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半岁孩子肾衰竭,只因错误退烧!这些退烧方法慎用!

作者:健康时报 来源:健康时报 公众号
分享到:

12-07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冬天,孩子难免感冒发烧,该怎么办?很多家长常用退烧药、捂汗、用退热贴、 酒精擦浴等方法帮助孩子退烧……

殊不知,这些常用的措施,弄不好反而会害了孩子!


1. 中药灌肠导致肾衰竭

近日,一则新闻刷爆朋友圈,村卫生室的医生,给半岁大的孩子用了中药灌肠的方式退烧。结果孩子不仅烧没退,反而病得越来越重。


父母赶忙送到武汉的大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孩子全身多处脏器受损,还出现了急性肾衰竭。现在,孩子不仅每天要做 10 个多小时的透析,通过机器来维持生命,今后还需要换肾。

 

所谓的灌肠退烧,就是把药物通过肛门注入直肠,以此来达到治疗目的。在大城市的医院,可能很难看见灌肠的踪影,但在许多城镇、乡村,仍有使用。


孩子的肠道非常脆弱,如果操作不规范,轻则损伤粘膜,重则还会导致肠道穿孔。


另一方面,肠道给药不好控制药量。灌肠后一些药物还是会流出来,连医生也无法准确判断孩子究竟吸收了多少。一旦用药过量,就很容易损伤孩子娇嫩的肝、肾等脏器。


另外,灌肠还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等风险。灌肠退烧不像打针那样需要做皮试,略过这一环节,孩子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2. 捂汗退烧导致窒息

捂一身汗,病就好了。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一种误区。然而,出汗多并不等于病好了,还可能给孩子带来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远远不及成人,捂热的状态下可能不仅无法出汗排热,反而会因为不能散热导致热量在体内储积,体温升到比调定点更高,出现 41℃ 以上的超高热。


有一部分孩子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脱水或热性惊厥,1 岁以内的孩子更有捂热综合征的危险,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严重时致死。

 


3. 酒精退烧容易中毒

婴幼儿的皮肤也非常稚嫩,角质层薄,黏膜血管丰富,酒精很容易透过皮肤被吸收,从而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婴幼儿的皮肤也非常稚嫩,角质层薄,黏膜血管丰富,酒精很容易透过皮肤被吸收,从而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东莞的一对父母用工业酒精给孩子擦拭退烧,结果孩子当即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后还是不治身亡。


据深圳市儿童医院 PICU 主治医生马伟科介绍,父母小孩用的 1000 毫升的工业酒精,这个量放在成年人身上都受不了。

 

2016 年版《中国 0 至 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早已明确指出,不推荐给孩子使用酒精擦拭的方法退烧。


4. 退热贴是心理安慰剂

退热贴,可以说是“网红”产品了。退热贴解释的原理是通过高分子凝胶中水分的气化将体内的过多热量挥发出来,从而降温。看起来很玄乎很有道理呢!但其实,退热贴就是一款贴上科技标签的安慰剂。

 

因为退热贴的作用微乎其微,它既不是药,也无法治病,它跟凉毛巾或冰袋敷头达到的效果差不多。就是说退热贴只能降低局部皮肤的温度,对降低体内温度起不到太大作用。而且,人体内的温度会通过血液的流动达到平衡,不可能通过给额头的一小块皮肤降温来降低颅内,甚至整个身体的体温。


还有一些退热贴里面添加了冰片、薄荷、桉叶油之类的物质,这些东西会让局部皮肤感觉有凉意,给宝宝带去暂时的舒适感,让烦躁哭闹的情绪得以安抚。其实这些并不是真的降温,只是制造出了一种让家长误以为正在退烧的假象而已。


5. 重复使用退热药伤肾

重复使用退热药,是最容易让家长忽略的。不少家长为了缓解症状,到药店一买就是好几种,给孩子吃这种不行就吃那种,有的甚至全部混在一起吃。


殊不知“是药三分毒”,更何况一些感冒药药名不同,却具有同样的成分,同时吃等于剂量超量。市场上很多感冒药一般为复合制剂(包括退热、止咳及抗过敏成分),不建议家长自行给2岁以下的孩子服用。


正确退烧应该怎么做?


1. 发烧不一定是坏事

首先,家长应该认识孩子发烧不一定是坏事发烧虽然会让孩子不舒服,但目前并没什么证据证明发烧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也不会烧坏脑子,除非是少见的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和中暑。


相反,体温升高可以减少孩子体内微生物的复制和繁殖,也可以提高人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清除,发烧对孩子的病情恢复是有利的。


2. 低于38.5℃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当感觉宝宝发烫时,正确的方法是应先给宝宝测量体温。


如果腋下体温在37.2℃~38.5℃之间,宝宝能吃能喝能玩,精神状态良好,您只需检测体温,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喝水,多休息即可(不可超过3天)。

 

最新美国儿科学会关于退烧的最新指南里反复强调,除非是高热(38.5℃以上),发烧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是有好处的。中医也认为这是正邪交争的结果,有助于机体驱除病邪,不要急着退热。

 

3. 高于38.5℃要服药并就医

但当宝宝体温超过38.5℃,伴有精神萎靡、过度兴奋、异常哭闹、咳嗽、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或者发热超过72小时,就需要您带着宝宝去医院就诊了。

 

当然,去医院前您可以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目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有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百服宁)和/或布洛芬(美林)两种。服用前除格外注意剂量外,更要注意的是,是否伴有严重呕吐腹泻,明显脱水症状,比如有无泪,尿少,皮肤干燥症状的孩子,应先补液再使用布洛芬。


安乃近、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糖皮质激素等副作用大,不建议用。


掌握正确退烧方法,给孩子一份安全保障!



下面这些文章,对您也很有用: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点赞哟↓↓


参考资料:

2018-04-17科技日报《治疗儿童发烧,退热贴不是标配》

2018-04-02健康时报《宝宝发烧应对办法》

③2018-12-06健康报《小儿灌肠退热有潜在危害》

阅读8968
肾衰竭 
举报0
关注健康时报微信号:jksb20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健康时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健康时报

微信号:jksb2013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