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哈佛花76年跟拍700个孩子,发现做家务的惊人真相

作者:Hello海归网 来源:Hello海归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9-25

回复关键字: 找对象、找工作、招聘、创业融资、全球好物 可查看更多内容


Hello海归网海外

留学党,都在关注。



什么样的人会幸福?这个问题很难定义和说明。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哈佛大学开展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


从1938年开始,他们花了76年时间,对268名哈佛大学大二学生和456名生活在波士顿贫民窟家庭的孩子进行跟踪调研,想找出幸福的人有哪些共性。


研究庞大复杂,得出的结论涉及家庭、童年经历、教育、工作等多个方面,千头万绪难指一端。



但在职业成功方面,有一个细微的结论引起人们的注意:


童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与童年有关。


但取得成功,并不在于童年早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让他们从小做那些看上去细小琐碎,甚至没有用的事情。


并且,做这些琐事杂活的年纪,越早越好。


那些从小做家务的孩子,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更加成功。


《胜利的经验:哈佛格兰特研究中的人们》


做家务能让孩子变得出色?这听起来不可思议。

但也许,你一直在低估让孩子做家务的意义。

家务,不仅仅是“干活”

在对波士顿456位少年进行20年追踪调查过程中,哈佛研究人员发现:


爱干家务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就业率之比为15:1,犯罪率之比则是1:10,平均收入也要高出20%左右。


爱干家务的孩子,家庭更加幸福,离婚率较低;


心理也更加健康,心理疾病患病率低。


家务并不是在简单“干活”,在孩子成长的多个领域都有帮助。

1、让孩子干家务,其实是进行智力开发。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校工作的十几年经验使我相信,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


让孩子收衣服,其实是在教孩子认清衣物的颜色和种类,然后将它们分颜色和类型叠好收入衣柜。这个过程,锻炼了孩子归纳总结的能力。


让孩子帮忙做简单的饭菜,其实是让孩子模仿大人的行动,观察使用的食材、厨具等,是综合锻炼孩子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过程。


……


教育学家认为,这些能力的锻炼,都间接有益于孩子智力的开发。

演员海清经常发儿子做家务的微博。

人小鬼大的他,可以给妈妈洗衣服,独立编织手机袋。



他被网友盛赞为“学霸儿子”,可以创作英文作文,连音乐、绘画、都通晓不少。


他的优秀,和海清平时培养其动手能力是分不开的。

2、能引导孩子树立良好家庭观

目前来看,家庭中承担家务的主力军,是妻子。


2017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显示,妻子是家庭家务活的主要承担者,占比约65%,丈夫仅有7%。


家中丈夫做“甩手掌柜”的情况正在加剧。


2016年,被调查的女性每天的家务活时间达到2.6小时,比2015年多出了近半小时。



这样的状况,显然不利于家庭和谐。


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是家庭事务的参与者。


儿童性格养成的公益广告《可可小爱》,通过动画的形式,宣传了“男女平等,家务一起承担”的观念。


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他们会有更多的参与感,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为家做些事情。



在做家务活的过程中,孩子也能逐渐树立男女平等、有活一起干的家庭意识。


在孩子长大后,这种良好的家庭观念,会促进家庭和谐。

3、培养孩子尽早独立,适应社会。

儿童成长的过程,也是逐步走向独立,适应社会规范的过程。


毕生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社会化发展最重要的阶段。


儿童社会化发展顺利,能促使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适应社会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个人理想。


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的“小社会”,是培养孩子社会化能力的绝佳场所。


斯坦福大学本科新生指导中心前主任Julie Lythcott-Haims在《如何养育成人》一书中说:


家务帮助孩子建立责任感、自治力和毅力,这些都是成长为成年人的必需能力。


如果不给孩子做家务,就剥夺了他们对于社会与工作的认知以及在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感的权利。


在一次TED演讲中,她又呼吁:


我们不让孩子做家里的杂活……(长大后)他们缺乏动力和意识,不能挽起袖子去开干,不能望向四周,并心想,我怎样才能帮上同事们的忙?没有能力去思考我怎样才能提前一步预见到老板的要求。



不能在家里提前适应社会,等到进入真正社会中再去适应,竞争力自然下降。

给孩子一定的家务活,是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所以做家务,是促进孩子成长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不过,你舍得让孩子做家务吗?

中国式家长,舍不得“用孩子”

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披露过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


德国、西班牙等国家,有专门的政策和法律,鼓励儿童做家务。


中国的时间则是0.2小时,即每天12分钟,孩子家务劳动的时间少之又少。


舍不得“用孩子”,是中国家长司空见惯的事。


不但不让孩子分担家务活,甚至连孩子应当独立完成的事,也一并“操办”了。


前几日登上《我家那小子》节目的朱雨辰妈妈,便是典型的“宝妈”,尽管朱雨辰今年39岁,她还是操办儿子的大小杂事。



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原本朱雨辰具备的各项自理能力,慢慢退化了。



妈妈插手自己的婚姻、工作、日常生活,这样事无巨细的爱,似乎不能让朱雨辰活得幸福、快乐。


节目中,朱雨辰孤独到流泪,醉了就睡在狗窝旁边。


上海80多岁的丁阿婆十分溺爱自己的大儿子,房产证上也只写了大儿子的名字。


2012年,大儿子从法国留学回来后,做起了啃老族,48岁还在啃老。


丁阿婆身患尿素症,大儿子仍然不管不问。


反而是怨天尤人,觉得是母亲的溺爱毁了自己。


阿婆准备上诉,逼迫儿子上班。可即使上诉成功,儿子也没有足够的财产赔偿她,她只好撤诉。


溺爱孩子,不仅毁了孩子,也毁了家长自己。


舍不得用孩子,才是真正害了孩子。

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做家务

人民日报曾整理出一份儿童家务年龄对照表。



在较低年纪,孩子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提高自理能力的家务活。


而进入学龄后,孩子就可以做些如做饭、打扫卫生等方面的家务。


在引导孩子做家务时,也要遵循一定的的准则。


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自己不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就谈不上鼓励孩子进行劳动。


来源:亲子互动节目《有养》


要保持耐心,不要因为孩子一些笨拙的行为和错误而焦急、数落。


同时,可以采取计分表等方式,进行奖励和鼓励,保持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


不过,最好不要把做家务和金钱挂钩,让孩子觉得这是一场等价交易。


来源:亲子互动节目《有养》


我们都愿意给予自己孩子最好的爱。


细微的照顾,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希望孩子在幸福中长大。


但孩子早晚要离开我们,独立生活。


培养他们适应社会,是家长们更值得去做的事。


让家里孩子做做家务吧,让他们养成自己动手和劳动的习惯。


即使小时候会有埋怨,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一定因为学过这些琐事,对你心怀感激。

•  END  •


近期热门文章推荐:


阅读8763
哈佛 
举报0
关注Hello海归网微信号:hellohaiguico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Hello海归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Hello海归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Hello海归网

微信号:hellohaiguicom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