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一个女孩的成长有哪些可能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9-12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生为女孩」

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很要好的韩国留学生。有一次,大家在一起吃饭,她们兴高采烈地谈起怎么做饭。我很羡慕地说,我不会做饭。她们惊呼,你不会做饭,那还是女人吗?

多年来,我一直拿这件往事当成一个笑话。因为在我的成长经验里,是没有“一个女人应该如何如何”的明示的。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里,女孩子被教导的是,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就像我母亲告诉我的,“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

图 | 视觉中国

今天听来,这句话当然很鸡汤,也不符合逻辑,但童年时代的我一直深信不疑,直到我长大,才发现这句话背后真正的潜台词——生为女孩,并不是可以成为“任何人”,而是可以成为“男人”。因为除了“男人”之外,我们并无其他作为“人”的模版。

那么,一个女孩可以长成什么样子呢?

很大程度上,这是引导和贯穿我们这一期封面报道的一个关键问题。除了个人成长经验中的困惑之外,更直接的由头则是不久前的me too运动。那场运动牵扯的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性别、权力、道德、政治问题,但如果你的家中有一个小女孩,在这个复杂问题的背后,却有一个很简单的疑惑:为什么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且不论那些弱势人群中的女孩子,即使是那些出身良好,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女性仍然有那么强烈的无助感?我们应该如何养育一个女孩,才能让她勇敢地面对世界,自由地活出自己?

从19世纪末以来,女权主义运动经历了三波热潮。第一波是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女性追求的是政治平等。挣脱家庭的筋骨,争取女性参政与避孕的权力。第二波热潮,是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女性追求的是法律与职业平等。第三波,在过去几十年里,则是社会平等。

《小妇人》是美国许多女性的心灵成长模版

政治与法律平等是相对定义清晰,而且可测的,但社会平等却要复杂得多。因为我们要对抗的,更多的是无意识的偏见,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对女性不利的文化和传统。或者如戴锦华教授所说,“当男人说‘我们’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包括女人,但当女人说‘我们’的时候,肯定是包括男人的,当然也包括了对男人的认同。

所以,当我们问,女人多大程度上是生理的,多大程度上是文化的,或者多大程度上是个体的,多大程度上是社会的?这些问题几乎都无法回答。因为性别经常遮盖其他的纬度(比如个体、阶级、种族),而且你将不得不直面长久以来形成的信仰系统和各种非理性的偏见与预设,强迫人们去“忘记”(unlearn)那些他们视为天经地义的“常理”。

童年经历和教养经历,会在你的生命里留下种子(视觉中国供图)

为人父母/师长者,首先要做的,恐怕就是要学会辨别这些深深内嵌于我们的思维与文化之中关于性别的预设、偏见、信仰、常理。

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出版的一本绘本《我很高兴我是男孩,我很高兴我是女孩》,描画了各种关于男孩女孩的刻板印象。

在养育的过程中,不用性别限制孩子,包括男孩与女孩,是目前国际教育界的一个共识。因为神经科学的证据显示,我们在男孩和女孩身上看到的绝大部分的差异,极少是天生的因素,而大部分是养育的结果。比如《粉色大脑,蓝色大脑》一书的作者,美国神经学家里斯·艾略特(Lise Eliot)博士所说,仅就男女之间大脑的差别而言,“并不比男女之间的心脏或肾脏的差别更大。”

先天差异有没有呢?

当然有。比如就语言能力的发育而言,女孩的确比男孩早,但也就早了一个月而已。12个月大的女婴的语言水平,与13月大的男婴的语言水平相当。

男孩的确有更好的空间能力(读地图),但艾略特认为,这与男孩更多的被鼓励运动有关,尤其是投掷的运动。

科学家还发现,在前18个月的时间里,男孩和女孩具有同等水平的攻击行为,但到了2到3岁时,女孩比男孩的行为更少攻击性。男孩和女孩似乎都知道,攻击行为对男孩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对女孩却是不可接受的。

为什么我们在男孩和女孩身上看到如此大的性格与行为的差异?

艾略特博士的答案是,因为整个成人社会,包括父母、老师、社会,都在无意识中强化他们的性别刻板印象。有研究发现,从孩子生命最初的24小时开始,父母就根据孩子的性别而对其有不同的看法。父母对新生的女婴比对男婴更细心、更友好、更温柔。新出生的儿子则被认为比新生的女儿更强壮、更稳定,也更硬朗。父母会给男孩穿蓝色,给女孩穿粉色;给男孩火车、汽车、球类、乐高、或者运动玩具等,而给女孩的玩具则常常是绒毛玩具、芭比娃娃、厨房用具、珠宝和服装等等。父母还经常会无意中对不同性别的孩子说不同的话,比如同样是在野外观察,大人会对男孩说“那边有三只兔子”,但对女孩会说“小兔子好可爱”。我们的一位采访对象还特别提到乐高玩具,男孩的乐高玩具场景通常很丰富,而女孩的乐高主题则永远是公主或者明星,好像美丽是女孩压倒一切的需求。

久而久之,父母很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男孩好动,攻击性强,而女孩爱社交,更情绪化。最后,连孩子们自己也相信了:当然,男孩的语言技能不如女孩;当然,女孩在数学上缺乏实力。

《射雕英雄传》剧照。黄蓉兼具少女的优雅与淘气,机智与可爱

如艾略特所说,“在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男孩在情感上更敏感,而女孩学习更多的科学与技术。父母必须意识到,女孩之所以如此,男孩之所以如此,并非因为他们天生如此。事实很可能恰恰相反,女孩与男孩性格、行为以及能力的差异,是一种结果而并非原因。所以,我们必须鼓励他们自己他们的舒适区,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东西,探索新的表达的方式,即使这种方式一开始可能让人觉得不自然。比如,应该鼓励男孩表达他们的感情。鼓励女孩更多的尝试冒险。”

所以,为了将你的女儿培养成一个自由、独立、勇敢的新女性,为人父母者首先要做的,是要训练一双火眼金睛,学会辨别各种性别偏见与刻板印象的陷阱,这里推荐尼日利亚女作家阿迪契的《亲爱的安吉维拉》(中文版即将出版)。

也就是说,让一个孩子成为他/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但那个“自己”里又有多少是性别决定的呢?我们可以无差别的养育一个女孩,但她将来长大了,终究要面对一个有差别的社会,如何适应呢?会不会像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唯一的期待就是好好读书,别谈恋爱,等到我们长大了,却又怪我们读了太多书,以至于嫁不出去?如果说,在普遍的人性之外,还有一种身为女性独特的意识、情感与体验有待表达与探索呢?我们该如何看待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并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在探寻一些杰出女性的人生故事时,我们总能发现她们在少女时期都曾经受到过她们前一辈杰出女性的启蒙,比如《绿山墙的安妮》,比如《秘密花园》,比如《小妇人》,比如《长袜子皮皮》,比如《一个人的房间》……

比如长袜子皮皮,林格伦笔下那个9岁的小女孩,红头发,满脸雀斑,扎着两根冲天辫。她的名字来自她穿的一双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一只是黑色的,黑色的鞋子正好比她的脚长一倍。

邻家乖小孩汤米和阿妮卡第一次见到皮皮,她正在倒着散步。“你为什么倒着走?”

“我为什么倒着走?”皮皮说,“我们难道不是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度吗?人们不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吗?”

长袜子皮皮的好玩之处在于,她打破一切关于女孩应该如何如何的行为准则——同时嘲笑了这个过程中成年人的性别角色。但皮皮并不是一个假小子。她是一个真正的女孩。她的爱和温柔藏在那些荒诞的行为里,在她那不断变出礼物的抽屉里,在会长出汽水和巧克力饼干的大橡树里。

这样一个不被任何规律束缚,违背地球重力法则的女孩,可以是一个女孩的理想模型吗?

林格伦曾经在1985年对《纽约客》的一次采访中说,“皮皮是一个有力量的孩子。她有力量,但从不滥用,没有多少人意识这有多难。她天性有一副好心肠。但你认为未来的孩子会是那个样子的吗?如果我能这样相信,我会非常快乐。”

也许,长袜子皮皮永远不会长大。她会永远留在童年,就像小熊维尼一样。但她的力量和勇气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女孩去创造自己的故事。一位研究故事的心理学家告诉我,“当你创造性地去编造一个想法,而这个想法因为有足够的连贯性、足够的说服力,它就会变成很多人的行动。当一个故事转化为行动的时候,它就在开创事实的路上了。或者说,它就变成了传奇。”

就像林格伦活出了她的传奇,勒奎恩活出了她的传奇,玛格丽特米德活出了她的传奇,弗里达活出了她的传奇,弗吉尼亚伍尔夫活出了她的传奇……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这期封面故事的大体构成。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们记者自己的采访与写作,我负责写主文,探讨的主题是女孩成长的可能性。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男孩与女孩的大脑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异,这些差异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对于我们养育女孩有哪些启示。

我的同事采访了几个女孩成长的案例,比如驳静采访了李亚鹏,从父亲的角度谈他如何帮助女儿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她还采访了15岁的文淇,少女金马得主,谈她如何在戏中学习和成长,认识女性与社会。

吴丽纬采访了一位育儿杂志前主编,谈论自己养育女儿的心理和经历,这个妈妈从小就想让女儿不要喜欢上粉色,用了各种方法,最后意识到,“我最担心的,不是她会成长为一个浅薄的,没品位的女孩,而是人们会说,你怎么养了这么个浅薄、没品位的女孩”。

鲁伊写了一篇关于公主病的溯源,她要论证的是,现代女性的“公主病”并不想表面看起来那么浅薄和非理性,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刻板印象的背后有深刻的制度设计的原因。

第二部分,我们还约了留德女作家程玮的一篇文章,程玮写过小说《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用中国小女孩米兰和德国老人爱丽丝之间的对话,串联出青春期的困惑,尤其是一个小女孩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困惑:关于美、金钱、亲情、礼仪、爱情。程玮认为,中国一直缺乏女性意识的教育。很多女性事业上很成功,但你并不觉得她们的人生值得羡慕。所以她写了这样一套书,作为一种尝试,教女孩如何做一个女孩。

我们还邀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陈祉妍教授为我们写了一篇文章,谈论她在养育女儿过程中对于女性角色的思考。

第三部分是我们在网路上的征稿,我们收到了60多篇投稿,其中选出5篇,都是很精彩的文章。



女孩应该如何更好地面对这个世界?在#三联生活周刊#本期#封面大使#演员文淇看来,她应该是自信、从容的。这个“从容”是指当面对世界的不公平、歧视,她能够从容、镇定地去接受,虽然会受伤、会难过,但仍然不惧怕世俗的眼光,坚守自己的理想。

点击上图,听#封面大使#演员文淇为你讲述她眼中的长大

关于本期封面故事,有任何想说的话,请积极留言。

精选留言将有机会刊发在下期杂志的读者留言区↓↓↓



就是这个位置!

本期

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 一个女孩的可能性(陈赛)

  • 李亚鹏:李嫣成长记(驳静)

  • 少女文淇:在戏中长大(驳静)

  • 养育女孩:你能给的,和无法逃脱的(吴丽玮)

  • 女子中学的困惑(王海燕)

  • 世界著名女校,如何实施性别教育?(王雯清)

  • 妈妈和女儿(遛遛)

  • 公主病溯源(鲁伊)

  • 女儿,愿你成为你自己(陈祉妍)

  • 黑森林蛋糕上的樱桃(程玮)

  • 那不勒斯四部曲:镜子和自恋的暴政(索马里)

  • 宝拉·瑞格的女孩儿们(张宇凌)

  • “去养育”与“去成为”(荆凡)

  • 和3岁女儿的观影讨论(林芝兰)

  • 我家的“女汉子”拒绝穿文胸(佚名)

  • 女孩要不要臭美?(非非)

  • 好想活出自己想要的味道(张力凡)

| 社会 |

  • 时事:“奇迹”褪色,巴西重回十字路口(刘怡)

  • 热点:北京新发地:非洲猪瘟下的猪肉批发市场(刘畅)

  • 新消费:“给生活加点儿香气”流行起来了吗?(杨璐)

 | 经济 |

  • 市场分析:全球征税时代到来(谢九)

| 文化 |

  • 话题:巴西国家博物馆被烧掉了什么?(张星云)

  • 话题:卢凯彤:用鱼刺雕刻故事(傅婷婷)

  • 戏剧:金士杰:大巧若拙(张月寒)

  • 设计:用金属丝网捕捉缺席的存在(钟和晏)

  • 时尚:变装文化,嘲弄性别的陈规陋习(杨聃)

  • 思想:福山论身份政治(薛巍)

| 专栏 |

  • 邢海洋:临战时刻,麻痹不得

  • 袁越:用程序对抗情感

  • 卜键:弘历的问号

  • 张斌:大阪直美

  • 宋晓军:2200名美军担不起“停火”二字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生为女孩」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阅读9275
女孩 可能性 
举报0
关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lifeweek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