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风过泸州带酒香 | 国际大咖云集!昨日,泸州这个地方飘荡着诗意酒香

作者:泸州新闻网 来源:泸州新闻网 公众号
分享到:

10-18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暨第二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诗歌研讨会诗酒文化主题座谈会、1573国际诗歌奖颁奖仪式、“托马斯•温茨洛瓦和他的朋友们”诗歌之夜朗诵会在泸举行



中外友人欢聚一堂,共享诗与酒的魅力

昨日上午,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暨第二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一的诗歌研讨会和诗酒文化主题座谈会在泸州市巨洋会议中心举行。来自立陶宛、新加坡、印度、土耳其、墨西哥、中国等多个国家的多位翻译家、诗人、学者,围绕诗歌的写作、诗与酒等主题,结合各自的创作之路,讲述了精彩的故事,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带给现场观众一场关于诗酒文化的盛宴。


昨晚,1573国际诗歌奖颁奖仪式和“托马斯•温茨洛瓦和他的朋友们”诗歌之夜朗诵会在泸州市巨洋会议中心举行,立陶宛诗人托马斯•温茨洛瓦、中国诗人吉狄马加等多位中外诗人,进行了激情的诗歌朗诵,让泸州的夜晚更添诗意。


本届国际诗酒大会首次设立“1573国际诗歌奖”,也是国内首个以酒命名的诗歌奖。该奖面向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诗人,每年评选一次。82岁的立陶宛诗人、学者、翻译家托马斯•温茨洛瓦成为首位获奖诗人,接过1573国际诗歌奖奖杯之后,满头银发的温茨洛瓦激动地说:“衷心感谢授予我的这份荣誉——1573国际诗歌奖,向本届诗歌奖的组织者、杰出的中国诗人吉狄马加,向泸州国际诗酒大会的筹备者,向这次聚会的所有参加者,表达我最诚挚的感激。”



大咖展现诗词风采,点燃泸州诗酒文化情

“很高兴再次来到中国。”托马斯•温茨洛瓦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立陶宛诗人,曾于1996年和2011年两次到过中国,去过上海、北京、哈尔滨、曲阜、西藏等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变化,“此刻我到了此前不曾来过的四川,感觉中国的变化仍然在继续,我祝愿这个国家万事如意。”温茨洛瓦在答谢词中特别表达了对李白的致敬,并用李白的诗句“相看两不厌”来形容他本人与中国的关系,就像李白对敬亭山的态度,尽管存在各种差异,但一直在相互凝视。


朗诵会以“托马斯•温茨洛瓦和他的朋友们”为主题,温茨洛瓦首先朗诵了自己的一首诗;吉狄马加朗诵了自己写给温茨洛瓦的诗歌《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多位远道而来的外国诗人和多位泸州本土诗人也参加了诗歌朗诵。


由泸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作协《诗刊》社主办,中国诗歌网、中国歌舞剧院、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华凯信和承办的国际诗酒文化大会,通过举办诗歌研讨会、朗诵会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点燃了人们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组委会秘书长、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王洪波说:“泸州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泸州人爱酒也爱诗,诗酒是泸州人生活当中的主旋律。酒文化和诗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绚丽的两朵花。我们想借着诗酒文化大会这个平台,把更多的中外诗人集合到泸州来,感受泸州这块土地,感受酒的同时,激发大家的创作激情,创作更多更美好的诗歌。”




诗歌研讨会&诗酒文化座谈会精彩发言


托马斯·温茨洛瓦(立陶宛诗人、学者、翻译家)

诗歌既可以是个人表达,也可以去解决人类存在的抽象问题,我认为人类的意识中存在某种异常卓越的纬度,而这种纬度没有办法被剥夺,用立陶宛语写就的诗歌,跟用其他语言写出的诗歌一样,我们都可以用来探寻这个纬度。诗歌同样还有另外的一个纬度,也就是社会纬度,尤其是在今天,我们的世界充满着变化和无常乃至危险,一切都是难以预测的。在这样的一种观点之下,立陶宛的文化体验甚至我个人的体验都将变得更加有影响力。



汪剑钊(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带有自己的使命,对于诗人来说更是如此。一个诗人首先必须承担的一个使命,就是要做一个人,或者按现代社会的说法,就是做一个好的公民,这个时候,他所承担的使命就是一个公民的使命,他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包括方方面面他都会有一定的看法和有一定的体验。另外作为一个诗人来说,他必须承担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审美的使命,他需要用语言的方式来写出好的作品,来表达他的经验,在形式上给人一种新的刺激,特别是在审美上给人以刺激。一个好的诗人,是这两个方面能完美的结合,他既能很好的承担公民的使命,也能够很好的履行他的审美思维。


汤养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

诗歌的社会性的写作,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是很有关系的,有国家的大命才带给我们一种小命,如果没有这层关系,可能就无从谈起我们个人在诗歌写作经验上的积累。


 比如李白和杜甫,同样是在唐代,李白是处在社会的爬坡上升期,满面照下来的是阳光,加上个人生命的豪情,写下了那么多感染后人的,从生命正能量来写的诗歌;杜甫正处在唐代开始下坡的时候,写了很多悲苦的东西。社会给两个人带来的个人的命运,可以从他诗歌的写作当中,以及个体的技巧处理上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上面、宣泄上面,得到不同的形式。


我们今天是幸运的,国家给我们这么好的环境,我们无论作情感上,写作上都要更加绚烂多彩的来写诗歌,我觉得我们在座的中国诗人都应该有这种使命。


晓雪(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

不论中国或外国,酒历来被认为是一种美好的东西。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首先是一部诗史,同时也可以说是一部酒史。台湾诗人洛夫曾风趣地说:“要是把唐诗拿去压榨,至少还会淌出半斤酒来。”


酒是有灵魂的水,它兼有水的温柔和火的热烈。苏东坡把酒比喻为“钓诗钩”,他在《和陶渊明(饮酒)》诗中写道:“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这,大概就是酒与诗人和诗结下了不解之缘的原因吧。



莫真宝(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副主任)

酒对于我们中国社会和普通人的人生关系很密切,而且在很早的诗歌文献中就有很充分的表现。酒文化在我们的整个社会当中长盛不衰,一般人谈到酒,都是充满了激情,充满一种诗兴的状态。


潇潇(诗人,画家,中国诗歌在线总编)

每当我喝酒的时候,好像都无意间会产生一种诗歌。我曾写过一首诗,叫《先把死亡喝醉》:“先把死亡喝醉,坐在词语的台阶上,我要册封:青稞为王,蝴蝶为后,”这首诗是我去青海采风的时候,喝到一种青稞原浆酒后写的。我喝到一种日本的清酒,他的名字就是一首诗,诗名就叫《一滴入魂》,当时我用这个酒的名字写了一首诗,也叫《一滴入魂》;我喝过美国的一种酒,酒名叫啸音,喝完以后,我写了一首《啸鸣之音》。


我觉得我喝的不是酒,而是喝的诗句,这些酒一旦从我的舌尖、喉咙到胃之后,流淌出来就是一首一首的诗歌。


吉狄马加(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酒一旦和人的身体变成一种精神性的东西的时候,毫无疑问就可能具有一种创造力的东西,也可能是一种能产生某种奇迹的东西。


翻开中西方的诗歌史,酒和诗歌在精神层面上,已经成为一个有机体,很难分开。酒既是一种物质,又是一种精神,他给诗人提供一种可能的创造力。

川江都市报记者 刘明霞 曹卫兵

责编 姚一丁  编辑 罗青

阅读9030
泸州 国际 
举报0
关注泸州新闻网微信号:newslze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泸州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泸州新闻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泸州新闻网

微信号:newslzep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