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输液“冲血管”,5天后人没了...输液就是一场小手术!

作者:健康时报 来源:健康时报 公众号
分享到:

10-17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的高发期,在一些中老年人眼里,饮食调节、药物控制效果都不大,找大夫输个液,通个血管更靠谱。


最近,一位医生爆料,其朋友的母亲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附近诊所打了5天冲血管的药,结果不幸离世。



输液冲血管可能要了你的命


心脑血管患者普遍认为,秋冬季变冷会导致血管收缩,打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药针剂,可以疏通血管预防脑血栓,确保度过一个安全的冬天。


于是,一到季节,就掏出固定的处方找熟悉的医生输输液,通通血管。每年如此,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安慰,很多冲过血管的患者都表示疗程结束以后,哪哪都舒服了。

 

但长期来看,危害却非常大!医生介绍,输液就是一场小手术,随时可能要命!那位冲了5天血管的患者,却因此搭上了命。

 

输液“冲血管”,到底靠不靠谱?


从部分中药注射剂成分来看,大多数有效成分是丹参、田七、川芎、红花等,这些药物的确有活血化瘀,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不过医生介绍,虽然输液确实可以调节血液的粘稠度,扩张血管,改善脑部供血,但只有在心脑血管发生血管痉挛,即在发病时,相关药物才会起作用。没事儿输液“通血管”不现实!


所以医生建议,有“三高”或者动脉硬化的患者,想要预防心脑血管病发作,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医嘱按时按量,口服用药来控制,只有在慢性病急性发作时才考虑静脉用药。


健康中国摄影大赛 胡瑞赢 摄


输液4大危害,随时可能要命!


1. 微粒栓塞

很多针剂是用玻璃瓶包装的,在打碎“安瓿(见下图)的时候会有一些玻璃碎屑微粒或者其他肉眼看不到的细小微粒……经常输液,微粒容易沉积在心肺肝肾,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微血管血栓、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有的甚至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当这些微粒被带入肌体,进入血液循环后,易堵塞毛细血管,造成局部组织栓塞、坏死或引起肉芽肿。微粒超标可直接导致病人在半小时内死亡。对于血管本来就脆弱的心血管病患者,这些因素及其危险。


输液中常见的安瓿: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等


2. 诱发心衰

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多数是中老年人,往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老慢支等疾病,加之中老年人调节、适应能力降低,一旦输入较多液体,血容量急剧增加,很容易造成急性肺水肿,引发心力衰竭。


3. 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的输液反应包括发热、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如果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快速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还会因循环负荷过重导致肺水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咯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剌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输液过程中若无菌操作不严,也会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空气栓塞是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发症。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病人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如空气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空气气量多可引起严重缺氧,导致立即死亡。

 

4. 过敏反应

输液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过敏反应主要是过敏原刺激人体肥大细胞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如果长时间没有过敏原的再次刺激会被人体免疫细胞清除,当致敏的抗体再次结合过敏原,此时机体需要清除这些有害物质,释放嗜酸性粒细胞来吞噬清除异物,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医生提醒:总之一句话,心血管保健,输液不是首选,也不适宜!!


最后,看完快把这篇文章转给家人,

千万别再输液“冲血管”了!



下面这些文章,对您也很有用:


医生呼吁:这种水果真的会要命,有肾病的尤其当心!


“肥胖”至少与13种癌症有关!一个实验看完,再也不敢胖了!


中国“卒中带”被发现,原来这些地区都是高发地!


这么多年,我们可能误解了猪油!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点赞哟↓↓


参考资料:

①基层医师公社《输液“冲血管”5天后,人没了...》

②健康时报《医生说出的真相:输液的危害多年后你才会有感觉!》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内容合作请致电: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鲁洋

阅读9277
举报0
关注健康时报微信号:jksb20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健康时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健康时报

微信号:jksb2013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