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傅园慧式原生家庭,才是这个时代最难得的稀缺品

作者:成长树 来源:成长树 公众号
分享到:

03-20

关注成长树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 | 蓝莓小姐

来源 | 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01


“为何爱会伤人?”



有个朋友说,自己快抑郁了。

毕业后,她按照父母意愿,

在医院当了3年行政。

实在不开心。

“每天像行尸走肉”。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独自找工作。

父母死不同意。

觉得体制内工作无可挑剔。

她说,真是怪了,整天说为我好。

但没人问我一句:

这工作,我喜不喜欢?

我过得开不开心?


她说,

坦白讲我挺感恩我爹妈把我养大的,

从小就想尽办法给我最好的生活。

但,他们唯一没给我的,

是自我生存的空间和幸福的能力。


我想不通,但也改变不了他们。



我本以为,这是个例。

后来发现,不少父母都说,自己是爱孩子的。

朋友问我:你说,为什么 “爱” 会伤人呢?


我今天要说的真相,可能有点伤人。



02


“她毁了我整整一年的期待。”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的确。

很多父母眼里,他们是爱孩子的。

只不过,是在他成功的时候,

在他达到自己要求的时候,

在他无条件听自己话的时候。


而当他陷入人生泥沼,想要放弃自己的时候呢?



知乎上看过一个故事。


有段时间,女孩因职场宫斗烦不胜烦,

还被老板羞辱,赶出办公室。

正好,最喜欢的歌手邓紫棋发布新专辑,

她躲在楼道角落里插着耳机听《新的心跳》,

哭了两小时。

就在人生最低谷,

她竟买到了自己苦等了一年的,

最喜欢的邓紫棋演唱会门票。

仿佛是上帝,想要拯救她。


看到她在演唱会开场前发的朋友圈视频后,

她妈一个电话过来。

说:“你整天做这些没用的事情,浪费时间。

活该你考不上公务员!



说完,摔了电话。

然后和她一直冷战,直到现在。

女孩心里凉透了。

“她毁了我整整一年的期待。”


说实话,

很多父母,给孩子的都是有条件的爱。

你听我的话,达到我的要求,我才爱你。

而孩子即使内心痛苦,也基本会照做。

因为,他们对父母的爱,很纯粹。


有些父母甚至在关键时候,

不会伸出手,托孩子一把。

反而是,只要失败,回复的都是打击。

这种打击,来自声称世上最爱你的人。

杀伤力爆炸。


图片来源:电视剧《厕所女神》


我认为,这种爱,是 “假爱”。



03


“我是最棒的,最好的。”



想起同样经历低谷期的傅园慧。


拿到奥运季军后,傅园慧成了“洪荒少女”,

在全网爆红。



但没过多久,

因伤病严重,比赛接连失利。

她在游泳池大哭,压力大到让人呕吐。

一瞬间,所有人都非常失望。

“什么洪荒少女?人一红,就飘了。”


网络暴力,不给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傅园慧崩溃了。

消失了。



父母找了她一天一夜。

找到她时,她在倾盆大雨中走了十几公里。

傅爸没怪罪她一句话。

只说了一句:你不要想太多。

陪她回家。

那一刻她突然想起:

的确,所有人都对她很失望。


除了,父母。



父母,的确从来没有对她失望过。

即使她比赛成绩再不好。


傅园慧刚进省队,就跟大一点的姐姐们说,

自己是个天才。

傅爸送傅园慧去锻炼。

有人跑过来跟傅爸说,

“你们家傅园慧在游泳队里说自己是天才!”

话语里,满是张牙舞爪的嘲笑。



一般父母,可能面子挂不住: 

“哪有哪有,别听她胡说”。

转头还要批评孩子一句:

“你要谦虚一点,别到处张扬。”


但傅爸却在女儿面前,对那个孩子说:

“是的,我们傅园慧真的是天才。”

他的语气里,有一种不容辩驳的坚定。


父母永远都不知道,自己随意说的一句话,

就成了孩子一生的信仰。


每次比赛,傅园慧都会对自己说:

“我是最棒的,最好的。

是个天才。

这听起来挺傻的。

但是当你遇到很多困难的时候,

别人都不相信你的时候,攻击你的时候,

这三句话就会成为你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2018 年世锦赛,傅园慧终于打破亚洲纪录。


不得不承认,

傅园慧被在父母爱的教育下

成了一个愿意爱自己,相信自己的人。


遗憾的是,

傅园慧式的原生家庭就像这时代的稀缺品,

实在太少了。




04


“你必须完美,因为我不完美。”



为什么有些父母说爱你,

却在你颓废痛苦时,

比外人还要落井下石呢?


为什么他们不会拥抱你,对你说:
没关系,你还有机会呢?



武志红的解释很犀利:


父母总喜欢夸 “别人家孩子”,

而不愿夸自己家孩子。

这会给自己孩子这种感觉:你必须全能。

否则“别人家孩子”总有比你强的地方。

这很可能是,

父母将 “我必须完美” 的婴儿式渴望,

投射到孩子身上。

变成,“你必须完美”。


父母也是人,

对孩子有所期待本无可厚非。

但当这种期待完全凌驾于爱孩子之上,

这种爱,变成了一种病。



因此,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之一。



05


“你不是真的爱我。”



“假爱”最大的特点,就是 “控制”。


知乎上有个故事。


女孩从小就特听话。

中学时,她有个关系特好的女生朋友,

在她最痛苦时给了她很多爱。

但她妈嫌弃她好朋友学习成绩差,

就让她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不再来往了。


她留长发是心思不正,没放在学习上。

穿吊带裙,是有可能是在谈恋爱,

穿给喜欢的男生看的。

后来她发现,自己好看的裙子,

全被她妈扔了。

她妈偷看她的日记后说,

“你就是整天想些乱七八糟,才成绩这么差。”



总之,所有与学习无关的,通通是妖魔鬼怪。


她去了离家几千公里的大学后发现,

自己交朋友,不懂任何社交技能。

做什么事情,总是唯唯诺诺,很不自信。

谈恋爱很小心翼翼,又敏感喜欢多想,

完全不懂怎么跟男友相处,总是搞得一团糟。


印证了那句话:

控制欲,是万病之源。


为什么父母一定要控制呢?


曾奇峰曾给女儿写信说,

有些父母会把自己弄的惨兮兮的,

对孩子说:

为了你,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拼命地工作。


图片来源:电视剧《都挺好》


“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想操控孩子。

使孩子丧失维护自己权利的

伦理立场和道德勇气。

对父母哪怕是无理的要求,

都无条件地服从。” 


目的是,想把孩子,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个样子,是父母想成为,却没能成为的。

这样的父母,看不见孩子的真实存在。

他看见的,

是他投射到孩子身上的 “理想自我”。


而这时,父母必须承认:

你爱的并非是孩子,而是你自己。




06


“请不要用爱,温柔地杀人。”



更可怕的是,

在“假爱”之下长大的人,一般很难自信。


为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埃文斯讲过一个真实故事。


一位妈妈和她7岁女儿买冰淇淋。


 

“你要哪种冰淇淋?”她问女儿。

“我想要香草的。”。

“有巧克力的。”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应该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

“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

“你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


这段对话看似平常,却暗藏杀机。


妈妈为何一定要让女儿吃巧克力冰淇淋?

“因为我觉得好吃,所以想给女儿吃啊。

因为我太爱她了啊。

我想给她最好的。”

妈妈觉得委屈。



为什么妈妈觉得好吃,就一定要女儿吃呢?

埃文斯觉得,很多“溺爱”背后真正原因是:

妈妈自己内心有一个小孩,一个喜欢吃巧克力冰淇淋的小孩。


所以她把自己的心理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

她觉得好,就一定要让孩子觉得好。

而且,孩子不可以反驳。

否则,就是在否定自己。


如果你反驳我,我要告诉你:

你内心的想法、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的判断,是错的。

这等于,用爱,温柔地杀人。


埃文斯在《不要控制我》中分析道:


如果一个人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

就会相信他们的评价更真实。

通过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

只能使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


结果就是:不再信任自己。

潜意识里全是 “我不行,我不行,我不行”。

这,很可能是一个人不自信的根源。


所以父母对孩子真爱,还是假爱,

用一个指标可以看出来:

看孩子是不是可以做自己。




07


“我不是当年那个小女孩了。”



很多生活在严厉精神控制之下的人,

长大后没有强大的自我。

那他们还有机会找回自己吗。


当然有。


上面那个上大学后,

发现自己完全没有自我的女孩

下决心要改变。



她参加各种社团锻炼自己,做项目。

大二就去全球第一传媒公司实习。

大三修完所有学分,自己打工穷游世界。

毕业之后,她坚决不按她妈想法回老家,

不考公务员。

还交了小自己3岁男友。

因为工作经验强大,

一毕业就找到自己喜欢的,工资一万多的工作。


但她妈看不上。

说:“你的工作,让我丢脸。

你根本不像我的女儿。

你不要回来了。


图片来源:电视剧《都挺好》


但,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女孩了。


现在的她,

经济独立,精神独立,

工作发展空间大,

也很会处理感情上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她认清了,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原生家庭》里说,

当你把父母的感受

当做做人生决定的基础时,

当父母的感受永远在你心里占首位时,

你的人生也将永远由他们驾驭。




08


“你真的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知乎豆瓣上,

我都常常能看到同一种困惑:

我知道父母把我养大不容易,

他们也总说是爱我。

为什么,我就是不幸福?



其实,

当一个人意识到父母的爱可能有问题时,

很可能意味着你的自我真正开始觉醒。

你开始思考: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罗杰斯给出的答案是: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是可以肆意谈论自己喜欢的男(女)孩,

而不担心被评判。


是可以淡然说出自己被欺负被排挤,

不担心反被质疑自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是不想要的,可以拒绝。

想要的,可以坚持。

是可以痛哭,可以颓废,可以愤怒,可以失败。



是在你面前,我,可以做我自己。

这才是“爱”。


卡尔·罗杰斯也曾非常具象地描述真正的 “爱”: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

这多美好啊。


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

这真神奇啊。


人性是自私的,也是复杂的。

能做到不把自己的欲望,凌驾在孩子的自我之上。

真的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和自我牺牲。

但这样的人,才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成长于傅园慧式的原生家庭,

但当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

我们有非常大的几率,找回独立自我,

成为一个全新的人,主宰自己的人生。


我想那时,傅园慧式的原生家庭,就不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了。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来源简介:本文转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作者蓝莓小姐,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愿意,走进你的内心世界。壹心理主笔团,一群与弗洛伊德抬杠的年轻人。



大家好,我是小树妈妈,爱阅读、爱分享、更爱家里的两个娃。


创办成长树这个平台3年了,收获了200多万妈妈的关注,现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的宝爸宝妈,每天为大家提供原创育儿好文、精选好物、有声绘本,累计发布了300多篇原创文章。


如果你家也有3-12的娃,那咱们就算相见恨晚,现在关注,小树妈妈还有见面礼送给你。


特 别 推 荐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入群,还可以免费获得价值199元的成语课程一份。

阅读39968
举报0
关注成长树微信号:gh_cd33e373971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成长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成长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