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离历史上的强汉与盛唐,到底有多远 | 思想食堂

作者:吴晓波频道 来源:吴晓波频道 公众号
分享到:

03-07


文 /  思想食堂(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说起中国历史,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汉与唐。


汉与唐两个朝代是古代中国的巅峰,素有强汉与盛唐之称。也正因为其强盛,后世的中国人称自己为“汉人”,海外的中国人则称自己为“唐人”。

 

然而,现在提起这两个朝代时,我们想到的往往只是历史课本或影视作品中零星而片面的记叙;


脑海中浮现的只是一个个单薄而苍白的英雄或者宵小;也只是阴谋、诡计、乱臣、贼子的权力斗争的戏份。

 

汉朝壁画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我们就太忽略这两个朝代的伟大意义,以及其中治乱兴替、成住坏空的经验教训。也就无法理解中国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历史又是如何影响着当下人们的生活。


说汉不能离秦,说唐不能离隋


汉唐的繁荣,离不开秦和隋的铺垫。


汉唐两朝,同为盛世,各自之前都有一个短暂而强悍的朝代——秦与隋。


汉之前有秦,唐之前有隋,就像历史开的一个玩笑,莫名地巧合。

 

秦隋历经千辛万苦完成的大一统,开创的种种制度,却必须经由汉唐才得以实现并发扬光大。


秦始皇嬴政:首统华夏


用于赓哲老师的话说:就像一场战斗中,秦和隋两位拿着机关枪冲了上去,消灭了敌人自己也被干翻了,后来的汉和唐收获了胜利果实。



秦朝之前,是一个烽烟四起战火不断的战国时代,战国七雄各立山头,打得不可开交。秦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统一了华夏大地,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大秦帝国。


秦朝废分封,开始施行郡县制,秦二世而亡,汉承秦制,几经反复,最终在汉武帝时彻底落实了郡县制,成为后世中国通行的国家治理模式。



隋朝之前,是著名的南北朝。后来北方强盛一时的北魏分家成了东魏和西魏,接着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再后来北周干掉北齐统一北方,然后又后院起火,被隋取代。


最后隋大举南下灭了陈,这就是再次统一华夏的隋朝。


隋朝开科举,破除了门阀特权,隋二世而亡,唐承隋制,逐步推广,“天下英雄皆入我彀中”,科举制成为后世中国最主要的人才选拔模式。


秦汉、隋唐,他们所留下的政治和思想遗产还远远不止这些……


雪后西安大雁塔



在行走中触摸历史的中国

点击按钮▼参与游学

课程咨询:洪老师17858506511


要理解中国,秦汉与隋唐是最为重要的一课


在今天,我们重新去审视汉唐,更重要的是去理解,为什么汉能够强,唐能够盛?


汉武帝时,努力向四外开拓,北击匈奴,西开丝绸之路,呈现出一种勃勃向上的开放姿态;


唐太宗时,与四周通好,广开贸易之路,使得当时的都城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城市。


2018版《长恨歌》西安首演


进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我们能从其中获得的经验。


而汉武帝过于集中权力、炫耀战功,不关注民生,最终使得汉朝由强转衰;唐玄宗时期没有居安思危,任由藩镇做大,也让盛唐戛然而止。


这不可谓不是后世的教训。


思想食堂特邀知名历史学者于赓哲老师,带领大家走进历史上的长安,感受汉唐盛世景象,体悟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



讲师介绍


于赓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隋唐史的教学、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反响。


先后四次登上《百家讲坛》讲述《狄仁杰真相》《发现上官婉儿》《大唐英雄榜》等精彩内容。著述颇丰,出版有《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狄仁杰真相》《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大唐英雄传》和《她世纪——隋唐的那些女性》。





为何要参加这次游学:


1.理清秦汉、隋唐到底给后世中国留下了哪些遗产?

2.秦、隋速亡的原因是什么?汉、唐强盛的原因又何在?

3.实地考察中国第一古都西安的历史遗迹,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4.以西安为起点,开启一条“读懂中国”的特殊游学路线。




 游学福利


1.赠送许倬云《从历史看组织》、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和于赓哲《新民说•唐开国》等实体书。

2.赠送价值980元的大家视频课,16位老师带你理清16个领域的核心问题。

3.购买后续历史游学产品(洛阳、扬州、成都……),可享受专属优惠价格。



参与方式


思想食堂会员价:9800元/人

三人成团价:9500元/人

标准价:10800元/人



行程参考




在行走中触摸历史的中国

点击按钮▼参与游学


课程咨询:洪老师17858506511


阅读39541
历史 食堂 
举报0
关注吴晓波频道微信号:gh_b09cb640f64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吴晓波频道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