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王文京:所有的企业未来都会是数字化的企业

作者:中国企业家杂志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公众号
分享到:

12-01


数字化企业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数字化原生企业,即创立之初就完全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运营和管理的企业,比如互联网公司。第二类是数字化重生企业,即传统企业用数字化重新设计企业发展。

综合编辑 | 《中国企业家》记者 张永迪

图片来源 | 中企图库


未来的企业会是什么样的?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12月1日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一汽-大众奥迪作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的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给出了答案:所有的企业未来都会是数字化的企业。


会上,王文京先是回顾了中国企业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指出企业关键竞争力从制造,变为营销,再到产品创新,如今客户运营是企业关键竞争力。


他提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对企业发展影响最大的除了体制、制度以外,还有就是金融和技术。尤其,信息技术在四十年里的不同阶段对企业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他认为,信息技术对中国企业的进步发展所起到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电算化;第二个阶段是信息化;第三个阶段是数字化、智能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用友成立至今三十年。随着技术浪潮的变革,用友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时期:1.0时期,用友通过财务软件服务企业会计电算化;2.0时期,通过用友的ERP系统服务企业信息化;用友发展进入3.0新时期,核心业务是企业云服务,致力通过用友云服务超过千万的企业与公共组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能踩对风口,赶上浪潮,自谦用友“前三十年优秀,但不够卓越”的王文京表示,用友发展30年,有以下感悟:


第一,倾听客户,以客户为中心。坐在办公室里面做不出好的决策,只有深切地去把握你所服务的客户最深层的需求,你才会有对的战略,你的产品、你的服务才可能做成功。


第二,敬畏技术。今天这个时代,技术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仅是产品创新,公司经营管理技术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为什么技术在不断进步?换一个角度看,其实所谓的技术发展、技术进步就是这个时代进步的脉络,只有顺应它的发展才能够成功,逆着它走自然不可能成功。


第三个,融于生态。从企业理论来讲,实际上是现代经济组织形态变化发展的结果。工厂制到公司制、平台制、生态制,这就是一个企业组织变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今天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构建生态已经成为可能,做得最好的企业、冲在最前面的企业都是生态型的企业。

 


以下是王文京在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演讲全文:

 

这次我们论坛的主题叫开启未来,我理解未来就是在对过去、现在的延展,因为中国有一句话叫继往开来。

 

用友服务了中国企业30年,我们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最早,在商品短缺阶段,谁具备有规模的生产能力,谁就是王者。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是以制造作为关键的竞争力。

 

第二个阶段,各个领域的商品已经极大丰富,营销成为了企业关键的竞争力。谁把你的渠道,分销渠道、零售渠道建立的最好,谁就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商品极大丰富之后,消费者的需求不一样了,到了消费升级阶段。这个时候就看你的产品品质、创新程度。所以第三个阶段,产品创新能力成为了关键的竞争力。

 

今天,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我们的用户不光希望你有一个好的产品,他还要有一个更好的体验。到了这个阶段,关键的竞争力上升为客户运营能力。

 

刚才玉锁董事长的精彩报告里,举了一个场景,我理解这个场景就是这个时代的客户运营能力。数字化能让你跟你所服务的每一个消费者,连接起来,而且能够跟他形成很好的沟通和协同,更好地去满足他的个性化要求。

 

客户运营不是简单的营销,是新时代我们提供商和客户的一种新的协同方式。今天,全世界做的最优秀的企业,都是在最后两个方面,产品创新和客户运营上做得最成功的企业。

 

我们这个时代谈任何问题,特别是谈企业发展问题,都离不开一个因素,就是技术。我个人体会,这40年里面对于企业影响最大的除了体制和制度,还有两个事,一个是金融,另外一个就是技术。

 

今天技术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当然,技术有方方面面的技术,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所在领域的技术。有一个跨产业的公共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IT技术。这个技术40年来对中国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回顾信息技术对中国企业的进步发展影响,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三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今天可以叫它电算化或者电子化。

 

第二个阶段,90年代以后,发展到信息化阶段。特别是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企业信息化成为我们用友前面20年推进的主要进程。信息化阶段,信息技术对企业的改变影响主要还是在流程的优化方面。

 

第三个阶段,数字化、智能化。这个阶段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改变和影响,已经不再只停留在流程优化上,更重要的是商业创新和管理变革。

 

刚才玉锁讲的三个改变,我理解数字化对他的企业有三个改变。第一个改变是商业创新,就是改变了你和最终用户之间的协同关系;第二和第三个就是管理的变革。这个阶段,是对企业商业创新和管理变革的改变和影响。

 

所有的企业未来都会是数字化的企业。

 

这些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创立之初,就完全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运营和管理的。比如现在很多新创立的互联网公司就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数字原生企业,它根本没有按照传统的方式去运营;第二类是传统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就是数字化重生企业,通过数字化重新去升级发展。

 

改革开放40年,用友1988年创立。很庆幸,我们正好也在这40年里面经历了30年。

 

这30年里面,我们也经历了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0,我们通过财务软件服务很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第二个阶段是2.0,通过用友的ERP系统服务众多企业的信息化。第一阶段我们服务了40万家企业,第二阶段我们服务了200多万家企业。今天用友的发展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3.0。我们的核心业务转为了企业云服务。我们希望能通过第三个阶段的企业云服务来服务超过千万的企业公共组织。

 

30年的发展,我也有一些体会。刚才建材集团的宋总演讲里面有一段话我印象特别深,他讲把一个事搞明白要十年,把这个事做起来要十年,把这个事做到极致又要十年。我有同样的感受。用友我们做了30年,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体会是比较深切的。

 

第一个,是倾听客户,以客户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只有深切地去把握你所服务的客户最深层的需求,你的产品、你的服务才可能做成功。你坐在办公室里面做不出好的决策,如果真的能够深切把握你企业的需求、你服务的客户的需求你就会有对的战略。

 

第二个,敬畏技术。今天这个时代,技术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前面我讲到两大因素,金融和技术,技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仅是产品创新,公司经营、管理技术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为什么技术在不断进步?换一个角度看,其实所谓的技术发展、技术进步就是这个时代进步的脉络,你顺着走,当然就顺利,逆着它走自然不可能成功。

 

对于技术,我觉得也要有正确的观念。我的体会是你要为客户的价值去找对的技术,而不是先找到一些新的技术再去想做什么、找客户,这个要把它反过来讲。

 

第三个体会就是融于生态。如果从企业理论来讲,实际上是现代经济组织形态变化发展的结果。从工厂制到公司制、平台制、生态制,这就是一个企业组织变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今天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需要很多人联合起来做的事,可以做起来。所以构建生态已经成为可能,这就像当年因为通讯技术的发展,因为交通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个企业可以超越一个工厂的发展,可以做成一个公司。所以做得最好的企业、冲在最前面的企业都是生态型的企业。

 

最近我有一个感受,观察这么多全球的、中国的企业发展,其实企业要成功发展,它的密码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大家的叫法不同而已。就像一位作家讲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企业能够成为优秀的企业,也是因为你按这个方式去做了,按这个正确的密码去做了。成为卓越的企业,是不光你去做了,你还把它做到了极致。

 

明年用友即将进入新的30年,也是一个新的阶段。新的30年,我们的想法是,继续保持我们的专注,我们会继续专注在企业服务领域。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服务了30年,后面还会继续保持在这个领域的专注。

 

专注的同时要不断进化,因为技术的变化、市场的变化、产业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在这里生存、比较,就必须不断地与时俱进,必须不断地去进化自己。

 

前面30年我们给自己打了一个分数,还算走的优秀,但不算卓越。我们希望通过新阶段的发展,新的30年,用友能够从优秀到卓越。


。END 。

值班编辑:杨倩 审校:武昭含


阅读8554
举报0
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号:iceo-com-c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中国企业家杂志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中国企业家杂志

微信号:iceo-com-cn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