的时候,龙猫再度神奇地出现。龙猫和猫巴士一通怪搞后,扬长而去,留下了瞪大眼睛的两姐妹。

电影《魔女宅急便》剧照

影片的高潮,也是龙猫为前来求助的小月召唤了猫巴士,帮助找回了走失的小梅,并满足了她们去医院看望妈妈的愿望。“我一点都不想回归到水木茂先生所说的传统妖怪,因为这种妖怪一点亲切感都没有,至于将猫怪化成一辆猫公车,则是昭和年代出生的我突然闪现的灵感。”宫崎骏说。

在龙猫存在与否的问题上,宫崎骏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给予肯定,而没有任何的武断。也许孩子看到了,也许只是内心美好的憧憬,这都无关紧要。在大雨中,小梅说:“雨伞在流泪。”宫崎骏知道,只有孩子才有这样的想象力。他小儿子在读幼儿园时,有一天说:“今天的空气泡泡打到我了。”因为那天风很大。

《龙猫》可以看作宫崎骏对童年时代的追记。他后来说道:“对我来说,除了龙猫、猫公车、煤煤虫之外,其余出现的景物大部分是我自己曾经看过的。那些风景绝对不是从书中看来的,而是封存在记忆中的真实影像。从房子、土地、水面到一草一木都是。就这层面来说,能制作这部动画真的让我感到幸福。”

在这个儿童视野主导的故事中,宫崎骏也顽皮地插入了一点成人世界的心结。那个下大雨的日子,在电影中唯一表露出了真实的时间——6月23日星期四(小月课堂黑板上交代的时间)。这天父亲回家很晚,没有赶上往常的公交车。

就是在1960年6月23日星期四,反《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运动进入高潮,全国有620万人走上街头游行,6万家商店关门罢市抗议。而宫崎骏就是当年这场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规模的游行,导致父亲的公交车晚点了。在整个平和舒畅的田园风光故事里,只有这一天乌云密布,暴雨将临,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在回家路过一个神龛时,小月和小梅双手合十祈祷“请让我们躲躲雨吧”。

影片中有一个梦幻的场景,小月和小梅种下了龙猫赠予的橡树种子。她们焦急地等待,希望种子能早日生根发芽。在一天晚上的梦中,龙猫出现了,带领姐妹进行神圣的祭拜仪式,于是种子在月光下长成了参天大树。她们一觉醒来,发现种子真的发芽了。因为成长本来是一个奇妙的过程,需要耐心地等待,接受生活中的种种磨炼。

宫崎骏的搭档高畑勋认为“龙猫”甚至是一种“恩泽”:“龙猫并不是普通的偶像人物。他(宫崎骏)让它不仅出现在所泽,而且还让它住在日本各地、距离乡村不远的森林里。龙猫住在每个小孩的内心深处,他们只要看到树林就会觉得龙猫藏在里面,这是个难能可贵的美好想象。”

后来有记者问宫崎骏:“遇见龙猫这件事,对小月和小梅二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吗?”宫崎骏回答说:“光是龙猫真实存在这件事,就可以让小月和小梅获得解救。只是存在而已……只要相信有龙猫,小月和小梅就不会孤立无援。我认为这样就够了。”宫崎骏也不想再给《龙猫》拍续集,因为能遇见一次,也该心满意足了。

青春期


骑着母亲的扫帚,挂着父亲的老爷收音机,带着她的黑猫,小魔女琦琦出发了。按照家族的传统,魔女必须在13岁这一年离开家庭,寻找一个新的城市,独自修行一年。琦琦盼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魔女宅急便》剧照

《魔女宅急便》的原作是曾获国际安徒生大奖的日本女作家角野荣子,宫崎骏将其改编为一个有关青春与成长的故事。“当我们遇见琦琦的时候,浮现脑际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一个少女正在都市夜景的上空飞翔。灯光灿烂,可是,却没有任何一盏灯愿意给她温暖——在天空飞翔的孤独感。虽然拥有飞天能力意味着可以远离地面获得解放,但是,获得自由也意味着不安和孤独。”宫崎骏解释说。

虽然是魔女,但琦琦能掌握的技能也只是飞行,她并没有可以点石成金的神奇能力。而所谓“飞行”仅仅意味着一项普通才能,和会做饭、开车没什么区别。所以,琦琦只是一个有点戏剧化的普通人,她代表了那些离开家乡融入城市,并努力寻找未来的女孩,并不是一个公主般的偶像。

怀揣梦想的琦琦落脚在了一座海边城市。在新环境,她希望大家都喜欢她。然而外面的世界总与内心的期待有较大的落差。当她降落在繁华的街头,除了好心的老婆婆小声说“欢迎”以外,大家都冷漠并带着怪异的神态走开;在桥洞中穿行也引起不大不小的交通意外,被巡警训斥;找落脚的住处时也碰了壁。好在面包店老板苏娜桑收留了她,她得到了一间小小的阁楼,开始了她的工作——飞行速递。

在原著小说中,琦琦凭借着天生好心肠解决了所有的难题,同时也认识了很多朋友,但宫崎骏却为琦琦设置了很多困难,让主人公不断感受到挫折,使独立成长的困境更加现实。

一方面,工作与谋生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不管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琦琦都需要准时、准确地完成投递任务。另一方面,她必须要突破心理的高墙,使自己的内心不断强大起来。后者对琦琦来说则更加重要,因为精神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

心灵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帮助老奶奶做好了烤鱼送到孙女处时,受到了冷遇,她会感到消沉;看到街上时髦的女孩,而她自己因为是魔女只能穿黑袍子,她感到自卑;她认识了热爱飞行的男孩蜻蜓,但又无法融入蜻蜓的朋友圈子,她开始懊恼,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经过了起初的兴奋后,对城市的陌生感始终如影随形,琦琦随后也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事实上她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但她还是感到孤独,而且不知道自己在抗拒什么。“对她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生意的好坏这件事,而是从此以后她将如何独自面对形形色色的人。

《魔女宅急便》剧照

因为,当她骑上扫把、带着猫咪飞上天空的那一刻,她就自由了,而且和人也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过,既然住到镇上去学习,就表示今后将会更加赤裸裸地面对人群,也就是说,她必须学会不拿扫把、不带着猫,独自一人迈开阔步走在街上。”宫崎骏分析琦琦的处境,在他看来每个人的青春都有着这样一段“愚昧”的时期。而琦琦真正的挑战,就是真正地学会待人接物,融入生活,融入社会。

彷徨之中,琦琦突然丧失了她的飞行能力,她感到更加懊恼。自卑的心理是导致她无法飞行的关键,当她开始盲目怀疑自己的时候,就会觉得任何事自己都做不好,同时她对周边的环境始终心存芥蒂,导致她对别人的言行格外敏感。

这时,琦琦在森林中结识的朋友欧思娜帮助了她。欧思娜是一名画家,她来到城里,邀请琦琦到森林画室去散心。女画家用自己在绘画中碰到瓶颈就休息的例子,告诉琪琪,万事都会遇到挫折和瓶颈,关键是不放弃,放下心中的包袱,顺其自然,凡事都会解决。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能力,都会找到自身的价值。

欧思娜和琦琦谈了她对绘画的追求,她可以选择沿袭其他人的作品,但是她还是要努力去创造自己的作品,开拓自己的原创艺术之路。这一桥段看起来更像宫崎骏本人的内心独白。

于是,小魔女重新建立了自信,去除心中的芥蒂,选择更加开朗的生活。当琦琦用一种更成熟的目光看待这一切,并接受这一切的时候,她又开始飞翔了,这种飞翔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她的成熟。她重拾自信和坚定。最重要的是,她可以自如地掌握自己了。影片的最后,琦琦恢复了她的飞行能力,骑上了一把刷子,在危急时刻营救了挂在飞艇上的男孩“蜻蜓”。她也成为了城市英雄。

“我们制作这部电影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现代少女们的花样年华,也不会被她们的绚烂所迷惑,而是要向那些在独立和依赖的夹缝中彷徨犹豫的年轻人致意。”宫崎骏在这部电影的企划书中如是说。宫崎骏一直努力在塑造一种成长的“实质感”,不论是《龙猫》中在田野中奔跑的孩子,还是在大城市努力适应的少女,他都在不断填充着生命内涵。

然而在他看来,今天的孩子都在离“生活”遥远的地方成长着。“人们都生活在与因果绝缘的地方,结果无法在大地上生根。”随着年代的增进,孩子们的“空虚”感也越来越深广。宫崎骏动漫就是为了填补这样的“空虚”,激发孩子们心灵中的各种各样的“真情”才创作的。同时他也在不断诅咒带来这样结果的社会根源,于是便有了《千与千寻》中更加魔幻的蜕变成长。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40期)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齐白石:真有天然之趣」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阅读8951
电影院 
举报0
关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lifeweek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