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章子怡谢娜脱粉,中国粉丝一大进步

作者:Sir电影 来源:Sir电影 公众号
分享到:

01-15

2019没过几天,娱乐圈就为我们奉献了另一个关键词。


脱粉。


#谢娜官方粉丝团脱粉#


#章子怡贴吧十年老粉脱粉#


#章子怡力挺谢娜#



不夸张地说,这几天的微博热搜,就是一轮轮大型脱粉现场。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是粉丝失态还是偶像失格。


别担心,Sir聊八卦,从不只八卦。



1



先简单复盘一下来龙去脉。


从章子怡说起。


几天前,一位号称追了章子怡十几年的影迷,同时还兼任十年贴吧吧主,在微博公开宣布,对章子怡脱粉。


原因?


因为对章子怡近几年事业规划很失望。


接烂片、拍争议剧、上“脑残的”节目。



“压死”这位粉丝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档连名字都没听过的综艺。


最后让自己下决心结束怡迷身份的,就是连名字我都没听过的新综艺了吧……

总结这十几年自己的心路历程,就是看着一个人从电影变成电视剧演员,最后变成综艺咖的过程


这档综艺是《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二季》。


一档夫妻观察治愈节目。



无独有偶。


让谢娜“出事”的,也是《妻子的浪漫旅行》。


因为谢娜在节目中屡屡cue张杰。


这让粉丝不太受落,建议她“不要老在节目中提老公张杰”。


但谢娜并不领情。


反而在“超话”(微博里明星与粉丝互动的话题圈)怼粉,抱怨粉丝“怨气太重”。



这让其中一位号称谢娜官方粉丝团的运营者很受伤。


公开宣布脱粉。



两件事糅在一起,持续发酵。


粉丝态度坚决,明星立场坚定。


双方各自抱团,大有一种“今天非要把这中间的是非曲折撕清楚”的架势。



事,大概就这么一个事。


但这事是偶然撞上偶然么?


Sir不这么看。


从去年“鹿晗演唱会门票卖不出去”“杨幂新片被流量反噬”,一系列对流量明星的反噬事件,再到开年风评稳定的章子怡都出现脱粉。


Sir隐隐嗅到了一种趋势——


中国粉丝脱粉,正在逐渐从个别事件演变成为群体现象


中国粉丝与中国偶像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某种改装甚至倒置。



2



还是用电影说话。


一部经典心理惊悚片,改编自恐怖大师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危情十日》。


这可能是史蒂芬·金最被低估的一部“现实题材”恐怖/惊悚片。


——尤其在今天,个中情节屡屡得到印证。


电影主要人物,说白了就两个:作家保罗,和他的书迷安妮


故事从一场车祸开始。


保罗带着刚刚完成的书稿,下山进城,准备交付给编辑。


谁知遇上狂风暴雪。


保罗不幸翻车,但幸运的是他被一个女人救下。


女人不仅救了他,还把他带到家中,悉心照料。


女人正是安妮。


安妮对保罗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你的头号书迷”



“我是你的头号书迷”,这句话,在此之后成为保罗一生的梦魇。


《危情十日》缓慢而细致地为了我们展示了一个粉丝对一个偶像的绑架关系。


首先,消费他(她)的一切作品,乃至跟踪他


——冰天雪地的荒野,为什么安妮在保罗刚刚出意外不久就能发现他。


其次,占有他


——大雪天封山封路不难理解,但连简单的电话通讯都断了一个月,可能吗?


再次,改造他


——怎么改造Sir就不透露了。


最终,彻底地占有他


——这点你们应该猜到,即是要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很多看过电影的人,都把凯西•贝茨饰演的变态粉丝当做心理阴影。


这当然没错。


但史蒂芬·金的小说,怎么可能只有一层含义。


别忘了,故事所有的矛盾,都围绕作家保罗写过那本成名作,《米瑟莉》系列小说展开。


保罗最初写《米瑟莉》,就是为了挣钱,当然,他也因为这套小说赚得盆满钵满。


但他本人并看不上这套书。


在他看来,说写这套书的时候,自己是个不算作家的作家。



而。


安妮是因为《米瑟莉》系列粉上保罗。


在她心目中,《米瑟莉》是不可玷污的“圣经”,保罗,则是一位超越作家的诗人。



安妮希望《米瑟莉》系列永远写下去。


安妮希望《米瑟莉》系列能按她的想法永远写下去。


她不可以死 米瑟莉不可以死

我以为你是好人 保罗

但你不是 你只是另一个说谎的卑鄙小人

我看暂时还是离开你为妙



史蒂芬·金在此隐晦而狡猾地展示这种“叶公好龙”的迷恋关系。


每一次,当安妮兴致勃勃地跟保罗探讨,书应该怎么写时。



保罗不是在想怎么填饱肚子。


我要的是……

干酪、饼干等东西



就是在排尿。



看出来没,在安妮心中,《米瑟莉》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精神至美。


而在保罗眼中,《米瑟莉》不过是他粗鄙的生理欲望。



换言之。


对安妮(粉丝),《米瑟莉》(粉丝经济)是摆脱庸常生活的一种心灵寄托。


对保罗(明星),《米瑟莉》(粉丝经济)是达到财务自由的一门赚钱生意。


而《危情十日》悲剧的起点,正是由于这种认知错位



3



在中国,这种错位尤为明显。


这种认知错位的起点叫“人设”


当年,“归国四子”回国,带来了韩国严格的娱乐体制衍生的“爱豆VS饭圈”追星模式。


粉丝为自己爱豆刷榜、控评、买热搜,对等的,爱豆用颜值、人设、宠粉回馈他们。


这种人设追星模式在中国逐渐成为主流。


如果说过去粉丝跟偶像的纽带是作品或媒体,那今天,粉丝与偶像的进一步贴近,已可以通过微博、抖音,乃至任何一张发布在社交平台的自拍完成。


一个残忍的现实。


前段时间,一张2018年中国“十大金曲”的榜单在朋友圈广为传播。



相信大多数人的反应和Sir一样,这些歌,一首都没听过啊。


是我们不听歌了吗?


是这榜单作弊了吗?


Sir以为,或许是因为这时代,只有疯狂才能被看到。


而疯狂是会互相传染的。


说白了,把这些歌推至高峰的人,存在也只存在一小部分人,但因为这小部分人足够疯狂,所以,这些歌被“看见”了。


这就是今天为什么当粉丝津津乐道他们偶像作品多牛逼,但我们一脸懵逼不出圈的原因。


因为我们根本没进过圈。


而,这些人这么殚精竭虑地追星,难道要的只是一份“无差异”的回应吗?


肯定不是。


他们要的是独属于我的养成关系。


但,人设的天生缺陷也在于此。


用姜文的话说——

拔掉一根头发可能没什么,但如果头发拔多了,你就变成葛优了,就不是你自己了。


同样的,当一种人设在一个明星身上套太久,即使明星享受了名利,他(她)还是会忍不住产生逆反心理,因为人设不是真实的自己。


但这时候粉丝就不乐意了。


你一开始这样,你现在怎么又这样了。


回到谢娜、章子怡。


谢娜的问题,她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吃人设的人。


作为主持人,作为演员,作为歌手,她都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


那可想而知,她所有的人气,就是依托她建立的人设身上。


她当然在这种人设上获得好处。


不说别的,就是微博都做了许多广告。



谢娜享受着人设给她带来的红利。


既然如此,那当有一天,粉丝不buy她的人设了,她又有什么理由要求粉丝喜欢她“真实的自己”呢。


章子怡的脱粉,本质也一样。


注意粉丝的那句抱怨。


最后让自己下决心结束怡迷身份的,就是连名字我都没听过的新综艺了吧……

总结这十几年自己的心路历程,就是看着一个人从电影变成电视剧演员,最后变成综艺咖的过程


这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章子怡,你怎么也沦落到一个卖人设的明星。


请别误会,Sir并不是说,章子怡不能卖人设。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路的自由。


与其说我们对章子怡卖人设反感,不如说是对她已经没有好作品的怒其不争。


——毕竟,离《一代宗师》也有6年了。


这6年来,章子怡,以及和章子怡一样的好演员,都演了多少能留下来的好作品。


当然有客观原因,但仅仅是客观原因吗?


自2011年杨幂主演《孤岛惊魂》大卖,中国娱乐圈首次提出“粉丝经济”。今年2019年,中国明星和粉丝的关系也迎来他们的“七年之痒”。


七年,该变一变了。


该变得更扎实了。


所以Sir并不简单把这次“脱粉事件”归结于粉丝越权。


Sir更愿意称之为“粉丝的觉醒”。


我们当然会不自觉靠近那些虚伪的美丽。


但虚伪的美丽绝不能持久。


今天的大型脱粉,更像是泼给娱乐圈的一盆冷水。


不管粉丝明星,都该醒一醒。


如果你因为假而爱上一个人,那终有一天,你会因为他太假而放弃/讨厌。


只有真才经得起检验。


再回到电影。


《危情十日》最后,作家保罗又写了一本小说。


这本小说收获了他以前梦寐以求的著名报刊的好评。


但,当主编给他复述这种种荣誉时,他只默然一笑,他还拒绝另一个可能赚取更多名利的方法。


因为,他太怕太怕,一个不了解他,只了解他人设的人对他说:


我是你的头号书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阿拉灯神丁


阅读9028
中国 
举报0
关注Sir电影微信号:dushetv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Sir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Sir电影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Sir电影

微信号:dushetv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